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游戏理念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聚焦游戏与课程心得体会(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6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游戏理念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三个人一起玩萝卜蹲着却很累,因为很快就会被叫去蹲着,蹲着快速流汗,所以找更多的人一起玩!

5-10人的萝卜蹲着也很有挑战性,三个家庭在一起正好,可以改成蔬菜蹲着或水果蹲着,不再玩单调的萝卜蹲着。

每个人都代表一种水果。为了节省时间,只要在衣服正面贴上一个较大的水果,然后按照萝卜蹲放的规则做即可。

例如,第一个蹲着的人贴上了苹果贴纸,他会蹲着喊“苹果蹲着,苹果蹲着,苹果蹲着!”被要求立即继续工作的人。

因为人数的增加,记忆和注意每个人的动作和声音将会越来越困难,但是孩子可能几次失败,仍然想要继续演奏,因为他们不相信!

萝卜蹲式游戏惩罚:

跳舞、唱歌、表演等。

介绍萝卜蹲式游戏的经验:

一个孩子可以期望看到他的父亲和母亲与他的小伙伴退出游戏。这也会增强他的自信。因此,在孩子们的业余时间和他们玩这个游戏是安全的,它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身体的灵活性。

爸爸妈妈可以用很多东西在这个游戏中,蔬菜蹲着和水果蹲着不再罕见,还可以试试文具蹲着,家具蹲着,烹饪用具蹲着……这无形地增加了儿童分类各种事物的潜力,也延续了游戏的新鲜度。

推荐游戏理念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游戏1:蹲蹲孵小鸡

游戏玩法:参加者站成一个圆圈,两手握拳伸向前方,一个幼儿自左往右挨着每一个幼儿一边指点,一边说:“蹲蹲孵小鸡,捉不牢就要飞”。“飞”字落在哪个幼儿身上,哪个幼儿就做抓小鸡的人,其余幼儿做小鸡,在规定场地内自由的飞、跑。这时抓鸡的人就能够去抓。

游戏规则:当小鸡蹲下时,就不能抓了。抓到二、三只后,计算一下被抓的人数(小鸡数),游戏可重新开始。

游戏2:贴烧饼

游戏目标:1、培养幼儿的追逐本事;2、培养幼儿的游戏兴趣。

游戏玩法:幼儿扮演烧饼围成一个圆圈。一人做贴烧饼的人,一人去追贴烧饼的人。

游戏规则:贴烧饼的人在被追的时候能够贴在圈上的任何烧饼,被贴的烧饼必须立刻逃跑,如果被抓到则交换主角继续游戏。此游戏能够做多层的烧饼进行。

注意事项:注意在追逐中的安全问题。

游戏3:炒豆豆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相互间的合作本事。

游戏玩法:两人相对而立,手牵手,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向左右协调摆手。儿歌念到最终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还原姿势。游戏反复进行。

儿歌:炒、炒、炒豆豆,炒好了豆豆翻跟头。

游戏规则:当儿歌念完时,才能翻跟头

游戏4:结冰

游戏目的:1、练习追逐跑,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2、让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游戏玩法:幼儿分散在场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动作练习,并听教师数1-10,当数到10的时候教师说:“结冰”。全体幼儿就不动了。(能够两人或三人拥抱)教师说“冰化了!”幼儿散开继续自由做动作,如此重复游戏。

游戏规则:结冰的时候要求幼儿抱在一齐不乱动,不能够随意自由走动,

游戏提议:根据游戏人数的多少选择场地,避免发生碰撞。

游戏5:木头人

游戏目的:1、训练幼儿的灵敏性和平衡本事;2、体验团体游戏的乐趣。

游戏玩法:幼儿围在一齐,请出一“领导”人站于中间。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边自由走动,念到最终一个字时,坚持一个姿势不动,先动者为失败者。为提高幼儿兴趣,“领导”人可在念完最终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其余幼儿迅速学祥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失败者。

游戏6:红格子、绿格子

游戏准备:塑料方块垫红、绿、蓝各若干。

游戏玩法:1.方块垫间隔并插好。2.幼儿听口令从原地跳入指定的格子,如口令—红格子,则跳入红格子;如口令—绿格子,就从原地跳入绿格子。3.两名幼儿轮流跳或喊口令,不按口令跳者为输。

游戏提示:帮忙幼儿认识颜色,培养双脚并跳本事。

游戏8:跳房子

游戏目的:锻炼腿部肌肉及跳跃本事。

游戏准备:地上画一些格子和一串珠子儿。

游戏玩法:按格子里的数字顺序跳格子,珠子落在线上和线外就罚出场。

游戏9:“孵小鸡”

游戏玩法:游戏者中选一人当“鸡妈妈”坐在凳子上,凳子下放几个“蛋”(可放石头代替),表示“鸡妈妈”正在“孵蛋”。其余游戏者做“耗子”,“耗子“在”鸡妈妈“身边钻来钻去,伺机取“蛋”。“鸡妈妈”能够自由转动保护身体下头的“鸡蛋”,但不能离开凳子。“耗子”伸手取“蛋”时,“鸡妈妈”要迅速拍“耗子”的手臂,被拍到的就不许在取“蛋”。游戏可玩到“鸡蛋”取完为止。

游戏10:躲球

游戏规则:把皮球高高地抛上高空后让球自由下落,当皮球在地上蹦3下后,大家互相推,以让球碰到别人。连续3次被球碰到的人,就要理解另外规定的处罚。

游戏玩法:向上抛球的人,随便喊一个游戏者的名字,其他人立刻从被喊名字的人身边逃走。被喊名字的人接到球后,立刻向大家喊“停”,让大家停止跑动。然后数“一、二、三”,向一个人跑3步后向他抛球,尽力让球碰到他。被球碰到的人拾球后再抛球,使游戏重新开始。如未碰到此人,则有抛球者再捡球,然后再抛球,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11:拔草

游戏玩法:教师把“杂草”(绿、蓝、紫绉纸的小花)撒在较大面积的地上。幼儿每人拿一只小盒子,四散地“拔草”(捡绉纸花并放到小盒子里)。教师提醒幼儿找人空的地方“拔草”,不要拥挤在一齐,防止相互碰撞。地上的“草”拔完了,游戏再重新开始。

教师边走边撒出红、绿、蓝、紫的小纸花于场地上,告诉幼儿红花是庄稼,要保护它,不能拔掉。其他颜色的小花是“杂草”。幼儿四散走或跑后蹲下“拔草”。地上“杂草”拔完后,每个幼儿数一数一共拔了多少棵“杂草”,并说说“草”的颜色。

游戏12:小花猫钓鱼

游戏准备:在场地上画两条距离10米左右的平行线,一条线外是小花猫的家,另一条线外是小河,小河中放上用硬纸剪的小鱼(数目略比幼儿数目多一些)。

游戏玩法:全体幼儿当“小花猫”,教师当猫妈妈。游戏开始时猫妈妈说:“喵!喵!小花猫,今日天气真好,咱们一块儿去钓鱼吧!”这时大家一齐跑到小河边,每人拿一条小鱼跑回家,把鱼交给猫妈妈,游戏结束。

