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八年级的寒假计划表(1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41

八年级的寒假计划表篇一

1.每天足量学习5小时,内容包括:寒假各科作业:语文阅读、数学练习、英语听力等

2.每日早晨 英语听力或口语30分钟

3.中午保证一小时休息,下午学习或外出体育活动(运动能使人头脑更清醒)

4.做数学竞赛书《初中数学竞赛新课标同步辅导(初二)》(这本书真的很好哦)记住先看例题,最好不要抄答案。

7:00 起床

7:20 洗漱完毕

7:20--7:50:跑步(锻炼哦)

8:00吃饭

8:20--9:10 做作业(语文阅读一篇和摘抄)

9:25—11:25 数学《初中数学竞赛新课标同步辅导(初二)》

11:25--11:45 看报 课外书

11:45--14:30午饭 午休

14:30--15:30 英语

15:30--15:45 休息

15:45—16:45物理

16:45--17:00 休息

17:00--18:00 其他科目复习

晚饭

20;00—21:30 电视,电脑,课外书,free

八年级的寒假计划表篇二

初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初二则是初中学段的关键期。 同学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寒假尤其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希望同学们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作息时间,有计划地度过寒假,适当的放弃一些玩乐也是为了更多的收获和进步!各个学科的老师都为你的假期学习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请你一定要认真执行,按时完成。

语文

1.“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一手好字是你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练字10张(纸张自备)

2. 买书、读书《海底两万里》《名人传》,也可以读其他一些文学作品、名人传记,很多都拍成了电影,可配合着看。读书的同时不要忘了写读书笔记,每个人建立一个专门的读书笔记本。

3. 课后附古诗词背诵十篇、八下25课古诗、八下30课古诗,开学就组织一次古诗词的小测验。

4.写作:完成随笔三篇,可以“春节”“寒假”“元宵节”为话题或为内容,也可抒写自己的心情或其它。字数严格控制在600—800字,并认真书写。数量少,但要求质量!

数学

1. 复习:第一、二、四、六、七章试卷各一张

2. 预习:八下第一、二章

英语

1. 做《金榜》所划题目

2. a组同学每人准备两篇美文/故事/新闻

b组同学每人准备两篇笑话/寓言/节日来历

3. 每人准备两个绕口令,自己先要说熟练。

4. 预习作业:预习八下前四单元

5. 上班级博客,下载配音的视频,准备开学初的英语配音比赛

物理

物理寒假生活:学习指导三份,一、二、四周各一份。

政治

1.收看有关学生时政的电视节目(经济与法、中国新闻等)

2. 一张试卷

历史

观看《甲午风云》《金陵十三钗》《大武生》《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电影。

多欣赏《百家讲坛》《探索与发现》等电视节目。

地理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应试指南》学习计划

第一周(1.10-1.15)作业:

①做专题1《地球和地图》的“地图导学”、自学“核心突破”、背诵掌握“归纳知识”

②做专题2《世界的自然环境》的“地图导学”、自学“核心突破”、背诵掌握“归纳知识”

第二周(1.16-1.22)作业:

①做专题3《世界人文环境》的“地图导学”、自学“核心突破”、背诵掌握“归纳知识”

②做专题4《认识世界区域》的“地图导学”、自学“核心突破”、背诵掌握“归纳知识”第三周(1.29-2.4)作业:

①做专题5《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地图导学”、自学“核心突破”、背诵掌握“归纳知识”

②做专题6《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地图导学”、自学“核心突破”、背诵掌握“归纳知识”

第四周(2.4-2.11)作业:

①做专题7《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的“地图导学”、自学“核心突破”、背诵掌握“归纳知识”

②做专题8《中国的地理差异》的“地图导学”、自学“核心突破”、背诵掌握“归纳知识”

过完了充实的寒假生活,你对整个初中的地理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了?开学不久我们就要进入复习阶段,所以记得开学初就要带着你的四册地理课本到学校噢!

