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孔子的著名名言(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41

孔子的著名名言篇一

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5、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6、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7、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0、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12、《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5、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7、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18、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1、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2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25、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2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7、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28、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30、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的著名名言篇二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17、礼之用,和为贵。《论语》--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 《论语》

19、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论语》

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丘 《论语·卫灵公》

21、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22、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 子 《论语 》

2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论语》

2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论语》

2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2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 《论语》

27、 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28、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 《论语》

29、 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 《论语》

3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子 《论语》

3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论语》

3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丘

3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论语·里仁》

34、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 论语》

3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 《论语》

36、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 《论语》

37、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 《论语》

38、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

39、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丘

40、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 《论语》

41、 知耻近乎勇。 ——孔子

42、 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 《论语》

43、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丘 《论语》

44、 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 《论语》

45、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 《论语》

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响史。《四书五经》成了学校的教科书,我们都应该熟记,下面是一些关于孔子的小故事,孔子和他的弟子,和他的家人,友人,孔子的思想,孔子的佳话向来不断被传扬,这些故事既能增长知识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1、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2、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3、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4、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5、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趔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趔又能把我怎样呢?”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趔,感恩对手。

6、孔子问礼老子,辞行时,老子对他说:“富贵之人送人以财,仁义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贵,就窃用仁人的名义送你一句话吧:头脑聪慧、洞察一切反而濒临绝境,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揭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宽则得众,苛则失人。胸无渣滓自会处世圆明,眼无成见才会学富五车。

7、孔子向襄子学琴艺,一连十天都弹同一首曲子。襄子让他换首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一连三番,孔子都以“没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为由继续弹奏同一首曲子。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终于说“我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了,他皮肤黝黑,个头高挑,目光远大,像个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还有谁能这样呢!”襄子深拜孔子说:“我老师曾说过这首琴曲是《文王操》。”世间一切事业、学问、技能、德行,如果不能专一坚持,就不会有所作为,所以孔子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8、颜渊做人,大智若愚。孔子说:“我跟颜渊说一天的话,他也没有问难的话,好象很傻的样子。等我回头暗暗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发现他足以发挥我所教诲的道理,这才发现他一点儿也不傻。”人往往被小聪明限制住了视野,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总将目光投向他的事业,沉默着奋斗,而不在乎身边的一些小争执。

9、宰我问道孔子。他说:“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面掉下去一位仁人,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下去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人,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君子做事情的时候,要从符合理性精神的现实逻辑出发,即便追求精神上的更高境界和仁德,也要保持充分的理智,可以被利用,但决不能被糊弄。要用充分理性的精神去生活,成全自己也成全别人。

10、孔子在路上听到有人哭,上前打探,那人说:“我叫丘吾子,我有三个过失,晚年而自觉,追悔莫及:我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回到家里,父母都去世了,是一失也;长事齐君,君骄奢而失去人心,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遂投水而死。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引以为戒啊!”听了孔夫子的教导,学生们告辞孔子而回家奉养父母的有十三个之多。《论语》有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丘吾子的遗憾警示我们:行孝不能等!

11、子贡去见孔子。孔子说:“我们的学说难道有错误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子贡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所以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是否可以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优秀的农夫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的收成,优良的工匠擅长技艺却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道业,用法度来规范,用道统来治理,但不能保证你的学说会被世道所容……”人当尽人事而听天命,居一求缺,当下不就是自得其乐吗?今人普遍求全、求满,古人却懂得求残、求缺,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人乎?

12、子路有一次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孔子回答说:“没有。君子追求道义,有终生的快乐,无一朝之忧。小人汲汲于功利,患得患失,一生都生活在

孔子的著名名言(六篇)

孔子的著名名言篇一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5、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6、人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