游戏规则:1.“小猫”要听妈妈说完“去钓鱼吧”才能够跑。2.蹲在河边钓鱼,不要站到河里去。3.一人只能钓到一条鱼。

注意事项:游戏熟悉后,可增加平衡动作的练习,在河上划两条平行线做小桥,小猫能够过桥到对岸钓鱼,也能够增加钻的动作,如放一拱形门,钻过山洞去钓鱼。

游戏13:追皮球

游戏准备:皮球(幼儿人手一个)、一个小滑梯、一个纸箱。

游戏规则:每位幼儿每次只能追一个皮球,并把皮球投入指定的箱内。

游戏玩法:教师将纸箱中的皮球全部抛在塑胶场地上,让幼儿追逐皮球,追到皮球后,跑回原处把皮球投入纸箱。教师可把幼儿追回的皮球继续扔出去,幼儿反复将皮球追回并投入纸箱。

游戏14:滚皮球

游戏规则:在滑梯上只能滚皮球,不能扔皮球。

游戏玩法:幼儿将皮球从小滑梯上滚到纸箱内,进球的幼儿就能够从滑梯上滑下来,拿到皮球继续玩,没进球的幼儿不能滑滑梯。

游戏15:找朋友

游戏规则:幼儿要尝试滚皮球,不能扔皮球或抱皮球。

游戏玩法:教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坐下,一齐念儿歌“小皮球,找朋友,找到朋友快回来”。教师将皮球滚到一个幼儿手中,幼儿再将皮球滚回来。游戏反复进行,随着幼儿熟练程度的提高,圆圈逐渐变大。

游戏16:小猪回家

游戏规则:幼儿用双手滚球,不能踢球或拿球跑。

游戏玩法:幼儿双手推动“小猪”(皮球)在地面滚到指定的“家”(纸箱)。随着幼儿兴趣的变化,游戏情节可不断发展,如:帮忙“小猪”钻过“山洞”(障碍物),走过“小桥”(障碍物),绕过“危险”(障碍物)回到“家”。

游戏17:喂小动物吃饭

游戏规则:幼儿要站在规定的地方投球,一个接一个地投,不能抢。

游戏玩法:在大纸盒上贴动物头像,幼儿站在必须距离外,设法将皮球投进纸盒里,锻炼投掷和目测本事。

游戏18:我是小小传球手

游戏规则:幼儿要先站好,然后依次传递,不能越位传递。

游戏玩法:幼儿以各种方式站好,从头顶开始传球,也能够进行腿下传、左右传、边跑边传等。传球游戏能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提高幼儿配合、协作的本事。

游戏19:比比谁的本领大

游戏玩法:教师向前爬时,幼儿就后退爬,想法不让幼儿抓住,如果快要抓着你时,幼儿就像小乌龟一样用伸缩的本领保护自我;当教师后退爬时,幼儿就向前爬来抓我,看看是幼儿的本领大,还是教师的本领大?不让对方抓着。

游戏20:看标志爬

游戏玩法:教师这儿有两朵什么颜色的花?当你看到红花时,就必须向前爬;当你看到黄花时,就必须后退爬,看谁先到终点拿到小兔娃娃,谁就是冠军。

游戏21:切西瓜

游戏玩法:幼儿围成圆圈,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与此同时,教师边走边有节奏地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此时,大家做吃西瓜状,游戏继续开始。

游戏22:老鹰抓小鸡

游戏玩法:一人扮演老鹰,一人扮演鸡妈妈,多人扮演小鸡。小鸡们一个之后一个地拉着鸡妈妈的衣服。老鹰去捉小鸡,鸡妈妈两臂张开护着小鸡们,不让老鹰捉小鸡,老鹰只能捉最终一只小鸡。小鸡如果被老鹰捉到,就算输了。

游戏23:拉“大锯”

儿歌:拉大锯,扯打锯,姥姥门前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块去看戏。

游戏玩法: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锻炼幼儿的大臂肌肉群,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游戏24:打籽

游戏玩法:用沙包作籽,游戏者分成两组。在场地上画两条直线,两线间隔5米。一组游戏者在两线的区域内,一组的游戏者站在两线的外面。站在区域外的游戏者用沙包打向区域内的游戏者,区域内的游戏者进行躲闪,不让沙包砸到。如果被砸中就停止游戏,如果能接住沙包就能救起被砸中的游戏者。两组可互换主角反复游戏。

游戏25:捉人

儿歌:风大,不怕。雨大,不怕。真的假的?真的。

游戏玩法:幼儿一人将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其余幼儿每人伸出一食指顶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儿歌。儿歌念到最终一字时,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尽快逃脱,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戏的伸掌者。

游戏26:“瞎子”摸“拐子”

游戏玩法:可多位幼儿共同参加游戏。一人用手帕蒙住眼睛当“瞎子”,一人将左手抓住左小腿当“拐子”。游戏开始,“拐子”吹口哨,其他幼儿在必须范围内四散跑开,“瞎子”听声去摸“拐子”,“拐子”被摸住,双方对换主角,其他人被摸住就退出游戏,下一轮再玩。

游戏27:种西瓜

儿歌:种、种、种西瓜,西瓜圆,西瓜大,西瓜熟了吃西瓜。

游戏玩法:四人一组站成圆圈,然后,依次把脚钩在前一个人的脚弯里,构成脚搭成的圆圈。大家一齐拍手边念儿歌,单脚跳着绕圈前进(此游戏适合较大的幼儿玩)

游戏28:红灯、绿灯,立刻开灯

游戏玩法:请一位幼儿背朝众幼儿做开灯者,站在场地的另一端,众幼儿朝前随意行走或做各种姿势的动作。当开灯者大声说完“红灯、绿灯,立刻开灯”转回头时,众幼儿必须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直至开灯者再转回头。若在此间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将被请出。游戏反复进行,谁能坚持到最终一个则为胜者,然后由胜者当开灯者。

游戏29:地雷爆炸

游戏玩法:游戏前先用猜拳决出一个为追逐者,其余幼儿为逃跑者。逃跑者能够四散跑,追逐者只要能捉到一个人就算胜利。逃跑者保护自我的办法就是,快被捉住时,能够立即蹲下说“地雷”:追逐者就必须停止追他,另找目标追逐。而“地雷”只能远地不动地蹲着,等其他人来拍一下,并喊“爆炸”,才被解救,继续做逃跑者。被捉住者为第二轮游戏的追逐者。

游戏30:捉“龙尾”

游戏玩法:幼儿中选一人当“龙头”,一人当捉“龙尾”者,其余幼儿一个接一个地拉住前一位的后衣摆接在“龙头”后面做“龙身”,最终一人当“龙尾”。“龙头”带着“龙身”左右移动跑,让“龙尾”躲避捉拿。注意“龙身”不要脱节。如“龙尾”被捉,要自动退下,倒数第二人自然成为“龙尾”。此游戏具体玩法与“老鹰捉小鸡”相似。

