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关爱失能老人的活动方案
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 历尽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尊老敬老爱老是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爱失能老人活动方案,欢迎阅读。
【关爱失能老人的活动方案一】
各社区(村):
为扎实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丰富辖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促进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旨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以弘扬志愿精神、改善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丰富精神生活为目的,组织开展关爱老人志愿帮扶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推动文明和谐社区建设。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盼、老有所乐,让志愿者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志愿理念得到广泛普及、志愿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二、活动原则
1、以人为本,尊重自愿。以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空巢老人、病残老人为重点,解决他们最关心、最需要的现实问题。对已雇用人员照料而不愿结对帮扶的老人,或者要求挑选志愿者结对的老人,尽可能尊重他们的意愿。
2、就近结对,帮扶有力。尽量选择离空巢老人、病残老人就近熟悉和以低龄老年志愿者为主、其他专业志愿者为辅的社区志愿者进行结对,开展志愿帮扶活动。
3、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志愿帮扶活动,真正实现了解心声、排除忧虑、解决困难的帮扶目标,为不同需求的空巢老人提供不同的服务。
4、突出重点,优先服务。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服务形式,优先为困难空巢老人提供关爱志愿服务。
三、活动形式和内容
1、服务范围
全街道高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指子女在外地、丧偶以体弱多病的老人)和三无老人(三无指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无经济来源的老人,)均属于服务对象。
2、服务模式
关爱老人志愿帮扶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服务模式,即以社区为依托,组织志愿者与老人结对,签订帮扶协议,为老人提供包户、定期、接力式亲情服务。
3、服务机制
关爱老人志愿帮扶实行四个一的运行机制:
(1)一个主体: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组织、监督对所在社区的老人开展服务活动。
(2)一个服务圈:由邻里低龄老年志愿者、社会青年志愿者、社区居委会构成志愿服务圈。
(3)一个社区卫生机构:为每位老人安排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其结对,提供医疗服务。
(4)一本服务卡:为每位接受服务的老人发放一本《居家养老
社区关爱失能老人的活动方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