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师德师风培训个人总结(九篇)
师德师风培训个人总结篇一
这是麻庆杰校长的讲话内容。此言很有高度。做人真得是很简单,又很不简单。理解、和谐、团结、友善就很简单;自大、欺善、图谋、勾心就很不简单了。做人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讲起世术和技术,这对我很外行,只知道把心放平,知恩图报,用心做事,问心无愧。不善言辞但心不糊涂的我,只相信一个理:顺心、踏实。从事教育已有十来年了,我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也没什么很大的收获。近十年来的人生,让我渐渐懂得了这人生是如何演绎的。这人情世故和社会规则,曾一度让我为之迷惘、失落,但我终没有放弃过。我也感悟到,这人生是要有个追求的,须在追求中进步,在进步中追求。我自开博以来,就把它放在首页铭记。这修炼人生可是件大事。生活中,有那么些人,心术不正,却不曾好好修炼,也没想过去修炼,可卑!有想过的,定是人生的有心人。人啊,放平心吧,认真读读自己的人生,千万千万不要迷失了方向。
这是金炳群老师的讲话内容。此言很现实。如今,面对经济、社会有很多人很浮躁。有很多人把这关系处理的很分明,又有很多人把这关系处理得很不分明。我最敬重那些兢兢业业的人,无论是得,还是失。面对抱酬,有些人的计较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有些人却是私欲过剩。
这是残疾人明星刘德喜的人生感言。是啊,每人都表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谁强?谁弱?人间正道属于有梦想的奋斗者、人生的实践者。生活不是他人的定断、社会不是某人的意志,一切奇迹都会发生,一切不可能皆成可能。自信,正是人成功的心理前提。
这是章长川主任的观点。是啊,这是现代教育人的新认识、新梦想。中国教育什么时候,能真正走出分数怪圈,走向健康强大。如今的教育需要转型,教师的地位和利益哪一天,能真正得到保障和提升,哪真是中国的福气。新形势下,很多人还是“近视眼”,目光短浅,过了这槛,哪管它山。而若有“高瞻远瞩”的,定成不了大气。这是一种病,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病。
师德师风培训个人总结篇二
暑期,我参加了师德培训活动,在这几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几位教师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也深受启发。
安阳实验小学的陈钱林校长在讲《师道尊严——真、善、美、乐的追求》时,为我们指出了师德的内涵。我认为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最根本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如何,说大一点,它将会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瑞安中学的金晓涛老师也从治学三境界讲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境界,给了我很多的启发。瑞安职业中专叶海鹤老师的《用心工作,成就梦想》以及飞云镇中张微老师的《与学生一同成长》也使我受益匪浅。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思想、职业情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教育是事业,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还要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要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所以,我认为做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时刻遵守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外,在新教育改革的形式下,还须努力做到:
(一) 端正思想、加强修养。
(二) 虚心好学、广闻博采。
(三) 关爱学生、平等相待。
(四) 务实求新、锐意进取。
从这几天的集中学习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之不易,也体会到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伟大。虽没有伟人英雄般改朝换代,建立封功伟业的创举,但培养出一名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莫大的光荣。
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用自己对教育、对学生的满腔热情,踏踏实实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做一位无愧于人民的教师,做一位人民满意的教师。
师德师风培训个人总结篇三
师德培训结束,虽然很辛苦,但是受益良多。细细回味,有那么些理念和话语让我如沐春风。教师要有阳光心态,要把自己尽可能多的优点带给学生,让自己和学生都感到温暖。对自我师德的自评要选对参照物,敬业精神要往上比,生活物质上的攀比则要往下比,知足常乐。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学生要远近相宜,要刚柔并济,要幽默风趣。师德是有力量的,推动了灵魂的前行。
一.铸炼师德自律始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教师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要学生做的,要;禁止学生做的,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表率。
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学生高尚的人格。
教师处处要以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为学生表率才教育学生遵规守纪。教师要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学习,终身受教育。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勤奋学习的能力,还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的学生。
二.爱心的培育就师德的提升
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在程度上,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无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严慈相济的爱。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过程中,教育了其的功能。,师爱师魂。”
有的老师却没有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的爱。例如,有一位中学老师,他从初一开始接了班,班中有一位学生,上课从来不举手,即使老师点名,她也不发言,到了初二个学期了,她如此,有一天,老师让她发言,就想出一绝招。老师叫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而这位学生站起来,可是头是低下的。老师说:“请你抬起头来,往前看,看见了?”这位学生轻轻地回答说:“我看见?”“你再仔细看,看见了?”学生摇摇头,老师就指着黑板问:“这是?”“哦,这是黑板,”“对,你的前途就像黑板一样黑!”老师回答说。老师从他的点来说,他是学生的学习,可是,一句话,伤害了那位学生,而且,伤害了全班学生的自尊心。
三.矢志不渝地锤炼稳定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点。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放意识。教师要从书斋、教室、学校走,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岗位,国情和当地。信息传递,把视野多角度地扩展到外部世界;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观察、分
析、认识问题,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要从头脑想着应试题,心里盼着高升学率的禁锢中挣脱。与旧的、保守的,甚至是阻力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素质观念、教学方法等划清界限。寻找自我素质结构定位,并创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在参加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实践的,看到素质教育呈现的未来前景。有的教师,能够预测未来教师的形象,未来教师的素质结构和教师的类型,从而站在前瞻性的,构筑21世纪教师素质结构,以此不懈追求的奋斗。要能包容学生的过失。子曰:“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教师先于学生学习了的社会、政治、经济的理论和的科技知识,而后教师的;教师教育的,地是年纪轻,阅历少,知识欠缺的人。
