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人教版【优秀篇】(3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人教版【优秀篇】篇1
《日本》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
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
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
(二)展示目标
学生集体诵读学习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自主学习
1、日本的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
②纬度位置
③海陆位置
2、 日本的领土范围
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
(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
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
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
3、 日本的地形
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
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
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
③日本的平原是什么?
4、 日本的气候
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5、日本的资源
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
(四)合作探究
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1、 阅读课本55页图8-1-3、地图册32页日本在地震带中的位置,尝试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2、 展示材料,日本2011年的3.11地震与中国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损失要小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们学习?
3、东京和济南都位于36°N附近,下表为两个城市的气象数据。
①完成表格
②对比济南的气象数据,描述东京的气候特点? 造成此气候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五)风采展示
将合作探究的结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六)达标检测
1、日本的地形以( )为主。
A.山地 、丘陵 B.平原 C.盆地 D.高原
2、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比较丰富的是( )
A.石油和煤炭 B. 水能和森林
C.铁矿和水能 D.森林和石油
3、同步学习巩固提升1—6题
(七)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的收获。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人教版【优秀篇】篇2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材说明】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创造力。为其合作学习、多元化学习、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人教版【优秀篇】(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