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九篇)
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乐趣。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开课:你喜欢动物吗?在保护动物方面你做了哪些?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朗读文章,画出不理解的词。
②自由交流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
(2)检查自学效果
(3)学生轻声试读文章。
(4)逐节指名读文章,讨论:那些地方读懂了?
三、再读课文,深入思考: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朋友关系?
1、之间各种鸟儿从远处飞来,自由的进出,着实饮水,打闹嬉戏。
2、草地上兔子追逐,树林里松树吵架,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3、我看到前面树林里有一只鹿在哪儿悠闲的吃树叶,它发现我时,只是抬头看了看,照吃不误。
4、大雁是小孩的宠物,小孩也成了大雁的宠物。
5、他们过马路时,像飞行时那样一个挨一个,排成单行,汽车过来了,他们毫不理会,荏苒摇摆着身子向前走,直到最后一个走过去,车才开走。
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2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四项训练内容: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交流平台”回顾了本组课文的场面描写,以怎样写场面为话题,引导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词句段运用”中通过注意加点部分的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以及人物对话中可以用哪些词语和描写方法表示“说”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汉语表达的丰富性;“书写提示”通过展示汉字的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日积月累”则展示名言警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生在学习课文和习作的基础上,已经具备欣赏和写作场面的能力,学习“交流平台”的内容相对容易;“词句段运用”有例句,根据例句容易引导学生体会巧用词语的好处,但让学生自己仿照写句子,部分学生会觉得困难;写字练习功在平时,老师在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日积月累”的名句在理解上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以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1.紧扣教材,读懂句子,再拓展练习。
2.注重培养学生平时积累和运用好词佳句的良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
1.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能力。
2.体会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好处。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水平。
4.积累名言警句,感受先贤的爱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
先读通,再读懂,最后运用。以读为本,拓展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写人物说话时,学习选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体会汉语表达的魅力。
重点
1.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培养善于表达的能力。
2.体会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好处。
难点
1.在写人物说话时,学习选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体会汉语表达的魅力。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水平。
3.积累名言警句,感受先贤的爱国情怀。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场景及重点语段。
学生:课前准备自己的书写作品。
2课时
第一课时
1.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培养善于表达的能力。
2.体会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好处。
在写人物说话时,学习选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体会汉语表达的魅力。
一、回顾课文,谈话导入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场景?最令人难忘的是哪个场面?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二、交流平台
1.指导学生朗读列举的课文例句,找出场面描写有哪些规律可以学习借鉴?
(整体和部分相结合、点面相结合。)
2.以《开国大典》为例,引导学生赏析。(重点语句体会)
A.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以及“五更天”摸黑步行的人们,让我们感受到人民的急切心情,他们是那样的激动与兴奋,他们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
B.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这是对整个会场的俯瞰图,写出了特定场合的整体情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了此时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景象。)
3.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各抒己见。
4.指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课文,并互相交流学习情况,并试着分享。
5.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语言表达要清楚;
(2)要有理有据;
(3)最好要有自己的见解;
(4)要认真听别人讲话,要目视对方;
(5)听清别人的意思,不懂的等别人讲完后再请教别人;
(6)最好能针对别人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对别人做出真诚的评价。
三、词句段运用
1.体会加点词语的好处。
(1)读句子,比较如果没有加点词语,句子的意思会有什么不同?
(“只听见……只听见……”这两个“只听见”强调了肃静的气氛,突出了会场的肃穆、庄严、神圣。“是那么……是那么……”突出强调了那里的天确实更可爱。)
(2)这些加点的词语在读的时候,语音上有什么不同呢?
(让学生读出强调的语气,在语音上要重一些。以后在读书时被强调的部分注意要重读。)
2.指导学生朗读人物对话,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1)在句子中找出表示“说”的词语。
(“赞叹、婉言谢绝、话一出口”等词语都表示人物在说话。)
(2)还有哪些词语也表示“说”的意思,指导学生自己找出来。
(说道,谈论、讲解、喊叫……)
(3)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材中后两个例句。思考:这两个例句与前两个例句有何不同?
(这两个例句没有直接表示“说”的词语,而是借用伴随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来提示。)
(4)指导学生根据了解到的表示“说”的方法进行仿写练习。
3.引导学生根据例句与练习,思考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示“说”的好处。
(如果一律用“说”显得单调、重复,使语言机械呆板。相反,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
4.学生练习写话,准确运用标点符号。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场面描写
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学习重点:
“诺曼底”号被碰撞后船长是怎样做的?
学习难点:
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读、感悟,小组讨论并联系《跳水》一课中船长的做法去考虑,交流中加上教师巧妙地引导、点拨。)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受故事内容。
2、自己读课文,继续感悟。
(1)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说说为什么印象最深)
(2)说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说说为什么)
(3)说说还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围绕中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义?)
(三)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2、小组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
关于“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一问题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1)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
(“……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个人救出去”)
引导:从这简短有力的语言中,悟出点什么?
(能悟出至少两点:工作安排得有顺序,有目标;船长一心为他人着想,丝毫没有考虑自己。)
指名朗读船长的这番话。
(2)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你推我搡,险些把小船弄翻了。……人们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在这样的情况下,船长想到用枪帮助维持秩序。“那个男人胆敢冲在女人前面,我就开枪打死他。”这样一威胁,效果果然不错。“大家立刻不作声,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3)议一议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样?
(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必要。因为如果乱下去,可能死路一条,谁也法救不出去。船长用枪威胁男人,是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内的船上一切人。结果证明船长没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员当中。船长采取这种做法反映了他的机智,和《跳水》一文中的船长一样机智。)
疑惑一:哈尔威船长说:"必须把60人救出去。"文章指出:"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船长真的把自己忘了吗?
疑惑二: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哈尔威船长在沉没之前,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吗?
4、揭开两个疑惑我们逐渐开始了解哈尔威船长,我们用四字短语来概括你心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针对“这尊黑色的雕像”,应探究出如下内容:
(1)“这尊黑色的雕像”,指随船深入大海的船长的形象在黑夜中像雕像。
(2)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抓住“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体会船长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再联系前面船长争分夺秒救助他人的情形,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
引导:综合全文,船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被救助的人眼里呢?
(3)船长是一个舍己救人、临危不惧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长则更加可敬可爱,他的形象与品质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4)用“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长这一人物的品质与壮举深深刻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
(四)深化认识升华情感
1、如果你是生还者之一,你想对船长说什么?
2、如果你是船长,当你随着船慢慢下沉,你会在心里说什么?
3、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对自己说什么?
(五)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2、把学文后的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3、摘抄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
板书设计
21、“诺曼底”号遇难记
指挥救人:镇定自若
船长临危不俱、舍己救人
壮烈殉职:纹丝不动
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课前准备】
关于重点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去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最新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