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跑教学总结反思
长期以来,在小学五、六年级阶段的很多学生一谈到800米以上的中长跑都会打从心底惧怕,再加上最近几年中考中长跑考试媒体屡屡报导学生考试猝死事件,所以形成了一种社会意识,学生怕累,老师怕安全事故,家长怕那个万一,中长跑成了小学阶段的禁区,所以大家都不涉及就成了皆大欢喜;但是真的是皆大欢喜吗?大家可以看看中国中小学生体质测试检测报告;学生真的是很怕吗?我看不一定,那得看看老师怎么准备,怎么教。可能最大的问题在于家长以及社会意识的形态了。大的问题无法一下子扭转,那谈谈我在怎么在这块“禁区”教学探索这件小事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学案例。
首先在决定涉及这块“禁区”之前我做了一些思考以及准备。
第一、我要思考学生为啥怕跑中长跑的深层原因;要从生理、心理以及那些负面的先入为主的意识下手。
第二、我要思考如何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一步一步摆脱生理以及心理上的负担。
第三、如何激发学生自我能动性以及如何保证实施这个训练项目的时间。
第四、最重要和最大心理负担的如何保证这过程的安全。
五、六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这个时期的学生身体发育处于增长率高峰阶段,肺活量均值逐渐在递增,身体素质指标都在提升;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大肌肉群素质指标都处于关键发展时期。所以这个阶段通过耐久跑,发展学生有氧耐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心理发展规律知道,五六年级学生感知觉属于少年阶段的特点,集中注意能力有所发展,集中注意、专心致志的时间可达25分钟左右,他们的思维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是同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而且这个阶段是智力和体力相结合能力发展的时期。所以课程设计上就需要时间把控、内容板块难度分析等。
在实施中长跑教学以及训练过程中我要摆脱一些常规以及单一的训练方式,所以进行了一些自己现阶段能掌控的尝试。
尝试1:
“观念统一,理论先行
中长跑教学总结反思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