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万花筒幼儿园活动设计(5篇)
万花筒幼儿园活动设计篇一
1、了解万花筒的基本构造和影像变化的原理。
2、通过制作万花筒的过程,培养幼儿初步具有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的态度与能力。
3、通过对万花筒图像形成原因的探究,发展幼儿创造力。 活动准备 万花筒展开图、观察图片、塑料镜子、小彩片、透明塑料片、万花筒
活动过程
(一) 提问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玩具,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2、请大家都来玩玩这个万花筒,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万花筒里面有些什么东西呢?(发现:许多美丽的花,万花筒每转一次,里面的花都不一样)
3、这么美丽又好玩的万花筒,它是怎样制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万花筒的秘密吧!
(二)活动进行中
1、材料探索
(1)首先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一下材料的名称和特征,如:材料的名字、颜色、形状、材质等,并且也可以让孩子们结合已有生活经验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在哪里可以见到这种材料。
(2)接下来让孩子们探索一下材料的关系和作用:我们怎样利用这张图片做成一个万花筒的筒身呢?在这个实验中镜子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彩色的小碎片要放到什么地方呢?透明塑料片有什么作用呢?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1)制作万花筒: 把万花筒展开图沿虚线取下来,并按折线折好。把三面塑料镜片用双面胶各贴在万花筒的展开图的背面。(注:贴三面镜片时,缝隙不要过大,否则会影响观察效果)
(2)使用万花筒看观察图片,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3)提问:为什么我们每一次看到的效果不一样呢?(这是因为小彩片在万花筒里不断移动位置,被万花筒里的镜子反射后,就出现了五颜六色的图案。)
3、总结:万花筒中,三面镜子放在三棱柱的里面形成一个光线闭合的空间,这样看到的物体的影像从一面镜子反射到另外两面镜子上,这样反复反射,形成了一个排列很规则、互相对称的几何图案。
(三)互动课堂 下面几种情况,哪个看到的物体数量最多?(三角形的)。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1、总结:万花筒中,三面镜子放在三棱柱的里面形成一个光线闭合的空间,这样看到的物体的影像从一面镜子反射到另外两面镜子上,这样反复反射,形成了一个排列很规则、互相对称的几何图案。
2、提问:书中科学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评:哪个小朋友的万花筒最漂亮?
(五)总结延伸 用四面镜可以做成万花筒吗?
(六)撕页、成品、袋子带回家。 活动反思 让幼儿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万花筒里图案的形状和花的特征,对孩子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万花筒里的图案由于镜面的原因会产生多个连接在一起的纹样,比较抽象,孩子是很难看出来的,因此帮助孩子进行观让幼儿观察万花筒,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制作万花筒,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使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万花筒幼儿园活动设计篇二
一、设计意图:
幼儿往往对看起来变幻无穷、神秘莫测的万花筒百看不厌。常常会听到他们说:快来看!我的图案又变了!以幼儿看、玩万花筒为契机,设计出这一活动,可以从中揭示出万花筒这一常见儿童玩具的基本构造原理,继而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身边众多的科学现象,努力去发现、去实验,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成功感。
二、活动目标:
1、探索万花筒的主要构造,初步知道反射、透光的简单道理。
2、启发幼儿动手建构三棱镜,培养幼儿初步的立体空间知觉。
3、通过反复操作、摆弄,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在所有万花筒的外围标上1号、2号、3号、4号的标记,1号万花筒为完好的。
2、给每位幼儿准备至少两个万花筒(其中一个必须是1号万花筒)。
3、准备操作材料:镜片若干、小碎花片若干。
四、活动过程
1、观察活动: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自己的两个万花筒,说出两个万花筒的不同点:一个有漂亮的花纹;一个看不出什么。
2、启发幼儿对不好看(看不见花纹)的万花筒进行分析、猜想,记录不好看的原因,激发幼儿探索万花筒的兴趣。
(1)请幼儿看看万花筒的上和下面,还可以揭开盖子看看里面。
(2)检查万花筒时可以拿着1号万花筒进行比较,看看里面有什么不同。
3、实验操作、记录原因:
(1)老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将不是完好
2023年万花筒幼儿园活动设计(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