游戏31:手推车

游戏玩法:三人幼儿猜拳决胜负,胜者先趴下做“车”,其余两人分别把胜者的小腿抬起,夹在身体的一侧做“推车”人,“推车”人不能过分用力,做“车”人要双手撑地走,注意要选择平整而清洁的地面进行游戏。

游戏32:骑马马

游戏玩法:玩时先由两个幼儿将右手向下握住自我的左手腕,再用左手向下握住对方右手腕,构成一个四方结子形的“座坐”然后蹲下让其他幼儿坐在“座坐”上,再站起来走动,俗称“骑马马”。

游戏33:“盲人”击鼓

游戏玩法:准备布条、鼓等。将鼓放置在离“盲人”必须距离的位置上,参加游戏的幼儿蒙上眼睛后就地转1-2圈,再摸索上前击鼓。

游戏34:城门城门几丈高

游戏玩法: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大刀,走进城门套一套,问你吃橘子还是吃香蕉?两个幼儿做城门,双手相握上举,事先商量好,一方为“橘子”,一方为“香蕉”。其余幼儿围成圆圈,边念儿歌边依次钻过城门。当儿歌念到最终一个字时,做城门的两个人手放下,套住一个参加者,然后问他要吃香蕉还是橘子,被套住的人回答后,站在相应的一方后面,等所有幼儿被套完后,比一比香蕉多还是橘子多。

游戏35:抓老鼠

游戏玩法:请5-7人做老鼠,分散在圆圈外,其余幼儿拉成圆圈,做捕老鼠的笼子。游戏开始,做捕鼠笼的幼儿手拉手念儿歌,做老鼠的幼儿在笼子里钻进钻出做吃东西的样貌。一听到教师喊“咔嚓”,做老鼠笼的幼儿立刻就蹲下,来不及逃出去的老鼠就被抓住。被抓住的老鼠站在圆圈上作笼子。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36:翻贝壳

游戏玩法:把洗净的小贝壳分成与幼儿(3-4人)相等的几份,每人一份,幼儿各自任意拿出一部分贝壳,握在手心里不让其他人看见,然后喊“一二三”,同时摊开手心,谁多谁把其他人的贝壳放在一齐撒在桌上,如贝壳的背朝上,就可取走;如口朝上,就应用食指放在贝壳的边缘处轻轻一按,把它翻过来,使口朝上,这样就可取走,如果没有被翻过来,就换其他人进行,依次轮换,看谁得的贝壳最多为胜。

游戏37:五门开开

游戏玩法:大门开开进不来,二门开开进不来,三门开开进不来,四门开开进不来,五门开开我进来。

将两手手指用力分开伸直,并各自一一对应,即拇指对拇指,中指对中指等,用指头处相互撑着玩,好似五扇紧闭的大门,然后边念儿歌边将手指一一分开,从拇指开始。

游戏38:包饺子

儿歌:卷,卷,卷白菜;剁,剁,剁肉肉;和,和,和面粉;赶,赶,赶饺子皮;包,包,包饺子;烧,烧,烧饺子;尝,尝,尝饺子。

游戏玩法:参加者选取一人带头,站纵队手拉手。游戏开始时,带头人带动大家边念“卷卷卷白菜”边走成螺旋形圆圈。带头人再带大家边念“卷卷卷白菜”边从圆心走出来成一圆圈。然后,全体参加者面向圆心,边念儿歌边根据儿歌资料做模仿动作。

游戏39:打大麦

儿歌: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始打大麦,劈劈啪,劈劈啪,劈啪劈劈啪,大麦打得多,送你一大箩。大麦打得响,送你一头羊。

游戏玩法:参加者两人应对面坐,念前两句儿歌时2人双手合拢,与对方作摸手动作。然后双手举起,谁儿歌节奏用右手拍击对方左手,或用左手拍击对方的右手,直至拍完停止。

游戏40:上下前后拍手歌

儿歌:拼板,拼板,拼拼板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轱辘轱辘一,轱辘轱辘二,轱辘轱辘三,……轱辘轱辘十。

游戏玩法:2人应对面站立,念第一第二句时,2人先自拍再与对方对拍,后面则随儿歌资料在上下左右前后做拍手动作,注意以个人自我站立位置研究拍手方位。然后做“轱辘轱辘”的动作时,双手绕动,依次伸出1-10的手指动作。

游戏41:卖扁担

游戏玩法:两人一组,相对而立,互握对方双手平举。一人从左边手臂下钻出,把手臂搁在肩上;另一人从另一边手臂下钻出,把手臂搁在肩上。然后两人一齐协调的走,边走边喊“卖扁担喽!”

游戏42:小船过桥

儿歌:摇摇摇,摇橹划小船,钻钻钻,钻过小桥。

游戏玩法:用一根绳子系在两棵树或两样东西之间当小桥,绳子离地的高度为60厘米,离小桥两米或三米处为小船出发点,可划一条横线做记号。参加者一齐念儿歌做摇橹划船动作向前行走,至小桥处轻轻地钻过去,然后再做摇船状到终点。先到者为胜。

游戏43:袋鼠妈妈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跳的动作,能与同伴轮换玩具玩游戏。

游戏准备:4个不一样颜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装着沙子)、平衡木。

游戏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每一队排头的幼儿系上大口袋当袋鼠妈妈,走过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来把口袋交给下一名幼儿。

游戏规则:当袋鼠妈妈必须要跳着完成游戏;没跳的幼儿要重新开始。

游戏44:老狼抓人

问:老狼老狼几点钟?

答:一点钟。……天黑了。

玩法:参加者选一人当老狼,其余人更在老狼身后扮演各种小动物,游戏开始,众人边问“老狼老狼几点钟”边向前走,老狼背向大家答话,老狼答话时,众人停下不动。老狼回答“天黑了”,转身追逐,众人回逃,注意灵活躲避,跑回家者算胜利。被捉住者换下一轮做老狼。

游戏45:踩高跷

游戏玩法:准备高跷。用小木块穿上绳子,让孩子的脚踩住小木块,双手提住绳子,向前走,模仿杂技演员踩高跷的动作。

游戏46:我是萝卜

游戏玩法:参加者一人做追捉者,其余人在必须范围内自由跑动。游戏开始后,捉人者可任意追某一人。当被追者快被捉住时,能够立定双手交叉搭在两肩上说:“我是萝卜”,这样追捉者就不能捉他。当萝卜的人要等同伴来拍一下,表示救了他,这样才可继续跑动。捉人者捉到一人后,就与被捉者对换主角,被捉到的人当下一轮捉人者,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47:飞火箭

游戏玩法:准备折纸火箭。幼儿自我折叠一支火箭,到空旷的场地上进行投掷游戏,也可组织幼儿进行比赛。

游戏48:丢手帕

游戏玩法:准备手帕。参加者选一人丢手帕,其余围成大圆圈蹲下。游戏开始,大家唱歌,丢手帕的人沿大圆圈行走。根据歌词不知不觉地丢在某人的后面。被丢手帕的人要迅速发现自我身后的手帕,然后拿起手帕迅速追逐丢手帕的人。如果丢手帕的人被抓住,则表演一个节目,再做丢手帕的人。如果被放手帕的人在丢手帕的人绕了一圈后还没有发现手帕,也要表演节目,再做丢手帕的人。

游戏49:吹羽毛

游戏玩法:准备羽毛。在桌上放根羽毛,参加游戏的两个人各站在桌字的两侧,同时吹羽毛,将羽毛吹到对放的一侧落下为胜。

游戏50:堆馒头

儿歌:堆馒头,堆馒头,馒头堆的高,馒头对的好,香喷喷,甜蜜蜜,吃得大家哈哈笑。

游戏玩法:参加者边念儿歌,边轮流伸出手指。右手做握拳状,把大拇指伸出。第一人伸出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如此协调地一个个堆积上去。如人少,到必须高度时,第一人的手可抽出再堆上去。直到最高处为胜。

游戏51:蚊子叮

儿歌:蚊子!蚊子!叮手!蚊子蚊子再叮手!!啪!啪!

