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金工实习心得体会
大学金工实习心得体会1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周的时间就在各种机器轰鸣声中划上了一个恋恋不舍的句号。之所以觉得恋恋不舍,其原因是时间太短暂了,这是本次实习的唯一遗憾。真的希望学校能多给我们实习的时间。虽然有些累,但我们痛并快乐着。因为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只是。俗话说的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一个礼拜的金工实习,我了解到很多工作常识,也得到意志上锻炼,有辛酸也有快乐,这是我大学生活中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注定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有很大的影响。
20xx年5月份,我们学校组织我们专业的学生去了南校区校工厂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实习。在此期间我们接触了锯、锉、錾、钻、车、铣、刨等7个工种,同时还简单的了解学习了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我们每天都学习一项新技术,并抓紧了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全程参与了一件成品的成型的过程。老师也在耐心细致给我们讲授了知识,并积极配合工作,在此期间没有发生一例伤害事故,达到了要求,圆满完成了三周的实习工作。
说真的,刚开始感觉三周真的很漫长,可时光匆匆,三周转眼间就飞逝了,现在回想这三周的蓝领之行,我尝到了:酸 严格的上下班和工作制度;累 手持锉刀不停地锉呀锉;辣 高速切削的精彩表演;更多的甜 亲手制作精美的工件。
我们去到南校区,首先学习的是钳工,钳工是以手工工作为主的加工方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但是钳工应用的工具简单,加工多样灵活,适应性强,能完成某些加工所不便或难于进行的工作,因此,目前某些机械加工和修理工作中,钳工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
初次走进钳工加工实训楼有点兴奋。第一天,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钳工的主要设备,让我们认识到了钳台、虎钳、划线平台、钻床以及各种量具、划线工具。认识完这些后,老师开始介绍锯了及锯子的使用方法。教授完后就给我们布置作业,要求我们锯割一块厚度为1mm的薄片,这就是我们的作业。我听到此话,一下子愣住了。1mm?怎么可能锯出来呢?老师说,如果不是这样怎么考验出我们的真本领呢?第一次锯割时,由于操作不熟练,我把锯路给锯歪了,弄坏了,练了两次后,掌握了操作要领,也锯出了比较满意的薄片,完成了作业!
机加工首先是要安装刀具,安装刀具应该注意的是:
1)刀尖对准尾座顶尖,确保刀尖与车轴线等高。刀杆应该与工作轴线垂直。
2)刀头伸出长度小于刀具厚度的两倍,防止车削时振动。
3)刀具应该垫好、放正、夹牢。
4)装好工件和刀具后,检查加工极限位置是否干涉、碰撞。
5)拆卸刀具和切削加工时,切记先锁紧方刀架。安装完刀并对好刀后,就开始进行车削加工了。
车端面的时候,应当检查车刀、方刀架及床鞍锁紧在床身上,用小滑板调整背吃刀量,以免端面出现外凸内凹的情况。由于在端面上,由外至中心直径逐渐减小,切削速度也逐渐减小,粗糙度值较大。所以最好由中心向外切削。
最后,便是将工件进行切断了。切断工件一般要注意的是:
1)工件一般装夹于卡盘上,切断处尽量靠近卡盘
2)安装时,刀尖与工件轴心线等高,经免切断处剩有凸台,切断刀伸出刀架的长度应该尽量的短,
3)尽量减小滑板各活动部分间隙,提高刀架刚性,使工件的变形和振动减小。
4)手动进给要缓慢均匀,切削速度要低。
今天是第三天,我们不再在学校的金工实习基地联系,早上八点左右,我们一道乘坐学校的校车,开往公馆的机械加工厂,这次是真的去工厂实战了。在路上,我们看到一家工厂前面有个很大很累人的标语:进入工厂意味着放弃一切自由。大家看到后,不约而同地笑了。也许这个标语是雷人了点,但的的确确强调了一点,我们要遵守规则,安全操作。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老师要求我们自己通过锉刀、钢锯等工具,手工将一个铁块磨成六角螺母,再经过打孔、攻螺纹等步骤最终作成一个精美的螺母;还有两套配合的工艺品。记得最初制作螺母时,老师对我们说,工件的尺寸一定要精确,如果大小超过了公差范围的0.1mm那就要在得分的基础上扣掉1分。听了这些我担心自己把六角螺母做小了,在从圆柱里锯断时就特意把厚度锯大了2mm,然后手持锉刀打磨。一开始我还以为2mm的厚度算不了什么,很快就可以磨掉的,没想到,磨呀磨呀,2mm的厚度居然花掉了我两个钟,那时我明白一个道理:原来2mm可以与2小时划上等号的。最不幸的是,后来一不小留神把六角螺母一组对边的直径磨小了0.1mm,看着那个本来就不满意的残废的半成品,我决定放弃它,重来!但当我看到别的同学都差不多做好啦,我还要把那根铁柱不平的断面磨平,再锯断,再把断面磨平,再画线,重复做那些工序,心里开始着急!当时真的很想放弃,想不做了。但我又不甘心交那个次品上去。同时我想起一位朋友对我说过:做一件事情,专注一点,心里想着一定要把它做好,就一定能行的!我对自己说,冷静点,还有时间,还可以完成作业的!第二次做时,自己学乖了很多,每一个步骤都极为小心,尽量精确,或许是由于操作技能提高了、效率提高了。第二次制作时速度明显比提高了,也好看多了,或许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经过努力,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作业。吃了这一次的亏后,我也学乖了,在后来的作业中我都认真地计算,认真地按老师讲的步骤一步一步细心地做,再认真测量。经过几天的练习,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制作的工艺也越来越精确,美感系数也随之提高!
