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语文白杨礼赞说课稿(4篇)
初中语文白杨礼赞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学情。
《白杨礼赞》具体编排在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从编者的意图来看、本单元意在引导学生体会散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散文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等灵活多变的写法、进一步提高欣赏、写作的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阅读、欣赏散文应着眼于散文所蕴含的情感、借鉴散文所运用的语言。《白杨礼赞》的语言很有特点、大气磅礴、一气呵成、尤其是反问、排比运用得极为成功、值得反复诵读、这样、才能更切实地感受到散文的艺术魅力。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语言感悟能力较差。《白杨礼赞》是一篇文情兼美的好散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的教学设想是、把本文的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通过朗读、品析语言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及象征手法。第二课时以讨论和对比阅读为主、充分理解散文中的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作用。本说案只说明第一课时。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的把握以及教学的设想、我把第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第一、引导学生进入散文的意境、领会文章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第二、理解文章的象征手法。第三、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这篇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由物及人、托物言志、意蕴深远。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通过朗读理解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考虑到初中生在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理解文章的象征手法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朗读是十会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尤其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据此、我准备采用朗读式、讨论式作为主要教学方式。
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根据目标和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灵活多样的朗读、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把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起来、把他们健康的个性发展起来。当然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合格的教师不会把学生当作某种驯服的自然力来驱使、而是当作主体来看待。教学中我还会引导他们领悟和掌握学习的方法、鼓励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考虑、根据教指导学、为了学、服务学的基本思想、我准备用“配乐朗读、整体感知和精读品味、赏析深化”两个步骤来达到教学目、这两个步骤个相互紧扣、循序渐进、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说教学程序
(一)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按照这个思路上课开始、我便直接板书课题、对“礼”、“赞”进行释义、并简要地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然后、我会对学生说:“白杨礼赞”犹如一首结构谨严、渲染得力、旋律激昂的抒情音乐小品。一般音乐作品总有一个主旋律贯穿其中、它有时略有变换、复沓重现、昭示着深化着主题。那么、《白杨礼赞》的主旋律是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课文朗读录音、在头脑中展开联想想象、用心去感悟、听出“白杨礼赞”的主旋律来。
接下来、我便播放以钢琴曲为音乐背景的配乐朗读录音。列宁曾这样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知识、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配乐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促进了学生的理解、使之进入情境。这样、我便能顺利地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旋律、初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了作者热情赞美的感情基调。
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后、我还会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从而进一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我设置问题是: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用“作者赞美了……的白杨树”的句式说一句话吗?(以此引导学生了解白杨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追问: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赞美白杨树的?通过启发、点拨、讨论后、让学生明确作者是从生长环境、外部形象、内部气质等方面来赞美白杨树的。
(二)精读品味、赏析深化。
1、学生自己揣摩3~5节。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活动、独立思考的机会。然后要求朗读描写白杨树形美的段落。女同学读第一层、要读得清脆、柔美;男同学读第二层、要读得豪爽、有阳刚之气。在哪里分层、同学们自己去商量、怎样才能读出白杨树的美、请大家自己体会。因为这里的层次很清晰、学生完成应该没问题。之后再追问一下划分的依据、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再上升一个层次。
2、齐读第7节、揣摩读法。讨论一组排比反问句的读法。先要求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然后去朗读、看效果怎样。再让学生思考、四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让学生明白、这组排比反问句的意思是逐层深入的。之后再追问:文章的题目是《白杨礼赞》、这里却写了其他内容、是不是离题了。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这里采用了象征手法。教师简要介绍什么是象征、象征与比喻的区别。再提问:文章第5节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与象征意义有无联系?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明确、这是象征的基础。并进一步追问这外形的具体象征意义、形成板书。
3、引导学生品析“扑入”、“主宰”以及反复句出现的“那”、“这”等词的传神之处、以及反复句、排比局、比喻句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之妙。采用“删一删”、“换一换”等方法加以体会。
4、深情朗读、课堂小结。为了检验全体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所定目标的完成情况、鼓励学生对课文作小结、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然后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全体学生深情朗读全文。
第八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练习一、以及练习五。
四、板书设计
环境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外形
性格
本课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内容和形式统一。设计的原则是:求实、求新、求精。
初中语文白杨礼赞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
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
《白杨礼赞》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咏物抒怀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题是“咏物抒怀”、是一组描写大自然动植物的文章。本单元可以说是进行学生人文熏陶的基础、在散文中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和托物言志的手法、在表达方式上还运用了抒情和议论。在本单元学习结束时、学生对“借物抒情”这种表现手法要能做到灵活运用。
第二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以下三条:
1、自习生字、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2、准确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课文准确、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
3、学习该文的象征手法、理解白杨树所象征的革命品质、感受中华儿女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这篇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由物及人、托物言志、意蕴深远。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并由此入手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但初中生还是第一次遇到运用象征手法的散文、因此它又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二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以具体形象作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认知的发展。
2、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如能主动预习课文、课后复习课文等。已经学习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学生对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有一定的基础。
三、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诵读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怎样把实际与作品内容结合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采用诵读法、主要有录音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2、发现点拔教学法
对于形象思维、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内涵。
3、练习法
练习能够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采用仿说练习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生对白杨树也不了解、本课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制作CAI课件、精心编辑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创设一个优美的画面、轻
2022年初中语文白杨礼赞说课稿(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