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教学心得体会精选 教学心得体会及经验总结(二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认真教学心得体会精选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上课前已经让学生观看了《神笔马良》这部动画片,让学生也想拥有梦寐以求的马良的神笔,“有一位小作者也想有一枝神笔,她要用神笔画什么呢?”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文中看看。
在生字教学时,结合语境学字,遵循字从文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给生字找朋友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说话的能力。用识、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书写“良、食”二字。
课标强调,语文学科应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为重点。所以我选取第一小节做重点讲解,先让学生读,接着我有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在寒风里的小树,并说说假如你就是这颗孤零零的小树,你在叹息些什么呢?通过老师的范读和点拨,让学生更能入情入境地读出小作者对小树的关爱。在本节课朗读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学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教学资源。学生的朗读示范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示范者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语文的习得,最终是表达。在教学第三小节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当西西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可以干什么?”在学习这篇诗歌最后一小节,我抓住课后那个带给人无限遐想空间的省略号,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出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要给谁画什么呢?”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就充分发挥出来了,也激发了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情感。
本节课的亮点是:教学第一小节时创设情境,通过师配乐范读、指名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能读出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在熟读的基础上采取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熟记第二小节。在教学时抓住诗歌末尾的省略号仿照诗歌中的句式,结合图片及生活,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欲望。
另外,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识字教学时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也欠缺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在朗读教学的环节中,不能引导全体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和发言,有些问题目的性不强,使学生失去了兴趣。在本课中,“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出现了四次,在读的时候应该读出四种不同的语气,读第一次是,起音应舒缓一些,停顿长一点,造成一定的悬念;读第二次时,语速应加快,形成一种关注下面事物的急切心情;读第三次时,应重读“马良的神笔”,强调“马良的神笔”,意思是下面讲的故事更重要;读第四次时,声音应该由重到轻,语速由快到慢。在教学时,我没有做重点指导。
对于刚上岗一年的我来说,上好一节公开课很难,要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上课成功与否,选课是关键。在我们教研组长郑老师的帮助下,我选了《假如》这一课。选定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是解读《课标》、研读教材,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制定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结构设计。从最初的备课到现在的上课,已经试了几次课,第一次试讲后,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针对本课各抒己见,谈论着自己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立足点,不同的教学点,面对着老师们的众说纷纭,我真的无所适从。后来,在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设计了教学程序,他们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到教学的每一个步骤,再到每一节诗歌的过渡等都给我作了认真地构思和设计。接下来的试讲越来越顺利,最终取得在这里做观摩课的机会。在此,我非常感谢学校的领导以及参与评课的各位老师,更感动于伏牛有这么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
有关认真教学心得体会精选二
中年教师特色课比赛虽已落下帷幕,但整个赛程让我铭记在心。这次赛课对我来说压力甚大。一是来自评委:由特级教师高永娟担任;二是来自听课者:参与听课的大都是实验学校的精兵强将;因而对我初次使用实验教材的新手来说则显得有些焦虑,无形之中又由焦虑慢慢上升到恐慌。我想:这恐慌或许来自于自己的底气不足,对实验教材的把握不准,对中年级的训练目标不明吧!可转念一想:学校为了使中年教师能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军,才搭设了这样一个展示的平台。那些在教学上有特色的教师不也是顶着无数的压力一次次地去大胆实践才获得成功的吗?的确,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才可追求专业水平的提高,才可探索到语文教学的真谛。很快,自己的忧虑便慢慢消除。以上只是自己在写反思前的有感而发吧!下面就这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反思。
一堂课下来,感觉有些匆忙,很多说话的训练点没有夯实。设计备课时,把课文第三节为本课重点,通过品词品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读为本,以读促思。但在课堂中,为了让学生读好文章,有点机械地,填鸭式的反复读,课堂显得较枯燥。
1、教学过程不够紧凑
在上课中,脑子里只想到的一个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没有充分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教学前十分钟环节过松以至于最后的总结没来得及上。如请学生划出“描写观众表现的句子”“欣赏《穆桂英挂帅》的视频”、让“学生借助旁注圈词”等环节可以紧凑些,对于穆桂英的资料介绍可以让学生自行去预习,不必在课堂内讲解。这样可把更多的时间扎实地用于品词品句中了。
2、词语教学不够扎实
如在教学女主角的唱腔中“辽远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铿锵”这环节,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当初自己在备课中就很困惑,明知学生读不懂这段内容,但又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引导他们去感悟?后来便通过自己画简笔画的形式将看不见的声音展示给学生看,但没有对“辽远、逼近、柔和、铿锵、”这些关键性的词语的背后意义让学生去真正读懂,因而他们也无法走进大师的内心,课堂的氛围显得较沉闷。
3、语言训练不够有效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语言训练,这句话一直浮在自己的脑海中,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但是具体如何去操作、落实,还是没有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原因在于不知用怎样的方法去做。听了高老师对教材的解读后,发现这堂课的教学比较空,尽管是抓住了重点段落在训练,但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中,觉得自己还是停留在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内容上了,(这部分讲什么?讲唱腔、身段、表情等,)没有真正关注到语言的形式上(这段文字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因为只有理解语言的形式,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语言内容,感悟情感,才能真正学会阅读,学生也会在反复训练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掌握写作技巧。
尽管经历备课、上课的过程是很辛苦的,但换来的却是无穷的收获。从高老师的独到点评中,让我明白了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方法去教?她清楚详细地向我们传递了阅读教学的具体教法,这样就会使语言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学生也会按照这样的阅读方法自行去阅读,通过学习语文来感受人生,悟出语文与人生相通相融的道理。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不断落实课程理念,认真研读教材,不去考虑教学环节上的出彩部分。一旦教师对教材的领悟肤浅了,课堂上追求的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结果会给教学造成很多的遗憾。
认真教学心得体会精选 教学心得体会及经验总结(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