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讲话内容(三篇)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讲话内容篇一
为贯彻落实第十八次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和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20xx年“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非法音像制品经营活动,巩固网吧专项整治成果,加强对演艺娱乐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监管,高度重视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把“扫黄”“打非”与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我县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县,做出积极贡献。刚才,副局长回顾总结了20xx年我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全面部署了20xx年全县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希望大家按照这个工作方案认真加以实施。下面,结合我县实际,就做好我县20xx年“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对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每年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是进一步落实党的xx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举措。党的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加强文化市场的专项整治,对于遏制和减少落后腐朽文化,繁荣和发展先进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县文化市场发展态势总体平稳,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出版物侵权盗版现象屡禁不止,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时有发现、淫秽色情出版物和违规销售境外出版物屡打不绝,一些有害卡通及非法不良“口袋本”读物还在流入校园;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传播有害信息、接纳未成年人和“黑网吧”经营等问题依然存在;演艺娱乐场所淫秽色情表演时有发生;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设置赌博功能机具、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问题又有抬头;利用互联网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传播有害信息、黄色短信已经成为新的社会关注热点,人民群众反应强烈。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要真正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来,毫不懈怠地开展“扫黄”“打非”,扎扎实实地推进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二、总揽全局,明确重点,切实解决“扫黄”“打非”和当前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
第一,要重点解决“扫黄”“打非”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始终把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作为重中之重,重点要封堵和查缴那些诋毁社会主义制度、渲染官场权力斗争、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煽动民族分裂、鼓吹“”、“功”邪教组织等旨在传播政治谣言、制造思想混乱、破坏社会稳定、危害国家统一的政治性非法出版物;要加大力度对侵权盗版教材、教辅读物进行专项治理;要严厉打击盗版走私光盘经销活动;要遏制利用互联网登载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传播政治谣言、淫秽色情和其他有害信息的势头;要继续整顿和规范印刷市场秩序。
第二,要重点解决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坚决取缔无证非法经营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二是严肃查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重大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如接纳未成年人,经营含有色情、赌博、暴力、封建迷信等不健康内容游戏,制作、复制、查阅、传播有害信息等;三是要认真检查落实消防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的各项措施,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要严把审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关,对以欺骗等手段获得许可等违法违纪行为要坚决查处,决不手软。
第三,要重点解决文化市场专项整治中的突出问题。在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中,要以查处演艺娱乐场所淫秽色情表演问题为工作重点,逐一清查辖区内的演艺娱乐场所(包括演歌厅、歌舞厅、ktv包房和迪吧,以及一切可能接纳演出的酒吧、饭店等场所),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演出场所、表演团体和个体演员,依法从严处理。该吊销《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坚决吊证;无证照经营的,坚决取缔;触犯刑律的,公安、司法机关要依法予以惩处。在重点整治演艺娱乐场所的同时,要推动文化市场的全面整治。着重解决文化市场中存在的无证经营,超时经营,传播有害信息,赌博,非法音像制品销售等非法经营行为。
三、加强领导,部门联动,努力实现“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专项治理工作的新突破
首先,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把“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要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要结合实际,抓紧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周密部署。要认真落实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重要信息报告以及文化市场监督举报告示等制度,确保工作任务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县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好指导、协调、督查作用,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形成合力,要实现行业主管部门与乡镇、社区等管理机构在职能管理上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使专项整治工作一竿子扎到底,不留死角。
第二,要依法行政,加大工作力度。各地、各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切实做到依法监管,充分运用行政、刑事处罚等综合手段,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维护好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充分开展舆论宣传,广泛发动人民群众,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建设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业依法经营的群治群防、综合治理体系。
第三,要加强基层专项队伍建设,为“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一要进步加强县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职能,做到网络更健全、监控更有效、打击更有力;二要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强“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稽查机构、队伍和装备建设,着力解决执法队伍力量薄弱、经费不足等问题,以最大限度满足执法工作需要。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执法效能,为促进我县经济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同志们,20xx年是全面贯彻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是我县实现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的关键一年,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认真抓好文化市场的专项整治,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监督,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我县加快实现生态文化大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讲话内容篇二
