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龙口导游词(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41

九龙口导游词篇一

理由一:九龙峡被誉为“燕赵一景”,人间仙境,享有“太行自然风光明珠”之美誉。

理由二:九龙峡以峰峦叠翠,雄奇俊秀而著称。其间分布有形态各异的峰、峦、峡、瀑、潭、泉、涧、溪,九龙峡景色秀丽奇艳,十分罕见。

理由三:国家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有丰茂的自然植被,浩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地方特产。

理由四:每年景区都会举办桃花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桃花之中,人山人海。

罕见的幽谷奇峡

远古冰川时期形成的峡谷有60余条,其峡长均在1—4公里之间,最宽不过20米,最窄只有1.5米左右,形成多处“天井”、“石瓮”和长崖式“板山”等地貌形态,构成了华北地区具有垄断性的红砂岩幽谷奇峡群。

卓异的高山飞瀑

这里高山兀立,弯转起伏,气势宏伟,雨量充沛,植被丰茂,落差超过百米的瀑布四处,成群出现30—50米的瀑布30多处,是华北落差最大,群落最集中的瀑布群。

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据考证古邢国曾就在这里建都,是通往山西的要塞,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长城即为见证。古长城大门门首刻有“保定巡抚、大明兵备”修复长城的记载。两千多米的千年古夷仪栈道保存完好。九龙峡又名“龙宫”。相传,龙是由上龙宫的“龙泉”生出,并生九子,在此居住,观世音菩萨度化九龙成道升仙。景区雕有龙图腾和龙字的书法。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所在地。20_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浓郁的民俗风情。

九龙峡水门双千亩苹果、板栗生态观光区,20_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典型的山村民居、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农家小吃,上千种中草药材形成了三个民俗度假村,可同时容纳400名游客食宿。龙宫牌核桃、板栗、柿子、苹果等系列绿色有机干鲜果品产自这里,曾是党的“_大”专用果品而闻名全国。

理想的休闲场所。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凉爽宜人,昼夜温差8—10度左右。太行山脊上的松林、草甸、山泉、野趣,可使人们一脚踏两省,尽览晋冀秀美的风光;营地、帐篷、篝火、烧烤,早观日出,夜闻猿鸣,是游客回归自然,享受自然,消夏避暑,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九龙口导游词篇二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九龙峡自然风光游览区。我是这里的导游员,今天的游览路程有我为大家讲解,如果旅游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我将会尽我所能为大家解决,希望九龙峡(龙宫)的一景一色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九龙峡自然风光旅游区位于古襄国国都邢台县浆水镇,东距邢台市区62公里,总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27平方公里,主峰王帽山由海拔1800米,自上而下,龙的蜿蜒,万泉如涌,深潭清冽,飞瀑跌宕,宛若蛟龙,极峰俯瞰,九峡蜿蜒汇向一珠型山峰“九龙戏珠”浑然天成,“九龙峡”因此而得名。

九龙峡自然风光旅游区,山幽景奇,四季如画,攀栈而上,依次为上龙宫、上龙宫群峡、原始次生林,草原、明长城、师傅寨古迹、大观光游览,上百余个景点。卓异的高山飞瀑,罕见的幽谷奇峡,丰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民俗风情,理想的休闲场所是九龙峡自然生态风景区的五特点。兼有《盘古降九龙》、《观音度九龙》、《佛图澄与石勒》等古典神话传说。九龙峡山高峡深,夏无暑气,山地气候显著,年均气温10.5℃左右,加之构造特殊,地貌奇特,有九寨之美,黄山之秀,张家界之丽,华山之险,享有“太行自然风光明珠”之美誉,明朝著名的诗人宋仪望这样描述九龙峡:

无题(明)

邢洲西云有重关,

乱叠芙蓉万仞山。

野色远连苍蔼外,

钟声遥入翠微间。

云归洞口僧初定,

月上峰头客到闲。

读罢黄庭无一事,

恍疑身世隔尘环。

九龙峡已成为华北别具特色的一处游览胜地。欢迎四海宾朋前来尽享最后一片净土的自然生态妙趣、探寻龙族文化、抒发思古幽情、乐赏高原奇景,登“龙门”,饮“龙泉”,骑“龙马”,攀龙扶凤。