游戏玩法:游戏者随儿歌,将做捏东西状的手叠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叠高,直到无法够着为止。

游戏52:石头、剪子、布

游戏玩法:四人参加游戏,两人一组,一人做猜拳人,一人做走步人,走步人站在起点线上。猜拳双方相对而立,边原地跳边说“锤子、剪刀、布”,当说到“布”时,双方用脚做出想做的动作(“锤子”为两腿并拢,“剪刀”为两腿一前一后,“布”为两腿想两侧张开),以动作决出胜负,胜者一方的走步人向前跨一大步。游戏反复进行,直至走步入到达终点,先到终点为胜方。

游戏53:给小动物洗脸

材料:废旧的各色布、碎海绵、小铃。

制作:把废旧的布剪好成各种小动物形,缝上五官,里面放满碎海绵,缝好接头。再把小铃缝在小动物下。

玩法:1、小绳栓好挂起来,根据幼儿情景摆成不一样高度,向上跳起,触摸小动物的脸。2.幼儿用头顶小动物头下的小铃铛,看谁先碰响小铃。

游戏54:脚尖脚跟脚尖踢

游戏玩法:幼儿双手叉腰,边念边跳。“脚尖”(右脚尖朝后点地),“脚跟”(右脚尖朝前点地),“脚尖踢”(将右脚尖朝左前方点地,之后向右前方踢)。第二遍换左脚,依次反复进行。

游戏55:舞龙灯

游戏玩法:利用稻草、竹筒或雪碧瓶制一个象征性的“龙头”,再制出“龙身”(稻草“龙身”用稻草扎成大约20厘米长的草扎若干个,中间穿上一根绳子,若给小班幼儿玩可不穿绳),用小竹竿或木棍插进“龙头”、“龙身”,让幼儿举着舞,能够两条“龙”嬉戏,乐在其中。

游戏56:拍手背

游戏玩法:两名幼儿以猜拳来决定谁先拍。拍者掌心向上,并将手放在对方的手心下头,看准机会,撒手从上头去拍对方的手背。如能成功,则继续拍,一旦拍空,两人交换。

游戏57:动物小拖车

材料:大雪碧瓶、铁丝、绒布小动物、瓶盖、绳子

制作:在雪碧瓶穿两根铁丝,铁丝两头分别穿上瓶盖,稍加固定可在地上滚动。瓶上挖一个长方形孔,内坐绒布小动物。在瓶头上拴上绳子即可。

玩法:幼儿手拉绳子拖动小车走或跑着玩。

游戏58:可爱的小脚丫(小手印)

材料:垫子、废旧鞋盒或稍硬的纸、颜料

制作:把废旧的鞋盒或硬纸剪成长方形,让幼儿把自我的小脚丫(或小手印在纸上用笔画出轮廓,然后沿线剪下,涂上颜料即做成脚印、手印。手印可贴在地面,脚印贴在墙上。

玩法:幼儿躺在靠在墙边的垫上,用脚去蹬高低不一的小脚丫。戴上小手套后沿着地面上的手印爬走。根据场地可把两户外游戏结合在一齐玩,也可单独玩。

游戏59:荡船

材料:直径为20厘米,高为60厘米的海绵棒,旧毛巾若干,绳子若干。

制作:用旧毛巾做成一个与海绵棒尺寸相符的套子,把海绵棒装进去缝好,在海绵棒的中间放一个小娃娃,让它坐着。把包装绳辫成辫子系在海绵棒的两端,然后拴在悬着的钢丝上。

玩法:1.两人应对面站好,互相推海绵棒,看谁推得又稳又高2.一人站在荡船的一侧,轻轻地哄娃娃睡觉。

游戏60:蛇皮桶

材料:蛇皮口袋一个(长80厘米,宽40厘米),硬电线两根。

制作:将电线变成圆形,直径与蛇皮口袋直径相同,接头处用布条裹好,把蛇皮口袋底部剪开,将两个电线圈分别用针线缝在蛇皮口袋的两头。

玩法:1.把一个或几个蛇皮桶连接横放在地面,供幼儿在桶内爬行。2.幼儿平躺在蛇皮桶内练习滚。

游戏61:种莲子

儿歌:种莲子,种莲子,不知莲子种哪家?东一家,西一家,哪个采到顶呱呱。

游戏玩法:参加者选出一人为种莲子人,另一人为采莲子的人,其余幼儿依次站或坐成半圆形,两手并拢手心向上。游戏开始,全体同念儿歌,种莲子人拿着莲子,边念边在每个孩子手里做种莲子状,种过莲子的人手心立即合拢相握,但仅有一个孩子是真正得到了莲子,全部种完后,请采莲子的人进来采莲子。能够猜三次,如果三次都没有猜中就算失败。找到莲子后,与采莲子人互换主角。否则另请两个采莲子人和种莲子人

推荐游戏理念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

学习对学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给学生产生一种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学生会厌学、怕学。对于这种情景,我们觉得把游戏带入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受教育,同时也能够放松心境,这样学生或许更能吸收知识。所以,我们从众多的游戏中选出了“123木头人”的游戏。经过这个游戏,我们主要传达的是让学生们懂得令行禁止的道理,这是此刻学生们所欠缺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反应本事还有身体调节度,让学生更能健康的成长。

<>

1、经过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着听口令,提高自控本事。

2、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本事和肌肉控制本事。

3、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

1、重点: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本事和肌肉控制本事。

2、难点:体验游戏的欢乐,学会游戏的规则。

<>课堂体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一课时

<>照相机

<>

1、上网查阅游戏规则和相关的故事

2、思考怎样在游戏中获胜和在生活领域中能够用到“123木头人”

游戏规则。

<>

(一)游戏引入

1、我们小朋友很喜欢照相,对吗?

