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李四光主要事迹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411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造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以下是李四光主要事迹,欢迎阅览!

他以独到的学术见解创立的地质力学,不仅圆满地解决了各种地质构造型式的形成机制,而且成功地指导了找矿工作。根据他的理论,我国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重要油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国际上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东南方,紧靠长江北岸有一个叫黄冈(今黄州市)的地方,这里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是历代州府所在地,史称黄州。1889年10月26日,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李四光,就出生在黄冈县城北大约25公里的一个叫下张家湾的小村庄。

李四光本名李仲揆(kuí),李四光这个名字,是后来李仲揆去上学的时候,需要填写报名单,李仲揆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随手就写了个“十四”,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年龄。可是,他马上便发觉填错了栏目,这下可怎么办呢? 聪明的李四光就在“十”字上加了几笔改成“李”字,可“李四”这个名字实在不好听,正在为难的时候,李四光抬头看见堂中上方挂着一块大匾,上写“光被四表”,他灵机一动,在“李四”后面又加上了一个“光”字。从此,李仲揆又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就叫“李四光”。

中国地质泰斗与乌当结下不解之缘

李四光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万松阁方经寺,位于现乌当区东风镇洛湾村,南明河下游北岸在此形成“凸”状,这座四合院式的寺庙,在松竹丛中显得很是幽静。

邵德龙介绍,万松阁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曾是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主楼万松阁为五层八角形阁楼,左中右均有殿宇环抱,阁楼40个角都装有铜铃,每当清风徐来,松涛阵阵,铜铃叮当,晨钟暮鼓,犹如仙境。如今,万松阁的原貌已不复存在,大雄宝殿、藏经阁都是复原重建的。

李四光在抗战时期落脚贵阳,与乌当结下了不解之缘,和乐森璕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

据乌当区档案局资料,上世纪20年代,乐森璕是李四光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的得意门生,后来成为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四大奠基人之一。

1937年,学成回筑的乐森璕经多方努力,于1940年6月在贵阳组建了“贵州矿产探测团”,致力于矿产的探测与地质理论研究。为避免遭到日机空袭,探测团迁至距贵阳15公里处的洛湾万松阁。

李四光所在的中央地质研究所,是抗战时期中国地质研究的最高权威机构,于1928年成立于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中央地质研究所迁至江西庐山,

李四光主要事迹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造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