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故都的秋说课稿
【教材简析】
1、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选的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四篇都是抒情散文。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真情,来自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永的韵味,因而,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此外,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2、《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它又是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不可忽视,因此,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3、《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因此,教师应该以点带面,带领学生通过《故》来了解郁达夫以及他所生存的环境。
根据《故都的秋》的课型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和重点分别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①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②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③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中学生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因而难以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所以"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既是教材的特点,又是教学的重点,学习的难点。
【教学设想】
以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本课时整体感知文章,抓住秋的三个特点师生共同品味鉴赏文章。
一、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等途径大量阅读郁达夫的文章,了解郁达夫的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说课稿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