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研究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我是1957年9月自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力学所工作的,于2001年底退休。退休时,在带着学生、部分科研项目未结束的情况下,又返聘工作至2008年。除去在五七干校劳动的一年多时间外,在力学所整整工作了50年。在这50年的工作中,我与力学所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通过不断向同行前辈及同事虚心学习,在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我从一名只有满腔热血却完全不懂如何从事科研工作的大学生,逐步成长为成熟的科研工作者,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奉献了一点光与热。为了纪念那些难忘的成长岁月,现在和大家交流一点心得体会。
1学习及提高
1958年底,领导安排我加入胡海昌先生的研究小组,从事了一段飞机颤振研究工作后,我开始负责低水头发电研究项目中的尾水管研究项目工作。当时我感觉这部分工作只是保证结构强度的问题,对整体没什么用。胡先生提醒我说:你若设计得好可以回收能量。这句话让我恍然大悟,他教会我如何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待整个力学体系。对我后期的广义变分原理研究工作和断裂力学中半权函数方法的提出有很大的启发。
1959年,在我们研究组的一次阅读文献报告会上,我报告了一篇有关板壳的国外文献,当说到某一公式时,我就按文献照本宣科地说:“在一般情况下,该公式是成立的”。胡先生立刻发问,什么具体情况是成立的?什么情况不成立?我一时无言以对,他马上严厉地批评道:“不能这样看文献。看等于不看!再报告一次!”事后我认真反省了自己,研究工作不能只浮于表面,必须深入全面。于是我静下心来,花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做了详细的分析,收益颇多,最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如何做研究。
1960年的一天,钱学森所长来到我们办公室视察工作,看到我当时在阅读文献(REISSNER的板壳论文)。他温和地问我哪个大学毕业的,问我这文章好不好,为什么?我回答说“精确,力学越精确越好。”他笑笑说:“你大概联系实际科研工作做的比较少,任意情况下的力学精确解是得不到的,过于理想化
力学研究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