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落实月活动总结(精选3篇)
教学常规落实月活动总结(精选3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在这段教学实践中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感悟,将过去的时间汇集成一份优秀教学总结吧。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质量的教学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常规落实月活动总结(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常规落实月活动总结1
为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管理,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们成立了落实《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试行)》领导小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常规内容,制定了实施计划,采取了相应保证措施,使教学常规工作扎实有效地落到实处,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主要工作
(一)学习宣传情况
学校成立了落实常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落实教学常规工作教师大会,业务领导向全体任课教师全面详细解读了常规的原文,通过培训,加深了教师对《教学常规》的理解和把握,增强了执行教学常规的自觉性。
(二)完善规章制度
对学校原有的教学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根据《教学常规》进一步明确了各项管理要求,落实管理职责,强化管理责任,建立激励机制,构建了教学管理长效机制,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三)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1、计划和总结
(1)各种计划齐全,内容完备,切实可行。教师能按计划开展工作,学期末对工作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总结,能指出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改进措施。
(2)教务处能及时审核各种计划,检查、督促教师按计划完成各项工作,并做到计划总结及时归档。
2、备课
(1)集体备课: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二下午一次,每次集体备课时间达到2课时,教师按要求做好记录,集体备课做到了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做到了统一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双基”重难点。
(2)个人备课:教师能按程序备课即: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能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做到“四备”。教师准备了疑难问题解答本,在备课时对较难的练习题能先做一遍。
(3)课时备课:在具体课时备课中,教案的三维目标明确,对教学的重、难点确定准确。通过设计“自学指导”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学流程中能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备课量能够达到提前3天,做到上课必有教案。能够做到课前复备,课后及时写教学反思,增强了教案的实效性和具有针对性。
(4)教务处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方式。每学期检查四次教案,写明检查指导意见和改进措施。对检查教案情况进行四次总结通报。
3、上课
(1)学校按课程计划开齐学科,开足课时,认真开好地方课和校本课程。教师能按课表上课。教务处加大了巡课工作力度,教师无违反课堂教学常规现象。
(2)教师课前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教师都能利用电脑、电视、题卡、小黑板等教学资源,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教师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运用的灵活性,注重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信息交流。营造了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4)教师注重
教学常规落实月活动总结(精选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