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的信,他认为同学们嫉妒他获奖,因而疏远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写信向柯岩老师讨教,希望得到柯岩老师的帮助。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通过合理的推断,分析了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国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才能飞快地进步。张国强在信中提到的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很有可能遇到的,因此这篇课文对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在教学时,我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对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理解,我请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然后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每个组汇报的侧重点不同。有的组是从字面上理解的: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了。有的组理解得更深入一些:这个名言告诉我们人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我们应该取长补短。还有的组能联系实际:比如我们班的班长,她虽然很优秀,但是她也优缺点;浩浩虽然缺点很多,但是他也有优点,所以我们应该取长补短。
学生们交流得很好,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没有人云亦云,这点让我很高兴。我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给学生介绍了这句话的出处。这句话出自《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我简单解释了这句话的意思: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