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火安全教育班会(汇总10篇)
校园防火安全教育班会篇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的校园日益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而校园防火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校园防火灾的工作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起到预防和控制火灾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参与,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加火灾防范意识,以保障校园安全。在这里,我将结合亲身经历,总结出一些校园防火灾的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和熟悉火灾的起因和防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校园火灾多由电器设备的不安全使用、明火的过度使用以及忽视火源保护而引起。因此,我们应该了解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做到定期检查和维修,以防止电线老化、电器短路等问题。在使用明火时,应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保持火源和易燃物的安全距离,确保消火器的使用和操作是正确有效的。
其次,学校应加强火灾预防和管理,建立起完善的校园消防设施和安全制度。学校应组织定期的消防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消防设施的设置要科学合理,如安装火灾警报器、灭火器、疏散通道等,以及维持它们的完好状态。同时,学校应制定严格的消防管理制度,对消防设备和消防措施进行日常检查和管理。
再次,校园防火灾的宣传教育在整个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应通过开展防火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师生宣传校园防火灾的重要性和危害,提高大家的防火意识。同时,要加强学生对火灾的辨识能力,了解火灾的特点和蔓延规律,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和自救技巧。
此外,校园防火灾应建立学校和家庭的良好合作机制。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应对孩子进行火灾防范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学校应与家庭密切合作,向家长提供各种防火安全的指导和宣传资料,形成学校和家庭共同防火的合力。
最后,校园防火灾的工作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和贡献,强调个人的责任和意识。每个师生应自觉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掌握火灾的基本防范知识和应急措施。同时,要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掌握紧急自救的技能。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校园防火灾工作中,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校园的安全。
总之,校园防火灾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项,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防范方法,可以降低校园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因此,我们应加强校园火灾的宣传教育,提高每个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确保校园的安全。只有平安的校园环境才能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条件。
校园防火安全教育班会篇二
(一)、高校发生火灾的原因
1、使用明火不慎,引起火灾。如违章点蜡烛、点蚊香、吸烟、使用液化气和焚烧垃圾等。
2、电气火灾。如违章用电、使用电器不当。
3、违反实验室操作规程。
(二)、怎样预防
防止火灾发生的关键,是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广大师生要认真贯彻消防法规,自觉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预防火灾的发生。
1、学生宿舍防火。在宿舍,学生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做到不乱拉乱接电线;不使用电炉、电热杯、热得快、电饭煲等电器;使用台灯、充电器、电脑等电器要注意发热部位的散热;室内无人时,应关掉电器和电源开关;不在宿舍使用明火和焚烧物品。
2、教室、实验室、教研室的防火。在实验室、教研室实习或工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情况,使用完毕应认真进行清理,关闭电源、火源、气源、水源等,还应清除杂物和垃圾。尤其是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时,更要注意防火安全规定。
3、体育馆、报告厅、舞厅、食堂的防火。要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做到不携带易燃品,如汽油、酒精等;不吸烟或随地丢弃烟头、火种,保持安全通道的畅通,等等。
4、山林草坪防火。严禁到山林、草坪吸烟、玩火,一旦发现火苗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
(三)、容易起火的几种方式
2、油锅火灾:可直接盖上锅盖,使火焰窒息熄灭,切勿用水浇;
3、煤气、液化气灶着火:首先关闭进气阀门,然后用湿布、湿围裙或湿毛毯压住火苗,并迅速移开气瓶、油瓶等易燃易爆物。
4、衣服、织物及小家具着火:迅速拿到室外或卫生间等处用水浇灭,切记不要在家中乱扑乱打,以免引燃其它可燃物。
5、固定家具着火:先用水扑救,如火势得不到控制,则利用消火栓放水扑救,同时迅速移开家具旁的可燃物。
6、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着火:切勿用水浇,只能用灭火器、细沙、湿毛毯等扑救。
7、身上衣物着火:可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千万不要奔跑。
8、电线冒火花:不可盲目接近,以防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关闭电源总开关或通知供电部门,断电后再进行扑救。
9、密闭房间内着火:扑救房间内火灾时不要急于开启门窗,以防新鲜空气进入后加大火势。
(四)、发生火灾时如何报警
发生火灾速打火警电话119向消防队报警。报警时要讲清起火单位名称、地址、着火部位、着火物质、火情大小、报警人的姓名及报警使用的电话号码,然后,派人在路口迎候消防车。
(五)、火场逃生常识
1、熟悉环境,临危不乱。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平日就要做到了然于胸;而当身处陌生环境,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在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火场。
2、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突遇火灾时,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千万不要盲目地服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撞。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窗台等通往室外的出口逃生。
3、不入险地,不贪图财物。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最重要,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服或寻找、搬运贵重物品上。已逃离火场的人,千万不要重返险地。
4、简易防护,掩鼻匍匐。火场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可采用毛巾、口罩蒙住口鼻,匍匐撤离,以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另外,也可以来取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后,再冲出去。
5、善用通道,莫入电梯。规范标准的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的逃生楼梯、通道或安全出口。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除可利用楼梯外,还可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屋顶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带;沿着下水管、避雷线等建筑上的凸出物,也可滑下楼脱险。千万要记住,高层楼着火时,不要乘普通电梯。
6、避难场所,固守待援。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此时,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等塞住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房间,等待救援人员达到。
7、传送信号,寻求援助。被烟火围困时,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向窗外晃动鲜艳的衣物等;在晚上,可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求救信号。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既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也可防止房屋塌落时砸伤自己。
8、火已及身,切勿惊跑。火场上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惊跑和用手拍打只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补充,促旺火势。正确的做法是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就更有效。
9、缓降逃生,滑绳自救。高层、多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可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后,从窗台或阳台沿绳滑到下面的楼层或地面逃生。即使跳楼也要跳在消防队员准备好的救生气垫或4层以下才可考虑采取跳楼的方式,还要注意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地方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跳楼虽可求生,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校园防火安全教育班会(汇总10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