八年级的寒假计划表篇三

1、每天进行一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最好是室外、能集体运动就更棒了)。

2、要关心时事新闻,关心社会生活(可通过电视或报刊)。

3、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助父母、锻炼自己(比如洗碗、取报、整理房间等)。

4、每天和父母做必要的交流(可在餐桌上和一起看电视时)。

5、读一本名著,古今中外皆可;

6、每天保质保量地完成寒假作业。

寒假计划时间表安排可参考如下:

7:00起床

8:00做寒假作业或复习上学期

11:00吃饭

11:30娱乐

13:00做寒假作业或预习

15:00看课外书

16:30休息

17:00吃饭

18:00预习新课

20:30娱乐

21:30睡觉

寒假各科目的学习计划可参考如下:

在完成寒假作业的同时再去完成以下的学习内容:

1、数学 自学下册前3章,做相应习题;做下册学习笔记,习题册一本;

2、科学 自学下册前3章,做相应习题;做上册实验报告,下册的学习笔记;

3、英语 记背下册英语单词,复习上册单词词组;

4、语文 记背下册诗词、文言文,抄写一遍诗词、文言文,书下注解也要抄写一遍,练习册一本,作文完成3篇,读书笔记完成2篇,小论文完成1篇;(内容有点多)

八年级的寒假计划表篇四

初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初二则是初中学段的关键期。 同学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寒假尤其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希望同学们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作息时间,有计划地度过寒假,适当的放弃一些玩乐也是为了更多的收获和进步!各个学科的老师都为你的假期学习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请你一定要认真执行,按时完成。

语文

1.“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一手好字是你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练字10张(纸张自备)

2. 买书、读书《海底两万里》《名人传》,也可以读其他一些文学作品、名人传记,很多都拍成了电影,可配合着看。读书的同时不要忘了写读书笔记,每个人建立一个专门的读书笔记本。

3. 课后附古诗词背诵十篇、八下25课古诗、八下30课古诗,开学就组织一次古诗词的小测验。

4.写作:完成随笔三篇,可以“春节”“寒假”“元宵节”为话题或为内容,也可抒写自己的心情或其它。字数严格控制在600—800字,并认真书写。数量少,但要求质量!

数学

1. 复习:第一、二、四、六、七章试卷各一张

2. 预习:八下第一、二章

英语

1. 做《金榜》所划题目

2. a组同学每人准备两篇美文/故事/新闻

b组同学每人准备两篇笑话/寓言/节日来历

3. 每人准备两个绕口令,自己先要说熟练。

4. 预习作业:预习八下前四单元

5. 上班级博客,下载配音的视频,准备开学初的英语配音比赛

物理

物理寒假生活:学习指导三份,一、二、四周各一份。

政治

1.收看有关学生时政的电视节目(经济与法、中国新闻等)

2. 一张试卷

历史

观看《甲午风云》《金陵十三钗》《大武生》《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电影。

多欣赏《百家讲坛》《探索与发现》等电视节目。

地理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应试指南》学习计划

第一周(1.10-1.15)作业:

①做专题1《地球和地图》的“地图导学”、自学“核心突破”、背诵掌握“归纳知识”

②做专题2《世界的自然环境》的“地图导学”、自学“核心突破”、背诵掌握“归纳知识”

第二周(1.16-1.22)作业:

①做专题3《世界人文环境》的“地图导学”、自学“核心突破”、背诵掌握“归纳知识”

②做专题4《认识世界区域》的“地图导学”、自学“核心突破”、背诵掌握“归纳知识”第三周(1.29-2.4)作业:

①做专题5《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地图导学”、自学“核心突破”、背诵掌握“归纳知识”

②做专题6《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地图导学”、自学“核心突破”、背诵掌握“归纳知识”

第四周(2.4-2.11)作业:

①做专题7《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的“地图导学”、自学“核心突破”、背诵掌握“归纳知识”

②做专题8《中国的地理差异》的“地图导学”、自学“核心突破”、背诵掌握“归纳知识”

过完了充实的寒假生活,你对整个初中的地理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了?开学不久我们就要进入复习阶段,所以记得开学初就要带着你的四册地理课本到学校噢!

