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教科书板书设计(5篇)
珍贵的教科书板书设计篇1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教科书”的“珍贵”为线索,记叙了1947年,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同学们渴望得到教科书,在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教科书,张指导员在取书的路上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歌颂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精神,在他们对后代的殷切期望中我们会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二、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远离战争,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因此学习时,一定要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或者,组织学生看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借此拉近彼此的距离。
课文真挚感人,这样的故事也很能吸引学生,学生有阅读的愿望。教学要在多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读能力,课后引导学生去读更多的文章,去了解更多的战争中的感人故事,了解战争中坚持学习的困难,进而从内心深处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困难,体会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3、认识省略号及其用法。
四、教学准备
搜集了解有关的背景知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情景导入。
2、简介背景,营造氛围。
(二)、速读课文,审清题意
1、读题、解题。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珍贵的教科书”主要“珍贵”在哪里?并勾画出“珍贵”含义的词句。
(三)、略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勾画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细读课文,扩展想像,理清故事情节
1、运用“读、画、议”的方法导学第一段。
(1)读一读,哪些词语的语气要加强?
(2)画一画,从哪看出来延安小学的同学们学习条件非常艰苦?
(3)议一议,“没有书”是“最困难的”,这和“珍贵”有什么联系吗?
(4)小结。
2、自学第二至六段,分角色朗读体会心情。
3、研读第七、八、九段。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画出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语句。
(2)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4、研读第十段。
(1)导读:自由读,边读边想。读第一遍,画出描写人物神态和语言的词句;读第二遍,想像张指导员当时的思想;读第三遍,琢磨张指导员说话的语气,想像他没说完的话的意思。
(2)品味重点语句,理解省略号的意思。
(3)师生讨论小结。
5、研读第十一段。
6、速读全文,深入理解。
(1)思考:教科书的“珍贵”除了体现在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外,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2)梳理课文叙事顺序。
(3)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五)作业:阅读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作品,交流感受。
板书设计:
珍贵的教科书
炮火连天盼
情况紧急取
敌机轰炸护
生命垂危望
珍贵的教科书板书设计篇2
内容简析
本课主要记叙了解放战争时期,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全文围绕教科书的“珍贵”,按“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顺序展开叙述。教学时应结合课后思考题,紧扣“珍贵”,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故事内容与学生生活反差大,教师可作适当的背景介绍。
设计理念
整体入手,重点体悟,避免零敲碎打,串讲串问,保证学生读书思考、质疑讨论的时间。深入体会人物情感,指导读出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字,会写14个字。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通过读书思考、质疑讨论,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读书学习的困难和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可贵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
3.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读书学习的困难和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可贵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时间:2-3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简介背景
1.读课题,想一想: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2.简介故事背景。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情况。
3.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理清顺序,重点感悟
1.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叙述顺序)
2.课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你最受感动?(引导学生默读第9-11自然段,划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体会。)
3.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张指导员为教科书而献身的可贵精神。
(1).“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①“完整无缺”是什么意思?
②把句子改成“那捆书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好不好,为什么?
(2).抓住张指导员临牺牲前说的话,结合课文插图,引导体会,并指导读出感情。
四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顺序进行叙述的,并且重点学习了“张指导员舍身护书”这一部分内容,体会到了教科书的珍贵。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其他部分的内容。
二继续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1-7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教科书的珍贵?
2.组织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词句引导体会。
(1)“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书啊!”
①“渴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渴望有一本教科书?(联系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引导体会当时学习条件的困难。)
②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我们”当时盼书的迫切心情。
③把“渴望”换成“盼望”或“希望”好不好,为什么?
(2)“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
①“节省”是什么意思?
②党中央从文件重要不重要?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印书说明了什么?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抓住“激励”一词,引导体会句子的意思。
三归纳小节,畅谈体会
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组织交流讨论。
2.引导学生总结提问题的方法。
四指导书写余下的生字
珍贵的教科书板书设计篇3
(课件1)很高兴今天能和咱们市三小三(x)班的孩子共同上课,看到大家活泼可爱的面孔,老师特别喜欢,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老师希望大家能以(课件2)声情并茂的朗读,发自内心的表达,专心致志的书写,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大家能做到吗?真棒!
一、导入新课(课件3)
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书?(语文书)它还有一个名称叫“教科书”,在我们的书包里还有数学、英语、科学等许多教科书,对于我们来说,每学期开学学校分发各科的教科书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在1947年的延安,孩子们要得到一本教科书,却要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读书》这一主题单元的第三篇课文《珍贵的教科书》,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齐读课题两遍,孩子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是呀!老师的心中也产生了这样一个大大的问号,(板书)就让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明示目标(课件4)
胸中有目标,学习有方向。一起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1、认字8个,写字9个,练习独立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教科书的珍贵,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你朗读的声音真好听,老师特别喜欢)
三、学习课文
(一)自主读识
1、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请大家轻轻地把书翻到47页,自己试着再读读课文(课件5)要求:
① 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标出自然段序号。
2、看到大家读的那么专心,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收获不小,一起说说课文总共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3、能把一篇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是一种力,反过来,能透过词语看到文字蕴含的意思,更是一种领悟,先来看看这些词语你会不会读?(课件6)
①词语都会读了,老师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争先恐后”是什么意思?没关系,找找它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出现的(第七自然段)(课件7)自己读读这两段话,什么是争先恐后,读出这种语气,注意标点(看来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②(课件8)看看这两个同音字,我们怎么区别呢?看看他们在课文中形容什么的?(第一艰形容环境困难,第二个坚指的是坚持不放弃)
③学习“励”描红
过渡:这到底是一套怎样的书,值得我们的指导员用生命去保护它呢?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
(二)合作读议:
1、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课件9)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几自然段体会出教科书的珍贵?把相关的句段画出来。
(2)同桌互相读读你画出的句子,再谈谈自己的感受。交流重点:
谁来说说你画的是第几自然段?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老师和你有同感!
生1:学习二自然段(课件10)
1、是啊!在这样的条件下能有一套教科书就显得弥足珍贵!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注意红颜色的字。
2、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当时哪种艰苦的环境,孩子们是多么渴望有一本书呀!因为缺少,所以珍贵(板书:我们渴望)
4、大家再看这短话是围绕哪句来写的?我们前面学过这种写法叫(总分)大家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用到。这样能使文章显得更条理清晰。
继续交流,还有同学画别的段落吗?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真会读书!
生2:学习第四自然段(课件11)
1、请大家来看这段资料,谁来说说从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党中央节省出纸来给我们印书,这书凝聚了国家领导人对孩子们的
珍贵的教科书板书设计(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