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41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

当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篇1

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他以独特的视角,以一个中国教师的身份,在36天里,在美国的课堂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他常常惊讶于东西方教育既显而易见又难以察觉的相似和不同。因此把自己在美国校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用笔娓娓道来,与我们分享。

由于中西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同,我只谈自己的一点真实感受。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 这个问题还需要回答吗?在国内,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已经在校园里响彻了20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口号,以至于到今天,大家感到已经无需再提了。但在看中国教师的课堂实录和点评中,直率的美国同行戴维先生却发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相悖:录像师只摄教师,很少摄学生。老师说话有字幕,而学生的发言却没有;学生回答问题需要得到老师的批准才能站起来,坐下去;点评课上老师们点评的精力也大都放在了授课教师的身上,他们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关心备至,而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却又少之又少……

学生如果是课堂的主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还用如此小心翼翼,如此不受重视吗?如果我没有看到李老师这真实的美国教育之旅,自认为能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能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足以把学生当成是课堂的主人了,因为我们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没想到老外却如此关注细节,如此关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我甚感惊讶。我们评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是对教师的教大加评论,很少关注学生的学,只注意教师要怎样教,分几个环节,哪些是重点。而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一步步引导学生走上我们设计好的路程,然后我们圆满无误地直奔目的地,最后我们以学生的成绩一锤定音。这就是我听到的,看到的,也是这么一路走来的中国式的教育。

因为中西教育方式的不同,我们无法比较什么,比如说学生在课堂上需得到教师的许可才能起立或坐下。这是中国教育文明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因为我们的课堂是一个有五六十人组成的大课堂,和美国的小班化教学远不能相比,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学生岂不乱作一团,课堂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当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