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隔离期间的心理疏导(七篇)
隔离期间的心理疏导篇一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每一位学生不仅要面对严峻疫情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还要应对在线学习的挑战。复学以后,如何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学生的心理“复位”,是摆在所有学校和每一位心理健康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专兼职心理老师、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共同参与、制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并明确分工和职责。
复学后建立三级预防机制,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三个方面协同开展,系统推进。
二、紧抓契机,开展生命教育辅导
不经历生死,难以真正理解生命的可贵和价值。在这次抗疫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民警、防控人员和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奋战抗击在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生动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切都深深感动着包括所有学生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心。经历过这样的全民战疫之后,学生对生与死的体验深刻,这正是引导学生思考、探寻人生意义的窗口期,是青少年学生人生意义辅导的大课堂。通过开展有关生命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探索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将生命中的爱和潜能充分展现出来。
三、营造积极心态,提升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传染病疫情迅速蔓延和发展的不确定性,给广大中小学生带来了恐慌情绪。当前,中小学生的积极心态对自身健康和疫情防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积极平和的心态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研究表明,情绪状态可以直接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情绪低落、忧郁,会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相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会提升免疫系统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心态可以使人提高警惕,做到自觉防护,阻断病毒的传播,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重大疫情危机下心理调节活动主题班会,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增强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四、个别和团体辅导相结合
抗疫情期间,学生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恐惧、忧郁、丧失兴趣、敌对、自卑和失眠等。因此,迫切需要精准分析,实施个性化的心理辅导。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包括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
五、排摸重点,开展危机干预
复学前期,通过班会活动、课堂观察、谈话、问卷等各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只有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帮助学生迅速摆脱困扰,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
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或发现其他需要转介的情况,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其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医学心理诊治部门,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开展心理辅导必须遵循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
隔离期间的心理疏导篇二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始终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建设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强化底线思维,通过加大建设力度、配强工作力量、抓好规范管理、压实工作责任,打造疫情防控“硬核”堡垒。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启用隔离点**个,隔离房间**间,隔离人员***人,确保了隔离点安全运行、服务到位,隔离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
一、坚持高标准建设,打牢“隔”的基础。一是加大储备规模。按照高于每万人 40 间的标准,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顶格储备隔离房间。截至目前,全市共储备隔离间**间,其中投资**亿,新建隔离板仓**间。
二是严格验收标准。组织公安、住建、环保、院感、疾控、卫生监督等部门成立专家验收组,对照是否规范设置“三区两通道”,以及隔离点外围是否有围挡警戒线、是否有医废垃圾暂存点和专用运输通道等,逐点评估验收。对不达标的隔离点,专家组当场指明问题,并督导责任单位抓紧整改。
三是科技赋能助力。坚持用信息化手段解决管理中存在的痛点和堵点,投资**万元,上线**市疫情防控一体化管理平台,单独设计隔离点管理模块内嵌其中,实现隔离群众“扫码入点”,20 项人员信息“一键上传”,与转运、解封等环节线上对接闭环,管理效率和精度成倍提升。
生过阳性病例、交叉感染风险较高的隔离点,先后选派 36 名市直干部担任副点长,其中县级干部 10 名。
三是抓实业务培训。在做好岗前培训的基础上,每个隔离点每天固定一个时段集中业务学习。市指挥部采取微信群推送学习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的形式,对隔离点工作人员进行实时培训。定期邀请卫健专家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开展线上培训。
三、坚持规范管理,健全“隔”的制度。一是健全制度体系。先后出台了《**集中隔离点规范管理提升行动方案》《**市集中隔离点快速工作指南》等47 项制度性规范,对专班设置、送餐流程、场所消杀、人员防护、医废处置等各环节进行细化实化。注重实践经验总结,党员群众自创了“红区六步四字工作法”,形成了一批“不敲门不开门,开门开小门”等朗朗上口的操作规范要求。二是实施扁平化管理。组建贯通市、县、隔离点三级的隔离点点长微信工作群和隔离点电子邮箱系统,线上发布工作要求、反馈问题意见,实现市、县、隔离点三级信息渠道高效畅通,上级的每一项工作要求第一时间直达一线、隔离点遇到的每一个问题第一时间反馈指挥部解决。
四、坚持严明纪律,压实“隔”的责任。一是逐级压实责任。明确县(市、区)委书记是隔离点第一责任人、分包隔离点的县级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各隔离点点长是直接责任人,形成“第一责任人亲自抓、主要责任人全程抓、直接责任人全面抓”的责任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压紧压实。
查项目一览表》《集中隔离点工作评分表》,并根据工作不同阶段动态调整,让检查指导更加聚焦重点。
三是正反双向激励。坚持在一线观察识别干部,市县组织部门及时跟进,对在隔离点工作的干部表现情况开展纪实并进行综合评价,先后提拔重用干部 27 人、晋升职级 4 人。对工作玩忽职守、不负责任的 16 名隔离点工作人员从严进行党纪政务处分。
下一步,**将按照省委部署要求,不断提升隔离点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流程,对当前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从制度建设上补齐短板,对好的做法认真总结及时固化经验。做好平战结合,维护好隔离点各项设施,进一步提高储备质量,做到平急转换随时启用。树好用人导向,进一步加大在隔离点工作的一线基层同志提拔使用力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大胆提拔、火线提拔。
隔离期间的心理疏导篇三
2月21日,开发区6号隔离点成立了。自成立之日起,6号隔离点一直都承担着较重的隔离任务。但是在抗击疫情的同时,这里也上演着一幕幕暖心故事,这些暖心小事,也成了抗疫特殊时期最珍贵的记忆。
在被隔离人员送来之初,隔离点工作人员在给每位隔观对象输入信息时,特别有心地对照了隔离人员隔观期间的生日信息。如果有隔离人员的生日刚好是在隔离期间,工作人员就会通过定制生日暖心卡和蛋糕,为隔离人员送上小小的惊喜。感动于隔离点入微细致的暖心服务,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刚解除隔离不久的的某装饰材料公司负责人就送上了锦旗。
3月18日,隔离点90后医生施爱瑾整理了一份当天新增隔观人员健康报告,“χχ近期湿疹加重,予派地松药膏外用(自备);χχ有痛风病史,长期服用非布司他,嘱低嘌呤饮食;χχ有慢性荨麻疹病史,长期服用
2023年隔离期间的心理疏导(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