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7年肾病科工作心得体会感想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31

2017年在肾病科工作期间,邀请我科的中医专家讲课,把基础理论知识与专科护理有机的结合,形成我科特色的中医护理规范;并制定了我科中医单病种护理临床路径。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7年肾病科工作心得体会感想,欢迎大家阅读。

2017年肾病科工作心得体会感想篇1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慢性肾脏病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自我院前身--天津市立中医院创办以来,以津门名医柴彭年为创始人的肾脏病研究拉开了帷幕。此后,以黄文政、曹式丽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总结、整理,创立了疏利少阳、标本兼治的治疗大法,对肾脏病研究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充实与发展,带动了一批学有所成的学术继承人,建立了中医肾病科学科团队。在学科带头人杨洪涛教授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合理的研究梯队,历经奠基夯实发展壮大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医肾脏病研究中心之一。科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五、十一

五、十二五中医肾病重点专科,设有: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衰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三个重点研究病种。由于专科建设成绩突出,人才辈出,2010年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

经过多年的学科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本着继承与发展并重的原则,突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优势,中医肾病学已经形成了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主要研究的方向有:

从三焦辨识肾病的理论及疏利少阳法则的确立

常见肾脏疾病中医临床诊治规程及疗效评价方法学研究

中医药提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技术

慢性肾脏病的一体化管理及中药单元疗法的建立

在本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从中医少阳主枢治疗慢性肾病的诊疗特色。中医肾病学在建设的过程中狠抓学科内涵建设,注重提高学科团队的整体学术水平,为中医药学科领域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提高解决肾病领域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规范中医药治疗肾脏疾病的诊疗流程及路径管理,探索有中医药特色的管理模式为目标。

本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肾病重点专科协作组中药结肠透析协作组组长单位,主要负责华北地区联络工作,并成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肾病综合征协作分组副组长单位。

近5年来,学科着重开展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的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学科骨干承担国家级自然基金、中医药行业专项等高级别课题7项、天津市科委自然基金、天津市教委、天津市卫生局等省部级课题7项、局级及其他课题1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学奖励近10项。近5年,中医肾病学学科培养了医学博士14名;医学硕士54名;优秀临床人才2名;名中医学术继承人5名;131优秀人才3名,天津市名中医2名;天津市青年名中医1名。

2017年肾病科工作心得体会感想篇2

一、政治思想与医德医风进一步加强了职业道德自律,抵制了商业贿赂的侵袭,强化了医德医风的管理,科室制定了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定期征询患者及家属对科室的满意度。全年无医疗差错及医疗纠纷发生,多次收到患者的表扬信及锦旗,全年拒收患者现金数千元,婉拒患者家属吃请。

二、科室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截止11月底肾病科共完成经济收入*万元,其中病房*万元,血透室*余万元。每月我科经济收入以及核算后收入均在前10名。

三、科室业务指标完成情况截止11月底血液肾病科患者总出院人数*人。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都在97%以上,甲级病案率95%以上,*年共完成血液透析*人次左右,较去年增加约14.2%。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治疗*人次,经去年同期增长26.8%,尤其CRRT在全院的急救及危重症的治疗方面的应用增多。全年共开

2017年肾病科工作心得体会感想

2017年在肾病科工作期间,邀请我科的中医专家讲课,把基础理论知识与专科护理有...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