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用的光盘行动倡议书范文10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42

实用的光盘行动倡议书范文10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倡议书,倡议书有利于倡议者交代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来参考自己需要的倡议书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光盘行动倡议书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光盘行动倡议书 篇1

亲爱的火伴们:

近日,随着全国主流媒体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加挞伐,一项提倡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并得到很多民众、餐饮业经营者、公益组织的热烈响应为此,我院号召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到“光盘行动”中来。

当前,餐桌上浪费的食粮数目巨大,“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身旁的浪费比比皆是。据调查,仅我国13亿人口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粮一年高达20xx亿元,被倒掉的食品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一年浪费食品总量折合食粮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食粮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便按守旧推算,每一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品或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还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均匀每一年有1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这一个个数占有没有让你为之震动,再回头看看平时的自己,你是不是也曾把还没吃完的饭菜倒掉,或许在你的心里浪费一点点食粮根本就算不上甚么,可是当你看到那垃圾桶倒满饭菜的时候,难道你真的一点也不觉得惋惜吗?“舌尖上的浪费”要引发我们的警觉。浪费是一种不尊重自然和他人劳动果实的可耻行为。

在此,我们xx县人民医院提倡:

1、爱惜食粮,适当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勤俭为荣,浪费可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留剩饭剩菜。

4、提示身旁的亲戚和朋友,积极制止浪费食粮的现象。

5、做勤俭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勤俭食粮。

6、积极参加文明餐桌行动,营建节俭用餐的良好风气。

让我们一起,从今天午餐开始: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着走!加进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

光盘行动倡议书 篇2

为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引导我校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在全校倡树文明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的俭约之风,现向亲爱的同学们发出“光盘”倡议: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从餐饮开始,将口号变为行动,将行动化为习惯。

1、在校就餐时,根据食量确定饭菜数量,做到适度适量,吃饱为好。

2、在家用餐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挑食不偏食,不扔剩饭剩菜。

3、外出吃饭点菜时,不比阔气,不讲排场,确有剩菜,尽量打包。

4、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合理安排膳食,不攀比浪费,不暴饮暴食。

我们广大同学不但要争当勤俭节约的行动表率,更要做“光盘行动”的宣传使者,积极倡导节约文化,广泛宣传节约理念,从自己的家庭做起,发动和监督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参加到“光盘行动”中来,都来做一名“节约达人”。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通过小手牵大手,使同学们的节约习惯能延伸到校园外,让更多家人向浪费说不。

同学们,我们都是社会的小主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习惯开始 ,争做节俭生活的践行者、推广者、监督者,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低碳、绿色、环保的社会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光盘行动倡议书 篇3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XX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目前,全国各地兴起了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带头在校园内开展此项行动,并号召全校师生文明就餐,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来。

我们倡议: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做“光盘行动”的发起者。牢记勤俭节约,改变铺张浪费的饮食习惯,反对过度消费。

我们倡议:弘扬文明之风,传播节俭之种,做“光盘行动”的推广者。通过短信、微博等传统或网络媒介宣传“光盘行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光盘行动”、踊跃加入“光盘行动”,让节俭之风吹遍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高校校园。

我们倡议: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争做“光盘”达人,适当点餐,拒绝攀比,以“光盘”为荣,以“剩餐”为耻,实在吃不了的,也要“兜着走”。

“光盘”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一种厉行节约、倡导珍惜的生活态度;“光盘”不仅仅是形式,也是一种保护资源、健康时尚的生活习惯。让我们从今天起,文明就餐,珍惜粮食,爱护资源,做一个光荣的“光盘一族”吧!

光盘

实用的光盘行动倡议书范文10篇

实用的光盘行动倡议书范文10篇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