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农村情况调查报告
小编给大家介绍2016农村情况调查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农村情况调查报告(1)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构建和谐农村,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广大农民过上一个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这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基本现状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20**年,被省文明委授予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在全市4乡5镇156个行政村中,共创建全国文明镇1个、省级文明镇2个,省级文明村8个,**市级文明村10个,**市级20个。
1、思想观念不断进步。近年来,随着农村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精神方面的消费逐步增多,休闲方式逐步多样化。就是在边远乡镇,也有不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健身娱乐,促使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村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泛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及市直各部门组织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使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断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2、活动形式日趋多样。以金秋农民汇演为主题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特色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各民间文艺团体创作编排的舞蹈、戏曲、音乐快板、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深入人心,星级文明户评比、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子等系列创建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入村入户,深入人心。
3、阵地建设更臻完善。加强了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建设完善了9个乡镇站,90%的村建起了农家书屋。强生农家大院、**文化活动中心等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4、地方文化颇具特色。**市独特的黄金文化、红色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等凝聚了十分厚重的文化底蕴。**乡依托民俗文化建设了民俗美食村,吸引了众多游客;**街道**新村将优秀传统文化送入寻常百姓家,丰富着群众文化生活;**乡**村用创业吸引村民的兴奋点,引领农民致富增收;**镇**村打造****第一村;**村在继续搞好文化信息共享的同时,开展了篮球、排球、乒乓球比赛;**乡**村依托民间绘画之乡使农民画漂洋过海为农民创收
5、文明卫生意识渐浓。农村经济条件的好转带来外部环境的极大改善,近十多年农民建房多数是砖混结构,公路沿线结构房屋比例约点90%左右,即使在最偏远的村,农民的居住条件也有了很大变化,农民改水、改厕、改厩成效也比较明显,农村脏、乱、差的形象得到扭转,涌现了不少靓丽新村。如****村,街路规整,院墙统一;**镇**村、**村,统一院墙,统一柴草垛,统一改水、改厕,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新靓点。农民的着装、饮食、习惯逐步向城市化发展,特别是青壮年农民,文明卫生意识与城市居民意识越发接近。
二、存在问题
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重视不够,认识偏差。一些乡镇,尤其是经济和基础建设较为落后的乡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对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在干部队伍建设、设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偏重经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形成了两张皮。
2、投入不足,基础薄弱。意识缺经费。目前乡村两级财政十分困难,无法筹集到资金建设文化阵地,有发展之心而无建设之力。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不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二是缺阵地。边远乡镇大多缺乏文化设施,就连一些原本已经建设起来文化设施,也因缺乏足够的资金,没有很好的保养和管理,无法发挥作用;部分边远乡村没有文化活动室,没有图书阅览室,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难以开展。
3、队伍不力,主体缺乏。部分乡镇宣传委员不固定,处在一个经常换、经常走的状态,使文华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等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使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主体。现阶段留守在家的老奶奶农户担负的主要任务是照顾晚辈读书上学,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与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村社文化活动室因缺乏活动主体名存实亡,使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巨大反差。
4、观念不正,陋习抬头。由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严重不足,乡、村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下降,导致一些地方不良风气蔓延,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格格不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封建迷信开始抬头、办酒风盛行泛滥、赌博风越刮越烈。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错位,崇尚科技文化知识的氛围不浓,农民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热情不高。
三、对策建议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特别要重视边远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把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1、深化认识,做到二个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二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努力扭转两个文明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坚决克服对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观点,真正把精神文明和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资金投入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列入财政预算,要着眼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立各级财政拿一点、后盾单位帮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保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正常开展。
2、提高素质,狠抓三个教育。围绕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个核心,大力开展三个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意识思想教育。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教育和指导农民,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消除固有和封闭、保守的旧
2016农村情况调查报告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