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课题开题报告
【问题的提出】
“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一位哲学家如是说。习惯作为行为和性格的中介物,其意义何其重大。“学习习惯”是习惯的一个方面,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好的学习方法或策略,通过不断的重复与练习,从而形成并发展为个体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的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习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其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课堂学习习惯尤其重要。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只追求学生表面上学习的热闹,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许多老师缺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经验,不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数学学科教育以它独有的优势,成为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得天独厚的重要途径。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成果。本课题将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入手。
1、环境方面:人的思维的发展,要靠内在的动力,也要靠外在的条件。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充分尊重个性的环境和心理氛围,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针对数学教材的通用性、共同性、简约性而提出来的。
3、学生学习数学不应该是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应让他们“做数学”。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
4、引导和帮助学生将“已知”的数学知识“还原”成“未完成”的数学,逐渐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数学课堂学习习惯必须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和数学《课程标准》思想,在 “十二五”课题研究的带动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课题开题报告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