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给老师的五把钥匙的心得体会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31

关于给老师的五把钥匙的心得体会

阅读之美,美在感悟;阅读之美,美在温故知新。3年前,从新浪博客上认识了常生龙先生,天天拜读他的博文,在先生的感染下,我坚持读书、写博。目前,自己的博客点击率近20万。近日,又读了常生龙先生著的《给教师的5把钥匙》一书。这五把钥匙分别是拔高一层看教育、千方百计提高自己、有一颗学生的心、遵循学习的规律、保持积极的心态。这五把钥匙是开启智慧教育之门的钥匙,指导我们在教师岗位上如何能够将工作做好,如何能让自己在这份事业上有所发展,从中总结出我首先必须要努力的方向:

一、勤于读书 让读书写作成为习惯 。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闫学说,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没有什么捷径,无非就是阅读。吴正宪说:本领不是天生的,只能不懈努力,拜书本为师。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无捷径。张贵勇也说:其实,名师的成长没有捷径,无非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并践行的阅读、反思、实践。该书的作者常生龙1965年出生,曾在安徽教育系统工作了17年。40岁那一年,也就是2005年,他获评特级教师殊荣。这个时候,他给自己确定了一个新的人生目标,每周看一本书,并写一篇3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从2006年到现在,他坚持了十年时间。十年来,他阅读了500多本书,写了200万字的读书笔记,《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给教师的5把钥匙》便是其中的精华。

几乎所有的名师,都在持之以恒地做一件非常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读书,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这是公开的秘密。每个人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都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很忙,白天上班,晚上时间可以利用,晚上睡前读20-30分钟,早上起床读10分钟。每分钟读300400字,一页书700到900字,每天可以读10页。每天至少读十页课外书,并有读书笔记,也可做旁批;周末五十页,写读书感悟。

写作是一种再阅读。读书笔记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书评、读后感和札记。和书评、读后感相比,札记更适合刚开始写读书笔记的人们用来练笔。很多教师喜欢读书,但就是苦于不知道该如何写读书笔记,不妨从札记开始。在看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比较好的语句,就直接将其记录下来。你之所以觉得它好,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也不一定要写得很完备,两三句话,意思到了即可。这样一边记录,一边写上自己的点滴感受,一点也不累,书读完了,记录的文字也就出来了。

高效的读书方法=(阅读 划线 摘抄)已有知识。书读多了,肚子里才有货。在需要表达时就不会感到囊中羞涩,也不会感到语言干瘪,缺少灵性!知识只是奠定教师课堂教学的底气,而思考和写作却会给教师带来灵气,一个有底气和灵气的教师在课堂上才会大气,才会表现出教育机智。

二、躬身实践 做善于研究的教师

常生龙先生在书中说:在美国博士学位的证书上有一段拉丁文,其内容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由接受知识转向创造知识的过程,也是养成做学问的习惯的过程。其实研究是教师平时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研究的对象包括三部分:课堂结构、学生特点、教学内容。

首先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研读和整合。课堂是提升学生成绩、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 改善思维品质、提升思维能力一直是课堂教学活动任务之一。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时,要不断经历从就事论事、就事论理,向借题发挥的发展过程,实现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递进,他的思维品质就能得到持续的改善,思维能力也会逐渐提升。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思维培养的要求,在全面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重组,在不同层次思维递进的关键点为学生搭设好脚手架,帮助学生拾级而上,就是教师要做好的功课之一。

其次,要重视对学生特点的研究。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要善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夸美纽斯说:头脑不是等待被填满的沟壑,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炬。点燃着火炬的引线,就是兴趣。 具有研究能力的教师会发现,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用科学的方式来施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关的研究表明,人从五种感官获得的信息,有95%都被大脑的自我系统屏蔽掉了,只有5%的信息才能被感知,并推动到认知系统,引发学习的动机。什么情况下教室里传递的学习信息容易被学生感知到呢?就是在师生关系和谐、同学之间互相关爱、整个课堂营造出一种安全无忧的氛围, 大家身心愉悦的学习时候。而这样的环境和关系,就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对教师信任的基础上的。

想做一件事,就把它放在心里,一点一滴求进步,一步一步去完成。期望读上一两本书、听了几节公开课就会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有质的突破是不可能的。竹子从开始生长到长成十多米高,需要五年的时间。其中前四年都在地下潜伏着,每一年仅仅生长高3厘米。在这四年的时间里,竹子所做的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方米。到了第五年的时候,竹笋破土而出,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用六周的时间就能长到15米。教师的成长也是如此,需要静下心来夯实基础,勤于实践、多读善写。

一个始终关注自身发展、善于研究的教师。会不断地给自己创设成长的空间,同时也会给学生留下成长的空间,包括留下消化吸收的空间、留下思考的空间、留给体验学习的空间、留下自我学习和反省的空间并最终实现共同成长。

关于给老师的五把钥匙的心得体会

老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相信每个老师都思考过这个问题,每个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同一个老师随着年龄经历的变化答案也会出现变化。

最近读了船长(上海虹口教育局常生龙局长)的《送给教师的五把钥匙》后,再次想到这个问题老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船长送给广大教师五把开启职业之门的钥匙,它们分别是拔高一层看教育、千方百计提高自己、有一颗学生的心、遵循学习的规律、保持积极的心态。掐指算来认识船长近5年,天天拜读他的博文,深知船长这本书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自己多年学习的感悟、经历的总结、经验的分享和自我心态剖析的结果。他本人就是率先打开智慧教育之门的人,是广大教师的领航人。

书读完了,迟迟不敢动手写这篇读后感,因为自己觉得一篇简单的拙文不能体现船长高瞻远瞩的教育观念、不断进取的学习历程、呵护儿童的慈悲心怀、敬畏学习规律的工作方式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不过,最后还是决定提笔写下这篇题为让读书引领学习,开智慧教育之门的拙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一、 知理念

船长认为观念决定人的行为,而观念的转变非常困难。如果没有观念的转变,就不可能有教育行为的变化。对此,我深有同感,很多老师和家长曾接受过多次的培训,但结果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船票登旧船,改革的号子吹的震天响,课堂教学该咋样还咋样。船长在比较了中西教育价值观念不同后,给出的建议是切实可行的:一是让家长和老师明确现在所秉持的是怎样的观念,存在什么缺陷,该吸收怎样的观念进来;二是指导他们亲身实践,让他们感受到在新观念指导下的教育行为能给自己和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收益。最近,在助读的过程中,我们常给家长作报告,采取的方法就是这样的。我们避免了深奥的理论讲解,采取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方法,让家长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观念的确存在缺陷,然后用正反两方面活生生的例子让他们明确认识到旧的

关于给老师的五把钥匙的心得体会

关于给老师的五把钥匙的心得体会一阅读之美,美在感悟;阅读之美,美在温故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