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调查研究概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206)
摘要:本文通过对毕业生调查的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再现了毕业生调查领域的国内研究现状:从用人单位视角、毕业生自身视角、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认知比较视角及高等教育的评估视角来探索毕业生调查的应用。为进一步实施毕业生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毕业生调查;问卷设计;偏倚
作者简介:王鑫,山西临汾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卫生。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同时社会对毕业生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关于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一所高校办学成功与否不是在于培养了多少学生,而是在于培养了多少为社会服务的高素质优秀人才。而如何能对毕业生群体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则需要通过毕业生调查来实现。纵观国内有关毕业生调查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各方面。
一、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视角阐述毕业生调查的应用模式
在与毕业生关系密切的群体中,一个重要的关系人是用人单位,这是毕业生的最终去向,因此很多人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视角来进行研究,认为毕业生应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标准来调整自身的素质结构,高校教育的结构与内容也应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调整。
吕部[1]的研究以ABC学院的2011、2012届高校毕业生雇主单位为研究样本,开展了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研究。在咨询了10位研究用人单位满意度专家与深度访谈了32位ABC学院毕业生雇主的基础上,确定了高校毕业生为社会服务的质量主要从思想精神、协调沟通、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来测量,然后根据以上三个维度设计了13道选择题的问卷进行辅助调查分析。调查采用大量发放问卷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最后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的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思想精神、协调沟通、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能较好地测量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姜煜林[2]的研究以Y工学院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调查采用邀请、电话、邮寄等方式,与用人单位的领导、人力资源部门主管或毕业生所在部门主管进行交流和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多重二分法记录选择,列出9类当前人才招聘中用人单位最有可能考虑的录用因素,由被试者根据本单位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第二部分采用Likert五点记分法设计量表,用以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11类基本素质以及总体表现和发展前景的评价,让调查对象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档。最后统计数据并分析了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人才使用与人才发展过程中所看重的因素及原因,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保证和促进这些因素的形成,以使高校教育更加契合劳动力市场需求。
张静[3]等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二系2002届~2007届临床医学专业的200名毕业生的雇主单位作为调查对象,从以下四个方面设计问卷进行了调查:(1)用人单位看重的毕业生素质;(2)毕业生敬业精神及工作态度;(3)毕业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4)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问卷由毕业生所在科室的主任或负责人员填写,然后以邮寄的方式回收。最后得出如下结果:用人单位看重的毕业生素质的前3位依次是综合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被调查的毕业生在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方面较为欠缺。
二、从毕业生自身角度进行研究,对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关于高校毕业生的调查分析,有两方面主流的研究,一是就业能力,二是生存现状。自本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推行高校的扩大招生政策,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样势必会带来毕业生规模的大幅增加,继而造成持续的就业压力。因此,高等教育的社会效应就得到了质疑,高校的社会问责压力也日趋凸显。
朱熠[4] 通过对新疆某医学高校预防医学专业2002—2007年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与分析,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研究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情况,共发放毕业生调查问卷221
毕业生调查研究概述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