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见幼儿传染病科普小知识大全
夏季气温高,容易滋养病菌,因此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以下是查字典小编整理的夏季常见幼儿传染病科普小知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一:夏季常见幼儿传染病科普小知识
夏初,随着气温升高,
病毒和细菌很容易大量繁殖,
请家长仔细阅读这份
夏季传染病防治指南,
用心呵护幼儿安全度夏。
夏季常见幼儿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预防措施: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3、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4、天气炎热,活动出汗后,注意及时更换衣服和补水;
5、多饮温水,多吃清淡食物;
6、餐后用淡盐水漱口;
7、勤洗手;
8、注射流感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预防措施:
1、勤洗手;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4、不喝生水、少吃生冷食物;
5、手足口高发期,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室内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6、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7、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减少交叉感染;
8、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被褥进行曝晒或消毒。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症状表现为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溃疡,低烧。常在发病前2-3天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后出现典型的口咽部疱疹,疱疹破溃后成黄色小溃疡,一般4-5个,多见于咽后壁及口腔后部,以扁桃体、腭垂、软腭为多。平均潜伏期3-5天。
预防措施:
1、最有效预防方法
夏季常见幼儿传染病科普小知识大全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