2、在照相的时候我们要怎样样呢?(尽量坚持最好的造型,站在原地不动)

3、等一下我就要请小朋友来和我一齐来玩这个照相的游戏,好吗?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1)请拍照的人叫口令:“一二三,木头人”

(2)口令完毕,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立即坚持静止状态,无论本来是什么姿势,都必须坚持不动。

情景一: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说话,或者笑,或者行动,则这个人是这一轮的游戏失败者。这个人必须上去和拍照人“手牵手”(各自牵着绳子的一端),然后再开始下一轮木头人游戏,直到有一个“勇士”上去把绳子“砍断”,拍照人反身抓木头人,已被抓木头人恢复自由身,跟着队友一齐跑向安全地带。

情景二:如果没有被抓到的失败者,那么任意一名木头人上前拍到拍照者的肩膀,则拍照人必须转身去抓木头人,被抓到者成为新一轮游戏的拍照人,若没有人被抓到,拍照人不变,进行再一轮的游戏。

2、学生分组(分成两大组),各自玩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

1、请获胜的同学说一说游戏时自我注意了什么?

2、请失败的同学说一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四)游戏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日学到了些什么?

1、坚持。在游戏中,每个人必须学会坚持。在别人没有动之前的最好选择就是不动。那里的不动就好比我们的成功,只要你多坚持会不动你就成功了。学会坚持,让我们与成功不仅仅是应对面,而是让成功与我们融为一体。

2、学会令行禁止。在游戏中,当口令喊完之后,大家必须静止,这就是命令的作用。学会令行禁止,这个游戏的另一心理学意义。俗话说“一切行动听指挥”,当命令下达之后,自我的一切都必须以命令为重。

3、自控和被控制。游戏的最终一层深意就是自控和被控制。在游戏中,想让自我不动就必须自我控制。被控制是为了更好的自我控制,一个人从小到大,首先学会的是被控制其次才是自我的控制,所以在游戏中学会被控制和自我控制同等重要。

推荐游戏理念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

1.练习排队齐步走。

2.经过互相配合,协作完成游戏

<>大的报纸团或皮球作豆子

<>

1.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扮成蚂蚁。(第一个幼儿站立,两手作触角;第二、第三个幼儿分别弯腰,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

2.请一组组的"蚂蚁"排好队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别人。

3.设置必须的距离,在终点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请"蚂蚁"从起点到终点,再回到,比赛搬豆,看谁搬得快。

推荐游戏理念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

器材场地12~16人一组,每组一个呼拉圈(每个呼拉圈有三到四种颜色更好)

活动目标:观察力的训练

资料规则

1.每组围成一个半圆,由训练员应对伙伴手持道具,开始宣布:此刻要进行的是一个很严肃、且每个人都会面临的生命课题『生与死』。我此刻用『1代表生』、『2代表死』(训练员开始示范1与2的表示方式)。

☆训练员先将呼拉圈摆放一个位置(例如转单数圈…等)后,然后说明:『注意看,这是1』

☆训练员再将呼拉圈改变摆放方式(例如转双数圈等),然后说明:『这是2』

2.示范完后,训练员开始变换呼拉圈的摆放方式(刚开始2~3次依照示范的方式,然后开始改变,因为规则不在于此),然后询问伙伴『这是1还是2?』

3.当几位伙伴应答后,有伙伴答对时,训练员必须确认:『对!这是1(或这是2)』;错误时,则告知:这是1(或这是2)

4.如果学员表示明白,可请他继续参与、确认,或者举手向训练员单独确认,学员不要直接说出答案,以尊重其它伙伴的学习权力。

5.答案在每次训练员的提问方式:

当问句是:『注意看、这是1还是2?』代表1

当问句是:『这是1还是2?』代表2

分享重点

1.人们都习惯用亲眼所见来确定事情,当你所看到的规则不断被打破,你有什么感觉?是什么让你改变原有的观察模式而找到答案?

2.过程中,你是否较多的时间都在观看训练员每次的示范动作、其它伙伴每次的行动?问题是否所以被解决了?你觉得自我的行动力够吗?

3.当执着于动作、答案的对错时,你观察(发现)到什么?当找到答案后,你又观察(发现)到什么?两者有没有不一样?

4.(过程中如果有人质疑训练员的对错时,较适合将这问题提出)当我们应对问题而无法解答时,你是先换个方向、反问(反求)自我,还是先质疑别人?在生活、工作中,有没有相同或类似的情形?

5.团体中可能有某些人不气馁、不断供给答案(意见),这对你会不会造成影响?是什么?或者当团体越来越沉默,会不会让你更不敢开口表达?在你的生活周遭,是否有类似例子?

6.应对生、死的议题,你是否能够豁达的看待此问题?同样的,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些问题是你能够从容以对的?哪些是你避免去碰触的?(这个部分能够请学员不必回答,改用写的;如果愿意,事后能够找一位你愿意与他分享的人,彼此讨论这个话题)

<>

模拟背景:生活在云南边陲金沙江边的一个少数民族,每年春江水暖的时候,都要举行声势浩荡的传统渡江比赛,趣味的是他们的渡江工具并不是“船”而是“桥”,并且除了渡江速度外,桥的美观度、比赛选手的配合熟练程度等都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在他们朴素的民间游戏中,包含着丰富的团队管理思想……

活动目标:

体验统一的目标和行为规范对于团队绩效的重要性;

领导本事和创新精神的训练;

练习“分析、目标、战略、计划、分工”的工作程序;

强化团队沟通和团队合作意识;

回归自然,娱乐身心。

资料梗概:

分组:所有参赛人员每10人为一组,按照龙、虎、狮、豹等命名…….。

任务:每组按照组织者事先供给的各种原材料和工具(包括纸板箱、封箱带、百得胶等),自行设计、制作两座相同的桥,并以这两座桥作为“渡江”工具,渡过规定宽度的“金沙江”。其中,所用原材料和工具较少、制作时间较短、“渡江”速度较快、桥身强度及美观度较高、计划性较好、队员的分工配合较优的组获得优胜。

渡江要求:同组的10个人全部站在a桥上,然后把b桥移到a桥前,10个人再全部转移到b桥上,如此不断前进。过程中桥不能塌陷、任何人不得从桥上下来……

<>

一个人有创造力不难,难得的是一个团队的创造力能充分发挥。经过团队创造力配合的练习,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团队就诞生了!

活动目标:让团队成员在执行团队任务中发挥创意,并且让每个组员都能扮演各自主角,为完成团队任务作出贡献。让团队的成员们认识到参与的重要性。

形式:全体学员,5人一个小组为最佳

时间:30分钟

教具:每组吸管30支,胶带一卷,剪刀一把,订书机一个

过程:

1.发给每个小组材料,并说明每组要在25分钟之内用这些材料建一座自我认为最漂亮的塔。这座塔的塔高至少50cm,外型要求美观,结构合理,创意第一。

2.做完之后,每组把塔摆在大家面前,进行评比。胜出小组会得到一些小礼品。

讨论:

1.你的小组工作过程中,是否每个人都有参与;当别人参与程度不够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2.你的塔的创意是怎样得来的?

3.你对小组的合作有什么看法?