同志们:
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首先,我代表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是我们文化市场战线自1996年以来形成的传统,到今年已经是第十次会议了。这些会议见证了我国文化市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回顾这十年,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键十年,市场在国民经济的资源配置中越来越起到基础性作用;也是我国文化市场发展的关键十年,文化市场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主要途径。
在这十年中,文化市场工作中的每一位同志,经受着酸甜苦辣和各种挑战,既有喜悦,也有困惑;既有理解,也有质疑;既有表扬,也不乏责难。十年来,我们文化市场工作者以坚强的意志、饱满的精神、勤奋的工作,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向党和国家、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在此,我代表文化市场司向十年来各位同志坚持不懈、开拓创新的工作和对市场司坚定有力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国家“十五”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刚才孟部长作了精彩的讲话,代表文化部对“十五”期间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肯定,并从战略高度指明了“”期间文化市场工作的主要思路和任务。会议将对学习和贯彻孟部长讲话精神作出安排。下面,我结合市场司和各地文化市场部门的具体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十五”时期文化市场工作特点和启示
“十五”时期,根据党的xx大、xx大精神,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文化市场工作者共同努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坚持把繁荣发展作为重心,法规建设、市场机制建设、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一)“十五”时期文化市场工作特点。
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市场,各种矛盾凸显,情况复杂多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十五”时期文化市场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反复性。对于文化市场来说,这五年既是治理整顿的五年,也是加快发展的五年;既是市场急剧变化的五年,也是行政管理创新的五年;既是对外开放的五年,也是应对国际思想文化挑战的五年;既是取得良好工作业绩的五年,也是在各种复杂矛盾中艰难前行的五年。
1、治理整顿工作贯穿始终。
20xx年4月初,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把文化市场确定为 “十五”期间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和规范的主要内容之一。8月中旬,国务院专门召开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电视电话会议,对文化市场的整顿和规范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五年来,文化市场领域开展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治理整顿。20xx年主要开展了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歌舞娱乐场所和音像制品集中经营场所的整顿。到20xx年底,全国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从一年前的10多万家压缩到约2万家;全国277家音像制品集中经营场所全部关闭。网吧和音像市场是20xx年文化市场整治的重点。以20xx年6月,北京“蓝极速网吧”特大纵火案为标志,文化部等下发整治网吧的紧急通知,从20xx年开始的网吧专项治理进入到崭新的阶段。20xx年则以打击色情淫秽表演和非法音像制品为主开展整治工作;20xx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文化部等部委进一步把网吧整治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20xx年则主要部署了音像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和打击“私服”“外挂”等擅自经营网络游戏的侵权行为。
这些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配合,都是在落实国务院关于整顿与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的一系列部署,主要集中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公平经营环境的营造等方面。我们集中整治的问题,往往是中央领导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有的整治行动甚至是中央领导同志亲自部署。这反映了文化市场工作的重要地位,也更加重了我们工作的责任。
2、构建起促进发展的基本框架。
20xx年2月发布的《20xx-20xx年文化市场发展纲要》,按照党的xx大对文化市场工作的具体要求为指导方针,明确提出要初步建成市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供求关系均衡,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体系。提出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培育一大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群,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开放促发展,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以管理促繁荣,保证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以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功能为手段,保证广大消费者通过市场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些年来,我们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改革管理方式,破除阻碍文化市场发展的政策性和体制性障碍,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以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同时,我们通过举办一系列引导性的会展活动,搭建起国内国际文化交流、交易的平台。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中国艺术产业论坛和诚信画廊推介展览等一系列专业性很强的会展活动的举办,大大增进了行业的了解和交流,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升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逐渐构建起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的基本框架:即以促进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以健全市场体系,完善管理机制为主要目标,以利于资本和人才进入的政策措施为基本保障,以博览会、交易会和财政资金支持为引导,以严格的市场监管为保证。
3、改革创新,简政放权。
文化市场在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变化,对我们的法规政策制定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市场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带有根本性的变化,使得许多法规政策失去了继续发挥作用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一些法规政策刚刚出台就成为文化市场发展的障碍。
在“十五”期间,我们根据文化市场的发展变化,开展了大规模的修法行动。我们先后修订了《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和《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和放映管理办法》、《音像制品进口管理办法》、《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管理办法》、《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文化市场稽查暂行办法》等等,并着手修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讲话内容(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