九龙峡又名龙宫,下分九条支沟,弯转起伏,气势宏伟,犹如九条巨龙,山伴有清泉涌出,叠叠瀑布下注老龙潭,高百余米,犹如飞龙,故名“龙宫”。龙宫的名字从上古的夏商周时代叫起,延续至今有好几千年了。相传,龙便以上龙宫“龙泉”生出,并生九子,九条巨龙在此居住,九龙在一起经常打闹,兴风作雨,有时几年洪水滔天,有时几年干旱无雨,给当地人们造成严重灾害,后来观世音菩萨知道此事,驾祥云来到龙宫,度化九龙,他们弃恶从善,以后成道升仙,分往四海,各管一方。龙宫景区九道龙峡便是九龙成道后留下的躯壳。

九龙口导游词篇三

九龙峡旅游区地处太行山中段主脊东侧,海拔700—1500米之间,中元古界长城系红色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构成了山峰主体。下太古界、下元古界变质岩系构成山体底部;主脊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系。由于长城系石英砂岩岩性坚硬,垂直断裂构造及节理发育,栈崖壁立,峡沟纵横,峡岭相间,奇峡、幽谷奇峰、怪石、岩廊、岩洞、构成了具有独特性的砂岩地貌景观。山顶灰岩山体发育了暖温带喀斯特地貌。核心区的龙宫沟,主沟呈nee向,两侧发育了多条深峡支沟,故称九龙峡。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5℃左右,夏季凉爽宜人。由于群山环抱,谷口东开,有利于暖湿气团侵入,形成了自己的独有气候环境,故多阴雨。由于常年有雨,得到泉水补给,特殊地貌形成了多级瀑布及水潭。旅游区森林覆盖率达78%,植被覆盖率98.5,主要为板栗、苹果,其次有柿子、核桃、等及杨、柳和楸树等。二栈以上为天然次生林。九龙峡红叶岭生长着大面积的黄栌,成为旅游区特色植物景观。山上还生长着几十种药材植物。山顶分布大面积的油松林,山顶松林之间有数千亩的山顶草场景观。

1、峡谷成群,植被丰茂,泉、溪、瀑、潭风景秀丽九龙峡旅游区形成了峰峦峭立、峡谷成群、狭窄幽深的峡谷地貌景观。峡谷深达数十米至上百米,底宽数米,最窄处只有1.5米。由于降水量较大泉水补给充分,较好的植被涵养大量水分,故谷底峡中溪水常流,在栈崖裂点处流水下落成瀑布,瀑下为深潭。支沟峡谷众多,从山顶俯瞰群峡,九峡蜿蜒汇集一山, “九龙戏珠”浑然天成,飞瀑跌宕,宛若蛟龙,故名九龙峡之称。主要的峡谷有:火龙峡、蜻龙峡、蛟龙峡、螭龙峡、虬龙峡、金龙峡、狴犴峡、蟠龙峡和白龙峡等。瀑布有:老龙潭瀑布、响水套瀑布、三叠瀑布、蟠龙峡瀑布、南龙宫瀑布、金龙撒珠瀑布等,瀑布下均有深潭。具有较高的观赏、科考价值。

2、山体陡峭,奇峰怪石,雄险奇峻。九龙峡景区特殊的砂岩地质构成了栈墙、石柱、岩廊、石壁,轿顶山、将军峰、骆驼峰、凤鸣岭、宝瓶山、莲花山、王帽山、孤山等奇峰险岭,峰回路转雄险奇峻。大山的节理侵蚀崩塌形成了独特的栈、檐、洞、窟、天井、石翁等景观。

3、四季鲜明独特的自然景观,春季:本区在山顶自然生长达上万亩成片的山桃花,并生长着大量的金樱花,春季相继绽放竞相争艳,可供游客春季赏花、踏青。夏季:高山飞瀑,泉水潺潺,绿树成荫,清音凉爽。

蓝天碧水,鸟语花香,极其丰富,是消夏避暑的绝佳地方。秋季:黄栌、柞树、红枫等多样化的树种,将大山装扮得五彩缤纷,硕果累累压满枝头,让人倍感丰收的喜悦和大山的秀美。冬季:群峰银装素裹,冰挂悬崖,十里冰川。为冬季旅游提供了独有的资源。