变化:

1.经过不一样的资料来考核团队的配合程度,例:改建塔为建造房屋等。

2.难度变化:资源越少、时间越短、难度越高。

<>

人类的某些行为、态度或反应受遗传、环境、文化等影响是能够预料的。经过观察力的培养,你就能发现人类的一些行为的规律。

活动目标:用实例说明某些行为是能够预料的,培养学员的观察力

时间:15分钟

教具:根据人数每人配备一张纸、一支笔

过程:首先发给每位与会学员一张纸和一支笔。请他们在听到五个问题后迅速给出答案。答案应为他们的第一反应。然后快速说出问题:

1.你最喜爱的颜色是什么?

2.说出一件家具。

3.说出一种花。

4.在1~4之间选一个数字。

5.说出动物园中的一种动物。

然后给出下列答案:红色、椅子、玫瑰、3、狮子。

讨论:

1.每个问题有几人"答对"?(请"答对"者举手。选择这些答案的人数多的惊人。)

2.在你看来说明了什么问题?(人类的某些行为、态度或反映是能够预料的。关键是要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

变化:

1.选择一些生活的细节或者容易被忽略的规律来替代问题。

2.难度变化:让学员自我去发现可预料的行为并检测。

<>

形式:11-16个人为一组比较适宜

材料与场地:有规律的一套玩具、眼罩

适用对象:所有人员

时间:30分钟

活动目的:学员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员们之间应对同样一个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如何到达共识,并进行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操作程序:

1、培训师用袋子装着有规律的一套玩具、眼罩,而后发出游戏规则:我有一套物品,我抽出了一个,而后给了你们一人一个,此刻你们经过沟通猜出我拿走的物品的颜色和形状。全过程每人只能问一个问题“这是什么颜色,”我就会回答你,你手里拿着的物品什么颜色,但如果同时很多人问我就不会回答。全过程自我只能摸自我的物品,而不得摸其他人的物品。

2、此刻培训师让每位学员都戴上眼罩。

有关讨论:

你的感觉如何,开始时你是不是认为这完全没有可能,之后又怎样呢?你认为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你对执行过程中,大家的沟通表现的评价如何?你认为还有什么改善的方法?

游戏的运用原则是:有效、有度、趣味、有章法、讲顺序。让我们从培训对象的`需求调查入手,精心设计拓展游戏。借此拉近学员们的距离,简便进入培训课程体系,取得从欢笑中体味真理的教学效果。

推荐游戏理念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第一周

活动名称:幼儿园真好玩

活动目标:

1、能按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

2、在游戏活动中,帮助幼儿熟悉室外场地和运动器械的名称。

3、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初步感受参加集体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观游戏场地,认识和熟悉游戏设备。教师检查场地上器械的安全性。

2、在场地上画一个圈。

3、利用语言或游戏活动时间学会儿歌《幼儿园真好玩》。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复习和创编儿歌。

在教师的带领下,全体幼儿沿大圈(两圈之间)边走边念儿歌:幼儿园,真好玩,摸摸这,摸摸那,摸摸××走回来。

教师:小朋友,你想摸摸操场上的哪些东西?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或同伴说出的物体名称(如大树)创编儿歌:幼儿园,真好玩,摸摸这,摸摸那,摸摸大树走回来。

幼儿自由念儿歌,并进行游戏。必要时,教师指导。

第二周

活动名称:开火车

活动目标:

1、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2、能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

2、开火车的音乐磁带,录音机一台,火车头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开火车”。

教师发出火车启动的声音,让幼儿辨别是什么声音,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教师向幼儿交待游戏方法和要求:每组是一列火车,开车时,后面的小朋友拉好前面一个小朋友的衣服下摆,一个跟着一个向前走,火车头要看好方向,找空的地方开,小心撞车,看哪组开得又稳又好。

教师观察每组幼儿,提醒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小手不能松。

玩“火车变长的”游戏。(两组连接)

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幼儿由四列火车变成两列火车,并继续玩“开火车”的游戏。(必要时可增加游戏环节“火车到站了”,提醒幼儿适当休息)

玩“一列火车”的游戏。(全体连接)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由两列火车变成一列火车,在开火车的音乐声中,继续玩“开火车”的游戏。

第三周

活动名称:身体骨碌碌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垫上自由转动身体,体验运动的乐趣。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画几个圆。(做停车场)

2、大垫子若干块,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游戏“身体骨碌碌”。

教师引导并鼓励幼儿寻找身体能转动的部位。个别幼儿示范讲述,教师根据幼儿的示范带领幼儿转动身体各个部位。

介绍游戏规则:现在老师念儿歌,“我的头骨碌碌,我的小手骨碌碌,我的小脚骨碌碌”,请小朋友们根据我的提示,转动相应部位。当说到“我的身体骨碌碌”时,小朋友自己躺倒在垫子上,让身体在垫上骨碌碌滚起来。

重复游戏数次,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第四周

游戏名称:小动物学开车

活动目标:

1、能在指定范围内听信号自由跑动。

2、初步学习在奔跑中相互观察同伴,不互相碰撞。

3、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开汽车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2、每人贴好小动物标记。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动物学开车”。

教师发出汽车响的声音,让幼儿辨别是什么声音,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教师通过示范向幼儿交待游戏的方法和要求:开车时,要手握方向盘,双眼看前方;要找空的地方开,不要碰到其他车辆,看谁开得又稳又好。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必要时提醒幼儿可开车到停车场(圆圈)内休息。

请几个开得较好的小动物司机示范表演。

幼儿在开汽车音乐的背景声中继续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后,增加游戏情节“红绿灯”。教师控制音乐,音乐起,幼儿开汽车,音乐停,幼儿也停车。

教师小结游戏,重点是表扬和鼓励幼儿。

第五周

游戏名称:小兔拔萝卜

活动目标:

1、能双脚同时向前连续行进跳。

2、体验和同伴一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一端布置好萝卜地,萝卜数量是幼儿人数的2~3倍。

2、大箩筐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兔拔萝卜”。

教师扮演兔妈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发幼儿参与拔萝卜的兴趣。

教师讲解并示范拔萝卜的过程,重点讲清跳过去的方法:双脚并拢向前跳,落地轻。

请两位小朋友示范:双脚连续向前跳,跳到对面萝卜地里后,拔一个萝卜再跳回原地。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第六周

游戏名称:风婆婆和小树叶

活动目标:

1、能听信号练习走、跑交替。

2、初步学习在奔跑时用眼睛观察前方,避免碰撞。

3、积极参加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观察秋天起风时落叶飞舞、飘动的景象。

2、学会表演儿歌《片片飞来像蝴蝶》和音乐游戏“小树叶”。

3、风婆婆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游戏“风婆婆和小树叶”。

交代游戏角色和玩法。

教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风婆婆和小树叶”的游戏,你们都来做小树叶,老师来做风婆婆。小树叶蹲在地上,当你们听到风婆婆说“起风了”,就站起来;当你们听到风婆婆说“风大了”,你们就轻轻地跑步,在飞舞;当你们听到风婆婆说“风小了”,你们就慢慢地走,轻轻地飘;当你们听到风婆婆说“风停了”,你们就一起蹲下,“落”在了地上。提醒幼儿除了听老师的口令外,还可以看老师的动作,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达到视觉和听觉的高度统一。

教师:小朋友在跑的时候眼睛看什么地方?小嘴巴该怎样?

