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开题报告经典范例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31

在毕业季里,应届毕业生们开展专项论文的开题报告,而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开题报告经典的范例,希望能够给予大家新的启发。

开题报告经典范例篇一:

论文题目:QQ 群环境下促进教学研讨中协同知识建构的策略研究 --从交互分析的视角出发

一、选题意义和背景

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在中国已耕耘十载,对我国上百万教师21世纪的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进行了系统培训。为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在总结十年教师培训丰富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提出培训、应用、研究一体化的教师发展战略。结合这一发展战略,策划并设计了应用型课题研究促进英特尔R未来教育基础课程理念向教师教学能力迁移研究项目,并经过国际专家的论证后获准在中国实施。项目通过自愿申请的方式选定包括吉林、湖南等全国 15 个省、市、自治区的 31 所基础课程项目学校的 358 位来自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教师参与项目的实施。

二、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一般的社会建构主义都认为,人的认知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与他人及社会的互动中主动建构的。知识来源于社会的建构,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是:个体建构的新知识通过媒介表征(印刷、手写、口头或电子方式)发表,经他人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进行审视、评判而重新形成并为人们所接受即社会性接受,由此成为客观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客观知识被个体内化和再建构,在获得意义的基础上成为个人的主观知识;个体依据这一主观知识进一步创造并发表新的知识,由此完成知识建构的一个循环。

与知识来源于社会的建构的观点相适应,认知过程被看作首先是公开的、社会性的,其次才是私有的和个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认知并不存在于个体的内部,而是存在于人际之间。

学习理论的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成长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这种变化是一个互惠的过程,注重个体、环境及文化制品的交互。它从个体的智能开始,通过个体间相互学习和指导以及通过熟练使用工具而达到目的。该理论旨在向人们解释人类行为中的认知过程是如何突破个体的局限而分布到环境中的。因此,分布式认知理论特别强调个体、技术工具间为了执行某个活动而发生的交互,是网络协作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的重要理论方法。

学习理论中的情境认知理论(Situated Cognition)同样非常关注社会性交互作用,其实践共同体(communities of practice)的概念表明,在实践共同体中的学习者,起初只是一个新手,处于共同体的边缘,在向共同体中心移动的过程中,他们会更多地接触共同体中的文化,并开始扮演专家或熟手的角色15.因此,学习不仅是情境性的,知识需要通过活动产生,而且学习还是共享某一情境的社会单元的构建过程,知识是合作的产物,人们通过不断的交互增强了参与特定情境共同活动的能力。

语言构筑了社会互动的物质基础。符号和工具的中介在知识的建构中起了关键作用。语言更被维果茨基推为工具之首.语言的获得可以促进认知的发展。语言可作为一种中介物,帮助学生建构自己有关世界的知识,并随后对这一知识进行检验、精制和反思;语言也是与他人相互作用,进行文化与思想交流的中介,而社会性互动是文化共享与传递的主要途径,是认知和掌握语言的基础。

总的来看,学习的社会建构理论为协同知识建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也直接推动了协作学习在近期教育改革以及教育技术领域中的迅速发展。因此有关学习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人的社会性互动,关注审视问题的多重视角、多元价值以及视界的交融,关注以各种符号体系为载体的人类文化对个体发展、个体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意义,关注个体智力与集体智力的有效互动。协作成为学习的中介,而协作学习也成为社会建构主义应用和深入研究的典型范式。

三、参考文献

1刘春立。虚拟教研的方式及其应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12):110-111.

2黄红梅。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湖北教育报,2006,(10):104.

3Fullford,C.P.zhang, s.Perceptions of interaction:The critical predictor in distance educ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93,7(3):8-12.

4赵健。学习共同体一关于学习的社会文化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黄伟。教师网络学习[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6.

6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叶新东。网络环境下的社会网络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

8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CINET 软件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0邱峰,叶新东。网络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02):37-41

四、论文提纲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网络教研与网络交互研究的发展

1.1.2 项目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释

2.1.1 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

2.1.2 社会网络分析

2.1.3 协同知识建构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学习的社会建构视角

开题报告经典范例

在毕业季里,应届毕业生们开展专项论文的开题报告,而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