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实施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精神,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在全市率先实现精准脱贫、率先够格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贫困乡村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以东南部贫困山区为主战场,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对象,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目标任务
按照精准脱贫、巩固提高、全面小康三个阶段安排,2016年实现全面脱贫,贫困人口以户为单位,人均纯收入超过2950元,全体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力争突破3200元;2017年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巩固提升,确保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到2018年在全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二、扶贫措施
(一)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按照扶贫与低保标准两线合一要求,统一数据核算口径,实现扶贫与民政数据、政策有效衔接。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和区、乡、村三级明细台账,动态管理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基本信息,做到数据真实准确、管理科学规范,底子清、问题清、任务清、对策清、责任清,确保3768户7045个贫困人口有序退出,返贫人口及时得到扶持,实现应进则进、应扶尽扶,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
(二)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农业、林业、畜牧、科技、扶贫等部门要紧紧围绕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大力实施农业产业七大工程,即小杂粮名区创建工程、马铃薯良种覆盖工程、旱地全膜玉米推广工程、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工程、林果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畜禽养殖提升工程、农业生态文化旅游工程,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赵家峁村确权确股不确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公司 合作社 农户发展模式,鼓励贫困户参与土地流转和资产、资金参股合作经营,发展家庭农场和进入企业从业,增加资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促进贫困户增收。
开展电商扶贫,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和小额信用贷款支持。提升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争取国家光伏扶贫政策倾斜支持,实施贫困村光伏扶贫项目。依托中国最美田园品牌,开展大美榆阳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从事农家乐、休闲农庄、品牌餐饮、果蔬采摘等乡村旅游业,拓宽增收渠道。
开展科技创业行动,积极培育新型科技产业,支持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品种改良,完善科技特派员驻村制度,实现每个贫困村配备1名科技特派员,支持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开展创业式扶贫服务。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推广适用新品种、新技术,建设一批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区,每个贫困户劳动力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到2020年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
创新扶贫方式,将财政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资产可由村集体、合作社或其他经营主体统一经营,由贫困户享受收益;明确资产运营方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保值增值责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持股贫困户;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和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科学合理有序开发贫困乡村水电、煤炭、油气等资源,赋予土地被占用的村集体股权,让贫困人口分享收益。
2016年区财政安排500万元建立贫困户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协调金融机构按照基准利率为贫困户发放35万元3年期免担保、免抵押的小额贴息贷款。大力实施互助资金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00万元,按照每个协会15万元的规模新注册成立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26个,至少吸收1500户农户入会。加大扶贫资金到户力度,投入900万元,对1800户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根据其发展意愿,按照户均补助不超5000元的标准予以扶持,支持其发展家庭种养业。
(三)引导劳务输出脱贫。人社、发改、煤炭、工业经济和国土资源等部门要严格落实入区企业招工用工、优先使用榆阳区农村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和劳动力的政策,千方百计促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建立健全由人社部门牵头、扶贫部门确定对象、职业院校负责培训、社会各行业协助就业的培训工作新机制,整合扶贫、人社、教育、农业等各类培训资金,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就业技能培训。对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和进城务工劳动力开展免费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带动一户。加强就业信息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为贫困户创业提供信息支持。
推进创业创新工程,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放每笔5-10万元2年期小额贴息贷款,帮助贫困人口自主创业。建立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信息库和创业项目库,实施一对一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大力支持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拓展贫困乡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空间。加大对贫困乡村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力度。对在城镇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输入地乡镇、办事处要承担相应帮扶责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为贫困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提供保障。
(四)实施移民搬迁脱贫。成立榆阳区移民搬迁办公室,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制定全区移民搬迁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整合项目资金,组织实施移民搬迁项目。建立联合议事协调机制,成立由区政府移民搬迁工作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国土、财政、扶贫、民政、人社、住建、水务、农业、林业、畜牧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移民搬迁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移民搬迁工作。十三五期间完成市级下达移民搬迁任务310人。
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充分运用多规合一试点成果,紧密结合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靠近城镇、靠近园区、靠近中心村和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统筹考虑安置点生产生活用地,因地制宜利用土地开发整治、农林牧副业开发和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发展,保障搬迁群众基本生活。加快推进移民搬迁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移民搬迁工作台账和移民搬迁总体规划数据库,提高规划管理的精准性和科学化水平。规划实施中要确保三无户等特困群众优先享受移民搬迁政策,对可以采取货币或分散安置的,积极鼓励消化城镇存量住房,落实好移民搬迁户籍、补助等政策。
积极扶持安置点发展后续产业,有效改善安置点生产生活条件。筹整合相关部门项目资金,配套实施集中安置区水、电、路、讯、学校、卫生室等基础设
街道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