4、历史悠久,文化淀积丰厚据《邢台县志》所载,与旅游区仅9公里左右的浆水镇,早在春秋时期,邢国曾在此建都,名为夷仪城,旅游区为古邢国都城区域。晋永和四年,西域僧人佛图澄随石勒至襄国(浆水),古襄国是赵国的起源地,石勒与西域的佛图澄曾在这里建立后赵国,是中国古代历史和佛教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区地处太行山主脊冀、晋交界区,自古至今为两省交通往来通道之一。明代曾在山脊上筑长城,设关隘,在旅游区西界有支锅岭关、冀道岭关和风门岭关,其中支锅岭关及其小段长城保存完好。 九龙峡南1.5公里的栗树坪村(西坪),早在唐代曾有志高尼姑到此建庵,并在庵旁首植栗树(取意利子),为邢台地区栗树之祖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所在地,营房台村北山洞曾为抗大物资储藏之处。

5、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邢(台)和(顺)公路从旅游区穿过,尤其是新邢和公路,为国家二级公路,路况好,并且从上龙宫大门前经过。旅游区可进入性好,交通便捷。

老龙潭和老龙潭瀑布:是进入旅游区后的第一个焦点,置石质桌凳。种植核桃楸等当地树种,清幽凉爽。老龙潭瀑布,落差100余米,是九龙峡旅游区的精华景点之一。蟠龙峡为原始次生林区域,区域林木茂密,倾听鸟语水鸣感受自然生态妙趣。山葡萄园利用自然生长山葡萄,形成一条山葡萄长廊,成为夏季灼热阳光下的一片绿荫。老龙潭老龙潭由龙宫瀑布凿蚀而成,潭周边人工雕筑的巨龙,表现手法抽象,像长在崖壁上的一条岩脉,腾云飞舞气势磅礴。响水套在旅游区大门口能看见,为响水潭瀑布,响水套主要是因为响水潭瀑布命名,由于瀑布落差达100余米并发出巨大的声响。另外还有蟠龙峡二级瀑,水韵三叠多处瀑布。

由于地形切割破碎,峡谷排布成群,地形上处在二栈以上至三栈之间,海拔大约900—1300米,为峡谷密集发育区,是旅游区观光游赏的主景区,景点主要有:卧龙湾、卧龙潭、卧龙石、天井和天书崖:虬龙峡与服务点之间为一段南凸的弧形峡谷,两侧崖壁高达150米,是最雄伟的峡谷段,峡底有水潭,命名卧龙湾、卧龙潭。潭旁有一巨石,名卧龙石。卧龙湾由于崖壁紧合,仰望呈天井景观。这里峡壁石英岩层各层岩性成分不一,颜色有别,差异风化后形成如书页相叠的厚书,命名为“天书崖”。

龙岩廊:峡谷南侧由差异侵蚀软岩层,凹进面形岩廊,长200余米, 宽3-4米步游道整治岩廊,雕刻有历代龙子的演变,历代文人、帝王的龙字书法。被称为华夏第一廊。将军把门和龙女峰:螭龙峡与虬龙峡之间,峡谷缩窄,两侧柱状山崖壁立峡口,似两将军把门,故名。

观音洞:位于蛟龙峡口西侧主峡南崖壁下方,高出峡底近20米,有石阶上至洞室,洞深20米左右,是沿节理密集带差异侵蚀而成的岩洞。洞内奉供观音菩萨,故名观音洞,洞的对面大山成莲花状,故称莲花台山。此段峡谷成宝瓶状,故称宝瓶峡。宝瓶、莲花台、自然洞穴内雕刻的观音构成了景区与宗教相结合的景点。三龙戏珠、龙凤桥:蜻龙峡口有一小型“离嘴山”,顶部浑圆,形同宝珠,正处于三峡相汇处,命名“三龙戏珠”。在自然景观的背景下有很强的形象感。在两个峡口有两个天生桥,又名龙凤桥。火龙峡——九瀑十八潭:龙凤桥之上长约250米的主峡两侧岩壁高达50多米,且多红色砂岩层,故名“火龙峡”。峡底有清溪常流,多岩坎而成串状瀑潭,命名九瀑十八潭,是旅游区最奇丽怡人的峡谷段

九龙口导游词(九篇)

九龙口导游词篇一理由一:九龙峡被誉为“燕赵一景”,人间仙境,享有“太行自然风光明珠”之美誉。理由二:九龙峡以峰峦叠翠,雄奇俊秀而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