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1
平时工作太多,总是难以静下心来读书,时常听说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帕夫雷什中学》写得很好,利用假期时间,静坐斗室,仿佛真的见到上世纪在苏联的某个充满希望的沃土上,帕夫雷什中学的师生们在实践着最普通,最朴素的教育。这种朴素,是不受外界干扰,静下心来做教育的朴素,是没有功利心,只为学生发展而教的朴素。书中涉及很多帕夫雷什中学的教育案例和思考,读后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活,感慨于每天的工作,越发感到自己做的还很不够,它如同一面最朴素的教育的镜子,不追求哗众取众的博人眼球的教学成绩,利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视角,提出的有关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一遍遍反思,体会。
现在我就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教学实践,谈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几点做法。
一、做一名朴素的前行者
在这本书的第一章,苏霍姆林斯基开宗明义,指出"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的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的确,有个故事说得好,一个妈妈带着自己还很小的孩子逛商场,妈妈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精致漂亮的商品,心情很愉悦;但在一米高的孩子眼里,满眼都是拥挤的人群和密不透风的空间,他当然倍感压抑甚至恐惧。因为生活经历的不同,我们和孩子们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很容易出现差异。学生出现问题,我们理所当然感到愤怒,首先想到批评和指导,但是在学生看来,教师没有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反而不能解决问题,会激化双方的矛盾。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好教师的另一个标准,精通所教科目,精通教育学和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强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让我感兴趣的是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聘任制度,苏霍姆林斯基争取学校自主选配教师的权力,为此他广泛寻找具有教师才干但未经师范教育的人才,比如只具有普通中学文化水平的电工,因为能吸引孩子到他的工作间,他建议这位电工经过师范学习成为学校的物理教师,并建立"创造车间"。区报编辑酷爱园艺和科学知识学习,接受了建议,开始旁听老师们的课程并教授孩子们生物课,在果园里指导孩子们进行研究……在帕夫雷什中学有藏书1.8万册,教师私人藏书4.9万册,苏霍姆林斯基家的私人藏书1.95万多册,学校的每位教师都订阅了几种杂志并经常展开研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知识、科学、文化和孜孜不倦的劳动的光辉照亮了个人点滴的禀赋、天才、爱好、才干的时候,后者才会闪耀出光彩来。
在帕夫雷什中学,教师的爱好自发地推动学生的研究。热爱读书的教师指导多个年级的文艺阅读小组,她还推动组建了话剧团;喜欢机械的物理老师带着学生组成模型制作家小组,他还会多种乐器,指导学生的乐队;爱护生物的生物老师组建了考察家小组、博物家小组、育种家小组等多种生物社团,她让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在这个团体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对某项专业的爱好,并极大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作为一名优秀的前行者,一名好老师会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自己所爱好的领域,不知满足地潜下心来进行专业和德育研究,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摒弃无谓的社交、无效的劳动和无趣的体验,并将其所学和学生进行分享,推动双方的教学相长,教师对知识纯粹的渴望和求索必将带动自己的职业发展,也必将带动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良好的健康和充沛旺盛的精力,是朝气蓬勃感知世界、焕发乐观精神、产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意志的一个极重要的源泉。而孩子生病、体弱和带有疾患素质,则是众多不幸的祸根。"根据帕夫雷什中学20年中的统计,学习差和跟不上的学生中,85%的学生主要原因是健康状况不佳,身体患有某种疾病而且医生无法察觉。回想自己所接触到的案例,应该承认,平时接触到的学习认真但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学生中,很多是身体素质差的学生。
感觉生活有趣,精力十分充沛,全然不知疲倦,这才是青少年精神力量的源泉所在。青少年身心的急剧发展,要求我们关注体力和脑力劳动的适当。在此基础上,我很认同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所说的,大量死记硬背这种不顾教育规律的做法,将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仅如此,我还想到,在上课期间,我们的教室光线是否充足?桌椅是否适合学生身高?弱视的学生是否得到关注?在课余时间,学生每天的活动时间是否充足而科学?呼吸的空气是否干净清新?电子产品对他们的影响能否得到控制?吃的食物是否足够科学健康?在休息期间,每天的睡眠时间是否足够充足?是否能保证白天的休息时间?回想自己的高中生活,越发觉得这些问题尽管琐碎,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意义深远。
为什么关注少呢?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似乎是教育的细枝末节,似乎也不是单纯学校的重视就能做到的,但是,这是学生终身健康发展需要的,是学生能够享受健康生命带来的欢欣所必需。小的方面,在新鲜空气中,紧张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越多,各个器官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发挥就越协调,就越不容易疲劳,精神状态也越好,有利于学生当下的学习生活。大的方面,从小养成这种注意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在体育运动中,孩子会慢慢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习惯,每天都极有生机,只有下一代的精神活跃,我们的祖国才能永葆青春。
帕夫雷什中学认为,学校不应是填鸭的机器,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意愿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在冬季温度—15℃以上的时候,帕夫雷什中学高年级学生要在户外劳动10—12天,甚至天气好的时候,他们还会在户外新鲜空气中看书……在这种情况下,伤风感冒在学校里已经很少见了。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军训时学生动辄晕倒、换季时学生动辄成群感冒的现象。这是我们目前教育的失职。1957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先生号召清华学生:"我们每个学生要争取毕业后工作五十年。"在这句口号的号召下,清华大学发扬重视体育传统,为国家培养了一代代各个领域的人才。而人才的身体素质,决定了他能否为国家健康工作。
三、在劳动中实现教育价值
可能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