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民增收问题调研报告范文
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来,农民增收问题成了热得发烫的话题。的确,“三农”问题值得我们如此关注。但很多地方会议开又开,政府文件发又发,学者演讲震天响。可你如果问农民,农民大叔回答说:搞不懂这新花样。我们把讨论农民增收的常委会搬进农家小院来如不确定,请部长提出建议,就是要不光我们讲,还要让农民兄弟知道。我建议,凡是以后出台的涉农的文件也要让农民先晓得,听听他们的意见,看看我们制定得是现实、是否合乎民意。
今天,我们讨论农民增收这个问题,我认为不能寄予太高的期望,要放弃“一抓就灵”、“立竿见影”的空想,因为,制约农民增收,长期存在着以下因素:
第一个因素,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第二个因素,农业结构不合理。
第三个因素,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第四个因素,农技推广工作薄弱。
第五个因素,农业和农村投资不足。
第六个因素,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
第七个因素,农民自身素质不够高。
第八个因素,深层次的体制问题阻碍发展。如农民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如何与国内外市场衔接等全区、全国仍然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原因众所周知,在此就不展开来讲了。
那么,在新形式和新要求下,如何才能使我县农民增收呢?我的观点是不妨跳出农业看农村,走出农村看发展,兴许就能透视“三农”症结。近段时间,我就是带着这种相法深入农村开展调研,这当中,我感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要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注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为此,我提出以下看法:
一、用工业化的理念增加农民收入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功夫不在农内,而在农外。如果我们仍然重复过去’打补丁’的做法,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这是我国改革发展报老总温铁军所说过的一句话。其实,变通一下他的观点的就是,在看待问题时能跳出问题本身来解决问题,问题往往能看得更透,解决得更彻底。
我说用工业化的理念增加农民收入,就是要确立“跳出粮食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村”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靠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企业,因此,一定要把乡镇企业的发展摆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但我县乡镇企业
关注农民增收问题调研报告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