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家风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免费和方法 家风教训心得体会(五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家风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免费和方法一

中华民族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向来重视家风家教。在中国人的眼中,家不仅是一个安居栖息之地,而且承载着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记忆。家,意味着血脉传承,它自始至终有着强大的向心力,把一家人牢牢地团结在一起。每个家族在生生不息的延续中,都会形成自己的家风家规。在我们普通人家,没有成书成文的家风家训,它看似无形,却又真实存在的。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辈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记忆中,家训是什么?它是家里老人唠叨至今的“口头禅”,是孩提时要守的“规矩”。日复一日,它犹如一把高悬的戒尺,始终规范我们日常生活行为,早已悄无声息的融在我们生命中。

自从我懂事开始,我听的最多的话是:做人要勤俭节约,与人为善,礼貌待人,诚实守信。特别是在我做错事时,奶奶最是喜欢在我耳边“唠唠叨叨”,有时我听得烦了,就会反抗式的对奶奶说:“奶奶,您已经讲了很多次了,我的耳朵都长茧子啦……”,可是奶奶似乎没听到我的反抗,还继续说:“你这孩子啊,要懂礼貌,刚客人来了都不懂得打个招呼……”我似乎对这样的教育已经习以为常了,这应该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吧。

由于家里人热情好客,从我记事起,家里经常来客人,长辈们从来都是笑容满面地招待客人,把最好的东西拿给客人吃,最后客人走了才轮到我们这些孩子的份,我们从不敢吭声,客人们总会表扬我们:“你们家的孩子真懂事啊”。

在我的家里,最勤俭节约的人是奶奶了。奶奶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做家务,每次家里有剩菜剩饭,奶奶从不倒掉,而是自己吃了。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奶奶依然穿有补丁的袜子,奶奶常说:“缝三年补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要说诚实守信,那就要属我的老爸了。因为爸爸的诚实守信,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有一次,我们村子里选村长,爸爸妈妈去二姨家串亲戚,等爸爸妈妈回来的时候,爸爸就莫名其妙的被村子里的人选为村长了,虽然后来爸爸自己去告诉村委会由于家里原因不能担任村长,但是这件事充分体现了村里人对爸爸的信任。

长大之后成家了,与老公组建了新的家庭,从结婚那天起,公公婆婆就一直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来到婆婆家,公婆都是很好的人,老公姐弟两人,小的时候,由于公公上学,婆婆一个人在农村抚养老公姐弟,他们日子很清苦,没有什么祖业,全靠自力更生。结婚多年,公公婆婆多是和我们一起生活,我和丈夫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加班加点,对孩子疏于照顾,多亏了公公婆婆,照顾孩子方面从来都没让我们操过心,婆婆常说“你们踏实工作,照顾孩子不用你们操心,等你爸退休了,就又多一个闲人在家照顾孩子,你们可以放心”。无论家中水管坏了、厕所堵了、吊灯闪了,这些恼人的麻烦因为有公婆而不再是问题。两位老人对于现在的日子都很满足,整天乐呵呵的,逢人就夸日子好,儿子儿媳孝顺,我认为家庭和睦、乐观向上也是一种家风。

一个家庭的兴旺,一个家族的长盛不衰,与他们的家风家规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孝老爱亲,让我们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乐观向上,让我们始终保持着生活的热情,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团结和睦,让我们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让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家族欣欣向荣。千千万万个好的家风也就凝聚为好的村风、民风,进而影响整个社会风气。邻里和睦、乡里和谐、社会文明,我们的

家风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免费和方法 家风教训心得体会(五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