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兵马俑导游词20字(十一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41

兵马俑导游词20字篇一

欢迎大家来到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共分为四大类: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和陶马。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其中的陶马。

大家看,陶马和真马一样大小。它体型匀称,肌肉丰满,富有弹性,骨骼和皮肤都有明显的起伏变化。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仔细观察陶马的头部。它的口、鼻、耳、目,都刻画得如此精细,甚至连嘴里的牙齿和舌头都得画得栩栩如生。请大家再看看陶马的眼睛:它双目圆睁,眼神中流露出满满的斗志!更奇特的,就是陶马的耳朵,几乎所有陶马的耳朵都一顺儿朝前,显得十分警惕,好像随时准备着撒开四蹄,奔向战场。看着它们,大家是否能想到秦始皇所率领的秦兵中那一匹匹威风凛凛的骏马呢?

当我们走近这些陶马,甚至能感受到它们呼出的粗气。通过这匹匹陶马,我们就能体会到两千多年前那些能工巧匠们的精湛技艺!

下面请大家继续游览,进一步感受当年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吧!

谢谢大家!

兵马俑导游词20字篇二

游客们大家好,我是这次带你们去参观气势雄伟的秦兵马俑的导游,我姓丁,大家可以叫我丁导游。

秦兵马俑是在西安的临潼出土 ,它举世无双,规模宏大,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桶身材魁梧,头戴鶡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要上马冲杀。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它神态各异,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象在思念亲人……走近它们身旁,几乎能感到呼吸声。

我的讲解完了,请大家去慢慢“品味”吧!

兵马俑导游词20字篇三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田导,你们也可以叫我小田。欢迎加入到秦兵马俑的神奇之旅。

秦兵马俑位于咱们中国陕西省临潼县境内,是秦始皇陵东侧的大型陪葬坑。非常大,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呢!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秦兵马俑吧,其实这有三个坑,分别叫做一号、二号、三号坑,它们的总面积有2万平方米,秦兵马俑,可是列入了世界八大奇迹哦。

一号坑是最大的,它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约为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有6000多个,所以盖了一座拱形大厅,保护它们。大家快看,兵马俑非常高,和人一样高。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很多兵马俑和陶马,就跟当年秦始皇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的队伍一模一样。

好的,现在我们到这边来,仔细地看一看单个的兵马俑吧。请看这边,看看这位是将军俑,他穿着一件铠甲,胡子长长的,好像胸有成竹地在决策,打算跟敌人决一死战呢!然后大家看看这个,这位是跪射俑,他穿着战袍,左腿微曲,仿佛只要听到一声令下,他就会立马把箭射向敌军的士兵。

再看看这位又是谁呢?对了,这位正是武士俑,他的手自然垂下,右手做提弩状,栩栩如生,逼真得好像随时听令,准备冲向敌人的城堡。走在他们身旁,似乎都能感到轻微的呼吸声和强劲有力的心跳声。

大家一定想问,为什么所有的兵马俑都没有武器呢?别急,听我告诉你一个传说。传说,楚霸王项羽,把所有的兵器都盗走了,这就是我们见不到武器的原因。

最后提醒大家注意不要破坏文物哦,要好好保护才行。

好的,本次旅行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有缘再见。

兵马俑导游词20字篇四

游客朋友:

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张,我将带你们去参观兵马俑。现在大家都看到了秦兵马俑,现在已经发掘出三个俑。虽然只有三个,但这三个坑的总面积接近2万平方米!它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里有近8000个兵马俑。

三个兵马俑坑中,1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还有6000多尊兵马俑。根据身份的不同,出土的陶俑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如将军俑、军官俑、武士俑等。不仅服饰、牙冠、神态不同,千人俑的姿势也不同,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士兵和他一起陪葬?这一直是个谜。有人说:“秦始皇生性多疑,生前非常害怕被暗杀。这一点在荆轲刺杀秦王这件事上可以充分体现出来,所以他造了那么多兵马俑来自卫。还有人说:“秦始皇是神学家,怕在阴间遭到报复,所以造兵马俑保护自己。

不仅如此,秦始皇还在兵马俑中设置了大量的机关。至于这个说法是对是错,目前还没人知道。

我的介绍到了,游览期间请注意安全,不要把果皮纸屑等杂物扔进俑坑。

兵马俑导游词20字篇五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我是本次旅游的导游,谢谢大家给我这次机会,我会带领大家去参观秦兵马俑。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一号俑坑,我们有几件事要注意:

一、请勿在内吸烟;

二、请勿乱涂乱画;

三、请把垃圾扔进随身带来的塑料袋中,不可随地乱扔。请各位记住以上几点,不要破坏公物!