提醒幼儿眼睛看前方,避免碰撞,嘴巴不喊叫,以免咳嗽。

教师:请你们注意听老师发出的信号。想一想,起风了,风大了,风小了,风停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来扮演“风婆婆”,其余幼儿扮演“小树叶”再次游戏2~3次。提醒扮演“风婆婆”的幼儿喊的声音要响亮,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

表扬与大家一起游戏的幼儿和在奔跑中不碰撞别人的幼儿。

第七周

活动名称:苹果香蕉和梨

活动目标:

1、能双脚离地向上纵跳。

2、在跳起时采摘水果,动作协调。

3、感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活动准备:

1、长绳3~4根,上面挂着高矮不一的不同水果若干。(水果数量是幼儿人数的5~6倍)

活动过程: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都熟了,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摘水果,请你们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走。教师:好大的果子呀!你想摘什么水果呢?太高了,怎么办?谁来试一试?

幼儿集体尝试纵跳触物。可以根据幼儿的自身情况,适当的调节果子的高度。

教师:谁摘到果子了?你是怎样摘到果子的?给小朋友们说一说。

教师示范,讲解跳得高的方法。并告诉幼儿跳起后将果子摘下放在篮子里。

2、“摘果子”。

幼儿集体游戏“摘果子”。教师重点辅导动作不准确、不协调的幼儿,提醒高个子的幼儿要摘挂在高处的水果。

第八周

活动名称:蚂蚁运粮

活动目标:

1、 能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

2、 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沙袋若干,50平方米软质地,小篮子4个,人手一副手套和护膝的物品。

活动过程:

1、 交待角色,引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做小蚂蚁,像小蚂蚁那样学本领。

教师:蹲下睡一觉,起床伸懒腰,摇头又晃脑,洗脸笑一笑。转身做做操。摸摸触角走一走,转个圆圈找一找,发现豆子拍手跳。

幼儿自由练习像蚂蚁一样爬行。

2、 游戏“蚂蚁搬豆”。

教师介绍游戏的规则:看清场地上哪里有豆子,然后爬过去把豆子搬回来,放在篮子里。

在幼儿熟悉游戏规则的基础上选两队幼儿进行比赛,通过比赛让孩子感受到胜利的喜悦,明白合作力量大的道理。使活动达到高潮。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不要相互碰撞。

3、 引导幼儿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让幼儿相互讨论,得到的粮食和谁一起分享,培养孩子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的良好品德。

第九周

活动名称:橘子熟了

活动目标:

1、能在宽25厘米的纸板上走。

2、行走时,能两臂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3、在游戏中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布置:6个果篮,6颗橘子树,橘子若干。(橘子和树可用子母扣)

2、人手两块长约30厘米、宽约25厘米的纸板。

3、轻松欢快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游戏“摘橘子”。

教师让幼儿用纸板铺成若干条小路,在小路前站成一横排,教师交待玩法和规则: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橘子熟了,让我们一起去果园里摘橘子。但去果园要在小路上走,不能走到路外面去(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走到果园后,每人摘一个橘子再走回来。

幼儿玩“摘橘子”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当橘子摘完后,结束游戏。

教师小结游戏。

第十周

活动名称:小猫钓鱼

活动目标:

1、尝试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练习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行。

2、在游戏情境中,知道游戏玩法,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垫子6块,分3排摆放。长橡皮筋1条(挂上装饰的树叶)。

2、小鱼的实物玩具或图片若干(为幼儿人数的3~4倍),散放在场地。“鱼篓”3只。

3、每只小猫1个头饰或胸饰。

活动过程:

1、“小猫”在“猫妈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愉快地做操。儿歌:“今天天气真正好,小猫小猫来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

2、游戏“小猫钓鱼”。

教师:今天猫妈妈要带小猫去小河边钓鱼,路上要先爬过草地、再钻过树林,最后来到小河边捡起一条小鱼,放入鱼篓中,然后从垫子两边跑回来。

请两名幼儿示范一次。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掌握动作要领和游戏玩法。提醒幼儿注意,爬时双手双膝趴在垫子上,向前爬;钻时不能碰到树上的叶子。

幼儿游戏,直至把小鱼全部钓完后结束游戏。

第十一周

游戏名称:玩具找家

活动目标:

1、能在相距25厘米的平行线中走。

2、行走时,两臂自然侧平举, 保持身体平衡。

3、学习收放玩具,熟悉集体生活的常规。

活动准备:

1、塑料筐5~6个,幼儿熟悉的玩具若干。(数量是幼儿人数的2~3倍)

2、在场地中间画4~5条长3~5米、宽25厘米的小路,小路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

活动过程:

1、游戏“玩具找家”。

全班幼儿站成两条平行线,教师站在中间面向幼儿,交待玩法和规则:有小朋友把玩过的玩具放在了外面,玩具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我们去把玩具找回来,找玩具时,要小心走过一条小路,别踩到路边的小草,拿到玩具后从小路走回来放入筐中。

请几名幼儿尝试游戏。

教师:怎样走得又快又稳呢?

再请部分幼儿示范玩法和游戏全过程:幼儿一次走过小路收好玩具,再从小路走回来把玩具放入筐中。

幼儿分组游戏2~3次。

教师提醒幼儿走小路时要走在中间,不要踩线。

表扬幼儿是能干宝宝并提醒幼儿要把玩具收起来。

第十二周

游戏名称:快乐的小鸟

活动目标:

1、能从距地面15~30厘米的高处往下跳。

2、学会摆臂跳起,落地轻。

3、能遵守规则和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椅子和15厘米高的平衡凳,将其摆放成长方形(四角要少放,避免幼儿跳下后碰撞),检查场地器械的安全性。

活动过程:

1、游戏“快乐的小鸟”

教师:老师做小鸟妈妈,小朋友做小鸟。

教师和幼儿一起蹲在长方形的场地里扮演睡觉的鸟,当教师说“天亮了”,小鸟就起床。幼儿和教师边念儿歌《小鸟醒来了》边做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从上往下跳。

教师:小鸟已经长大了,要学会飞了。这些椅子和平衡凳是各种小树,我们先一起飞上小树,还要能从小树上飞下来。你们去试试看。(提醒幼儿在椅子上要站稳,在运动中避免相互碰撞)

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正确的跳法:两腿弯曲手臂摆后,起跳向前,落地时两腿要弯曲。

幼儿练习,教师鼓励胆小的幼儿勇敢地跳下,并指导跳的动作。

2、教师交代游戏玩法及规则,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教师:有一只狐狸喜欢吃小鸟,可是它不会爬树,小鸟看到狐狸该怎么办?

