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干部践行党的宗旨发言稿
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践行党的宗旨发言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践行党的宗旨发言稿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语出《管子牧民》,原文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
习近平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意在说明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强调党要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让人民群众满意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
管子,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属于法家学派。他辅佐齐桓公改革内政外交,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管子》托名管仲,实际是诸子时代一部内容庞杂、非一人一时所作、百科全书式的巨著。《牧民》为《管子》第一篇,集中反映了管子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论。
管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以民为本思想的政治家,他主张统治者要顺民心、量民力、利民生,因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即政令能否得到推行,就在于其能否顺应民心民意。统治者只有顺应民心民意,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而要顺应民心,首先要了解民情、关心民众疾苦。
在《牧民》中,管子对百姓之恶与欲的心理分析非常透彻到位,他看到了百姓恶忧劳、恶贫贱、恶危坠、恶灭绝,即老百姓嫌恶忧苦劳累、贫困低贱、危难灾祸、灭种绝后,那么统治者在制定治国方针政策时,就要顺应老百姓的这些心理,给予百姓安逸快乐、富足显贵、生存安定。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他们就会愿意与国家同甘共苦,为国家赴汤蹈火。
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老百姓过上安心、舒心、顺心的幸福生活。民心顺则事业兴,民和则国和,民安则国安。中国共产党1921 年成立后,之所以在短短28 年时间里,能迅速崛起强大,取得国家政权,就是因为它顺应历史潮流,赢得了民心。新中国成立60 多年来,虽然历经坎坷,但是一次次战胜困难,经受住考验,依靠的也是人民的力量。应该说,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又一次证明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党和政府历来把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
纪检干部践行党的宗旨发言稿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