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公民意识的人,品行的人,有爱国主义思想和国格的人,真善美的人。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价值,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
学生“学会学习”,导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会把握教材的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新旧知识的,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一劳永逸。对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与学生的矛盾——转化后进生。先进和后进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相才显示的,即使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也同样有后进生。这就迫切需要老师拥有最大的宽容与毅力。并帮助后进生的归因训练;关注并帮助后进生知识结构;保护并
后进生的自尊心。越得的学生越会引人注意的举动,做不出正面的的举动就离经叛道的事。“爱莫大于心死。”绝用激烈的言行使得学生泯灭了上进的愿望。
任何民族群体由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每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从小,每人从孩子开始所的道德观念、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有,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教师的教育长期性、系统性、科学性,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习惯的关键期,而教师是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的文明建设的作用,把教师道德到社会向前发展的来认识,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师德师风培训个人总结篇四
暑假前夕,学校进行了两天的师德培训。虽然说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却显得非常必要。平时我们无瑕顾及学习师德,师德似乎已经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视线,甚至于有些淡忘了。何不现在趁假期赶紧再学习培训师德,弘扬师魂,这是何等的重要啊。
明确了目的后,我的学习更加努力,加倍加强自身修养,迎流而上。通过这次师德培训,让我更加进一步地了解了新形势下教师的要求与自己与之存在的距离,从而更加深了紧迫感与使命感,可以说是学得如饥似渴。在短短的两天师德培训中,我深感受益匪浅,为我今后点燃了一盏指引前进的航标灯,不断督促我前进,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现对两天培训的感想作一简要的疏理与总结,以备今后更快更好更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铭记党和国家对我们教师的重任。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要使一个国家变得国富民强,财力丰厚,兴旺发达,繁荣富强,必定要先从教育抓起;要抓好教育必要从娃娃抓起,抓好对下一代的培育;而要培育好祖国的下一代,就必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因此,那么作为教师肩膀上所承担的责任是任重而道远。
记得十八年前,我初出茅芦,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追求,分配至一个偏远的小镇任教,从此便开始了我的从教生涯。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与向往,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懊恼。当时的我对教师的职业认识是十分浮浅的,教书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如今从事了十八年的教学实践,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不能只做一名教书匠,而应当要做一名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转化,而且更是一名具有崇高人格魅力的人类灵魂的净化师,方能从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楷模。因此,作为一名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出色的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是一名思想与行为上得到净化的无私奉献的教育传播者。不仅如此,还应当在工作都不断钻研,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向着研究型与学者型相结合的专家型教师去努力,去奋斗。唯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工作得到充分的认可。
教师职业道德中明确指出: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为人师表,廉洁从教。这简短的三十二个字对我们教师提出了非常高非常严的要求。可以说是高标准严要求,虽然它近忽苛刻,但也说明了全社会各界行行色色的人对教师职业的崇拜,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对教师人格魅力的赞赏。因此,我作为一名教师在感到压力的同时,也应当感到无比的自豪与欣喜。同时,也在工作上与生活中时时处处鞭策着我的每一步,只有牢牢把握好这里的每一个要求才无愧于教师的称号。
对照要求,我也细细地反思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教师生涯,感觉自己的心头还是挺沉甸甸的,并不觉得轻松自如,虽然这些些年来,自己在师德上没有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错误。自认为做得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踏踏实实,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含心茹苦。但细细品味每一条要求,琢磨每一个细节。这些师德要求是不是自己都已经做到了呢?是不是都做到了爱生如子了呢?是不是做到了一位让同学满意,家长满意的教师了呢?是不是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了呢?是不是对教材已经钻研到了一定的程度了呢?是不是……一连串的问号在头脑中浮现出来。
的确是呀,工作中难免不是十全十美的。总还是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疏忽着与漏洞,存在着这种那种的困难与烦恼。虽然自己认为已经做得尽心尽力了,但仔细想来还是不能尽善尽美的。总觉得自己的工作中还存在寻求急功近利的思想,一方面自己能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对学生也过于苛刻,要求过高,要求过严,导致效果适得其反。有时我会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暴风骤雨般的一次训斥,而缺乏了一种耐心与宽容之情;有时我会因为一个阶段的工作压力过大而产生心浮气躁的想法,唠唠叨叨嫌这嫌那的抱怨;有时会对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感到过重或不公而郁闷不已,尽而产生不良情绪;有时会因为家里的琐事烦恼的负面影响带到学校里去,进而发泄到学生身上……一系列的问题似乎在向我敲响警钟,向我告诫,那会使我变得不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面对新形势,面对新课改,教师所面临的是严峻的考验。如果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2022年师德师风培训个人总结(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