现在已发掘出了三个俑坑,分别是一、二、三号俑坑。这三个坑的总面积有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共有兵马俑8000多个。三个坑中,一号坑是最大的,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呢!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呢!

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每一个都是精美的艺术品呢!就让我来为你们一一介绍吧!

这是将军俑,它是不是很魁梧呀?看那头戴i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模样,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看,那就是武士俑,它们平均身高为1.80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它们手持兵器,早已整装待发了。

骑兵俑就是它了。它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瞧它的样子,好像随时准备着上马冲杀呢!

看那陶马,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踏上征程。

兵马俑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有的紧握双拳;有的凝视远方……没有哪两个兵马俑是相同的。

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兵马俑导游词20字篇六

各位游客大家好!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到秦始皇兵马俑旅游观光,我是你们此行的导游,大家叫我周子正吧。今天由我来为大家提供全程讲解服务。

兵马俑既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也是我国的镇国之宝。它以恢弘磅礴的气势,威武严整的军阵,形态逼真的陶俑向人们展示出古代东方文化的灿烂辉煌。

秦俑坑是考古学家根据发现时间的先后,把它们编为一、二、三号坑。秦俑坑里的俑每一个可都不一样,他们有的身披铠甲,有的牵牛牵马,有的趾高气扬,有的鞠躬尽瘁;他们发型、五官、面貌、表情、穿着和动作都不一样;他们神态自若,仿佛有了生命,仿佛有了人的喜怒无常,悲欢离合的表情,是不是非常神奇呀?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一号坑,它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而三号坑则是最小的。但今天,我想给大家主要介绍一下二号坑,因为兵马俑闻名世界,千人千面的兵俑神态各异。其中,位于兵马俑二号坑的跪射俑更是其中的精品,他右膝跪地,左腿蹲曲,双目炯炯有神地凝聚前方,那冷峻的面庞和手持弓弩的咄咄英气,似乎秦始皇就是成就统一霸业的最好诠释。

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兵马俑是秦军的缩影,它们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秦国兵强马壮的威武场面。

说了这么多,现在我们给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但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请大家保护兵马俑,不要跳俑坑,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而且同时也要监督他人。

再次祝大家旅途愉快!

兵马俑导游词20字篇七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宗导。今日由我带领大家到西安临潼出土的秦兵马俑参观。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是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的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

此刻已发掘出三个俑坑,每个俑坑中都有兵马俑,共八千多个。一号坑最多,兵马俑近六千多个。

此刻一号坑上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请大家向前看,这就是我所说的拱形大厅。大家请随我来到大厅上。请往下看,这些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大家此刻看到的兵马俑似乎“一摸一样”,可是,如果仔细端详,就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下头我就来介绍几种兵马俑:

这是将军俑,他身材魁梧,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一看就是久经沙场;这是武士俑,他们身高有1。8米,体格健壮,手持兵器,整装待发;武士俑一旁就是骑兵俑,骑兵佣上身穿短甲,下身穿着紧口裤,右手持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下头,大家自我游玩,我提几点要求:1。大家不要在兵马俑上乱写乱画。2。果皮纸屑不要乱丢。3。小朋友不要骑在陶立刻。

祝大家旅游愉快!

兵马俑导游词20字篇八

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下面,我想把秦始皇这位成就一代伟业的历史巨人介绍给诸位,以便使大家能对秦始皇兵马俑和与之相关的历史有一个较详尽的了解。

谈秦兵马俑,必须先介绍一下面赢政。公元前259年,一代伟人赢政诞生了。 3岁时,其父死后。他继

2023年兵马俑导游词20字(十一篇)

兵马俑导游词20字篇一欢迎大家来到秦兵马俑!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共分为四大类:将军俑、武士俑、...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