教师引导幼儿明白:只要身边有小树,我们就飞到小树上躲避狐狸,等狐狸走后我们再轻轻跳下找食吃。(教师扮演狐狸,提醒幼儿看到狐狸来了赶快爬到树上去)

幼儿游戏4~5次,教师提醒幼儿轻轻跳下。

表扬能遵守规则进行游戏的幼儿,让幼儿体会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3、小结游戏,表扬学会从上往下跳的幼儿。

第十三周

活动名称:猫和老鼠

活动目标:

1、能屈身钻过60厘米高的障碍物。

2、学会将身子团紧移动重心。

3、能遵守规则不碰障碍物。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放置一道离地高60厘米的绳子作障碍物。

2、猫的头饰一个。

3、学会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2、教师交待场地,提出练习要求。

教师:这是一个长长的洞门,我们小老鼠进出洞门时要把身子团紧,千万不能撞倒洞门。大家试试看。

引导幼儿练习“钻”的动作,提醒幼儿在“钻”时团紧身子。(反复练习数遍)

表扬能团紧身子不碰到绳子的幼儿。

3、 交代游戏玩法及规则,并组织幼儿游戏。

教师:有一只大猫整天想抓我们,我们出去玩时要小心,听到妈妈喊“老猫来了”,你们就赶紧钻回洞里,千万要小心,不能碰到洞口、撞到头。

幼儿游戏。当所有幼儿钻出洞后,教师发出信号“老猫来了”,同时提醒幼儿团身、低头。

表扬能按照要求“钻”的幼儿。

教师注重提醒和指导个别胆小、动作不正确的幼儿。

4、 小结幼儿学习情况,表扬遵守规则的幼儿。

第十四周

活动名称:老鹰和麻雀

活动目标:

1、能双脚同时向前连续地跳,反应敏捷。

2、学习观察信号,改变自己的位置。

3、体验和同伴一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场地上画上3~4个圆圈当雀窝。

活动过程:

1、游戏“老鹰和麻雀”。

游戏玩法:教师指着圈,交代圈是麻雀的窝。游戏开始后,麻雀在圈附近边说儿歌边表演动作:“小麻雀,叽叽喳,跳到东、跳到西,欢欢喜喜做游戏。”念完儿歌,随音乐在场内自由做双脚连续跳,幼儿自由模仿麻雀跳。跳30~40秒后,教师突然大声呼叫:“老鹰来了!”幼儿迅速跳到圈内。“老鹰”(由配班老师扮演)进入场地后依次观察各窝麻雀,如看到有麻雀动或听到说话与咳嗽声,把其带走。游戏重新开始。

请两位小朋友示范麻雀跳,幼儿学习双脚连续跳。

跳跃时鼓励幼儿四散跳跃,不要总围着圈。注意观察幼儿体力,一般不超过40秒。

幼儿游戏2~3次。

2、结束活动:自由游戏。

教师:小麻雀真能干,老鹰走了,我们在草地上玩游戏吧!(翻、爬、拍拍腿,放松)

第十五周

活动名称:身体变暖和

活动目标:

1、通过走、跑、跳、钻、爬等活动,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在说说、动动、玩玩中初步了解和感受锻炼可以使自己不怕冷。

3、不怕寒冷,愿意参加体育锻炼。

活动准备:

1、穿上许多衣服的娃娃一个。

2、小型分散运动器材若干(内容包括走、跑、跳、钻、爬)。

3、运动前,脱去外衣。

活动过程:

1、游戏“我的身体变暖和”

教师出示玩具娃娃并提问:娃娃为什么会穿这么多衣服呢?有什么好办法让她不怕冷呢?

根据幼儿说出的能使身体不冷的运动项目,让幼儿一起做做、动动。

教师介绍运动器材,让幼儿自选器具进行各种活动。

幼儿交流活动后的感受。

请幼儿选择其中一两个项目进行简单的比赛,体验锻炼带来的乐趣。

第十六周

活动名称:放鞭炮

活动目标:

1、学习躲闪跑,并能根据信号做向上跳的动作。

2、能眼睛看前方不碰撞他人。

3、知道放鞭炮的安全要求。

活动准备:

1、用纸卷成长约40厘米,一头粘有纸团的火柴棒。

2、《敲锣打鼓放鞭炮》、《新年好》的录音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火柴棒引起幼儿兴趣。

交待角色:老师扮点鞭炮的人,幼儿扮小鞭炮。

2、游戏“放鞭炮”。

教师:火柴棒碰到小鞭炮,小鞭炮就会怎样?

请幼儿模仿鞭炮爆炸,教师夸奖跳得高的幼儿。

幼儿随意站立,教师依次用“火柴棒”点幼儿,被点的幼儿就用力向上跳起,模仿鞭炮爆炸,同时嘴里发出“嘭啪”的声响。

幼儿四散跑,教师追逐,被追到的幼儿用力向上跳起,模仿鞭炮爆炸,同时嘴里发出“嘭啪”的声响。

重复游戏。教师提醒幼儿奔跑时眼睛看前方,不要碰到他人。每次练习可适当延长幼儿奔跑的时间和点到的人数,增加运动量和向上跳起的练习次数。

表扬能躲闪跑的和能根据信号做向上跳动作的幼儿。集体放鞭炮,看好老师手举数字卡片,卡片上是几,就放几声响。

利用休息间隙,向幼儿介绍放鞭炮的安全要求。(动静交替)

教师做点炮人,继续游戏。

幼儿扮演点炮人,复习巩固放鞭炮的安全规则。

3、教师小结点鞭炮的安全规则,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今天学到的本领和感受快乐。

第十七周

活动名称:打雪仗

活动目标:

1、学习投掷,能将纸球投到较远处。

2、能观察投掷目标,进行肩上挥臂投掷。

3、能积极地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1、废报纸若干。

2、场地如图:等待区 、投掷区、等待区

活动过程:

1、游戏“打雪仗”。

教师拿出废报纸,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来和报纸玩游戏,想一想可以怎么玩?

幼儿自由尝试:抛接、折叠后投掷,团起来后投掷……

尝试练习投掷的方法。

教师:看看这两位小朋友是怎样玩的?像在干什么?你们会玩吗?试一试!

师幼共同小结:先将纸团成“雪球”,单手握住后,眼看远方,尽力往远处投掷。

幼儿自由练习。

游戏“打雪仗”2~3次。

规则:幼儿分成两组,相距2~3米远,听指令做动作。

提醒幼儿注意:①不要打向小朋友的面部。②距离不能太近。

第十八周

活动名称:挂灯笼

活动目标:

1、能较快地往返跑。

2、学习在奔跑时用研究观察前方,避免碰撞。

3、能粘贴灯笼并将废纸放进垃圾箱。

活动准备:

1、事先做好10只灯笼。

2、与灯笼颜色对应的缎带。

活动过程:

1、“挂灯笼”游戏。

拿着灯笼跑过去贴灯笼,跑的时候不能碰到小朋友。不同颜色的灯笼要贴在对应的彩色缎带上,贴的时候要撕掉后面的双面胶,将胶带粘在缎带上。废纸屑放在小筐中。

教师示范。

幼儿游戏,教师提醒幼儿遵守规则。

表扬在奔跑中不碰撞别人的幼儿。

游戏理念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聚焦游戏与课程心得体会(6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