很快我们就要走出校园,进入社会,面临就业了,我想用人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地手把手地引导我们怎样去做,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像我们接触到的机加工和热加工,虽然危险性较大,但是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去操作而且要做出成品,这样就锻炼了大家敢于尝试的勇气。一周的金工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身情况去感悟,去思考,这才是本次实习的根本目的。
这次实习感触很多,感谢老师,感谢同学们的无私帮助,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越走越踏实。
大学金工实习心得体会2
今天,我们要进行最累一项工种—钳工,老师告诉我们,钳工是一项完全靠手工来制作出各种零件,是最能锻炼一个人动手能力的,一些伟大的工程师,他们都很重视自己在钳工方面的锻炼,而且都能很好的掌握钳工。听了老师的话,我们顿时觉得钳工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工种,实习期间应该好好去体验。
钳工是在一间单独的实习车间进行,我们面对的是3个庞大的工作台,上面安装了许多台虎钳,用来夹各种工件。左面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包括:手锤、手锯、各种锉刀、丝锥、板牙、以及划线工具等。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金工实习各种知识,由于工作时间的原因,老师今天只要求我们做最基本的锯和磨,我对这些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不过真正能够掌握它,还是要付出自己长久的努力。从最基本的开始,我们自己选了些钢板,设计自己想要的图形,我先在钢板上用粉笔画上五角星,把它夹在虎钳上,用手锯对准画好的线有节奏地来回运动,这是一项比较类的体力活,没掌握好姿势和技巧还真是费劲,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体验到“绳锯木断”的感觉,先在起始线上锯出一个小口,然后右手握住锯柄,左手虎口压住锯前端,匀速拉动锯条,看着自己心目中的模型逐渐清晰起来,内心的喜悦驱除了手臂的酸痛。接下来是要对锯过的端面进行锉工,先用粗锉,再用细锉,把自己设计的五角心弄得光亮。
虽然钳工很累,不过看着自己辛苦努力的成果,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当自己奋斗过、努力过,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自己都会乐观地去面对,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金工实习到现在,最脏的活估计要算拆装了,两只手沾满油垢,这是本次实习的第一印象。不过拆装是一项比较重要实习过程,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去了解各种器件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今天老师给我们的任务是对车床的主轴箱和托盘进行拆装,并了解各个部件的作用以及各工件内部的工作原理。我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我首先进行的是对托盘的拆装,对于简单的旋掉螺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过问题在于如何找到可以拆卸的突破口,在自己的反复观察和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一个完整的托盘彻底支解了,内部结构更多是靠齿轮来传动的,有些额外的设计如插钢条等是为了增加托盘的稳固性,通过润滑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机件内部的磨擦,提高使用的灵活性,在自己的仔细摸索下,安装起来真实轻松。我们做的第二项工作是拆装主轴箱,拆的过程明显比第一个简单多了,拿掉主轴箱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环套一环的齿轮和乌黑的汽油,在大家的集体动手讨论和观察下,终于将这个恐怖的装置了解清楚,随着外手柄的摇动,齿轮总共可以进行6种的工作状态,抽油箱在齿轮的转动下,压缩汽缸,把油从箱底抽送上来,起到润滑齿轮的作用,又可以实现汽油的循环利用。
拆装的过程是比较枯燥的,但和同学在一起共同研究器件,共同呼吸汽油的怪味,共同为认识到某个环节的工作原理而快乐着。
大学金工实习心得体会3
每个学期我都盼望着实习的到来,因为终于可以从基本上属于纯理论的东西中解脱出来,去认识、了解、接触、掌握一下实际的东西,能感觉到
大学金工实习心得体会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