八年级的寒假计划表篇五

为了充实,有意义的寒假,特制定此寒假学习计划

1.每天足量学习5小时,内容包括:寒假各科作业:语文阅读、数学练习、英语听力等

2.每日早晨 英语听力或口语30分钟

3.中午保证一小时休息,下午学习或外出体育活动(运动能使人头脑更清醒)

4.做数学竞赛书《初中数学竞赛新课标同步辅导(初二)》(这本书真的很好哦)记住先看例题,最好不要抄答案。

7:00 起床

7:20 洗漱完毕

7:20--7:50:跑步(锻炼哦)

8:00吃饭

8:20--9:10 做作业(语文阅读一篇和摘抄)

9:25—11:25 数学《初中数学竞赛新课标同步辅导(初二)》

11:25--11:45 看报 课外书

11:45--14:30午饭 午休

14:30--15:30 英语

15:30--15:45 休息

15:45—16:45物理

16:45--17:00 休息

17:00--18:00 其他科目复习

晚饭

20;00—21:30 电视,电脑,课外书,free

八年级的寒假计划表篇六

1、每天进行一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最好是室外、能集体运动就更棒了)。

2、要关心时事新闻,关心社会生活(可通过电视或报刊)。

3、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助父母、锻炼自己(比如洗碗、取报、整理房间等)。

4、每天和父母做必要的交流(可在餐桌上和一起看电视时)。

5、读一本名著,古今中外皆可;

6、每天保质保量地完成寒假作业。

寒假计划时间表安排可参考如下:

7:00起床

8:00做寒假作业或复习上学期

11:00吃饭

11:30娱乐

13:00做寒假作业或预习

15:00看课外书

16:30休息

17:00吃饭

18:00预习新课

20:30娱乐

21:30睡觉

寒假各科目的学习计划可参考如下:

在完成寒假作业的同时再去完成以下的学习内容:

1、数学 自学下册前3章,做相应习题;做下册学习笔记,习题册一本;

2、科学 自学下册前3章,做相应习题;做上册实验报告,下册的学习笔记;

3、英语 记背下册英语单词,复习上册单词词组;

4、语文 记背下册诗词、文言文,抄写一遍诗词、文言文,书下注解也要抄写一遍,练习册一本,作文完成3篇,读书笔记完成2篇,小论文完成1篇;(内容有点多)

八年级的寒假计划表篇七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本学期八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和增强学生素质,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第一到第二十二课的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七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共22课及乡土教材的教授。

3、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特点

八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

五、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四)培优辅差措施。

优生培养措施:

1、找学生谈心,提醒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激发对未来的斗志。

2、进一步加强学习目的,动机教育,培养并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3、多方面收集资料,指导优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课堂上分层教学,对优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5、和学生搞好沟通,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学困生辅导措施:

1、学生谈心,帮助他们找自己的优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3、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4、用优等生带动差生,以优促差,以实现“培优”和“辅差”。

5、适量地布置作业,定时进行检查,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年级的寒假计划表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注重整体感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答谢中书书》: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领悟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情怀。

难点: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课外资料延伸法

【课前准备】

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资料、承天寺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二、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好神仙之术,爱山水。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三、文本链接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四、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

3.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

夕日欲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3)全班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4.背诵课文。

(1)自由竞背。

在四人小组内互相检查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本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试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运用对偶、排比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将描绘的山水之美写得清丽自然,毫无堆砌雕琢的弊病。

2.深化:找出文中你所喜爱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3.拓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代诗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诗句,请大家相互交流收集的诗句,并试简评诗句特色。

4.《答谢中书书》首句总领全文,概括古今高雅之士的情怀。纲举则目张,中间部分承前文具体描写山川之美,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从仰视、俯视、平眺的视觉角度,从色彩,从四时,从晨昏,从动静,从听觉等角度展开,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去诠释自然景物绮丽的风光,展现出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卷。而最后一句则以感慨收束,自比先贤,怡情山水,自得其乐。

六、探究升华

描写讴歌自然之美的作品浩如烟海,但像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这样短小简约、字精意达的却并不多见,我们应学习他不作繁文、惜墨如金的写作态度。

七、文章脉络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垫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八、写作特点

1.描写细致。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描写自然景物时,扣住最能表现景色特征的时间——早、晚来描绘。在旭日东升、晨雾将散的一片寂静里,山林中呈现一片猿鸟争鸣的欢腾景象。“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使整个山林充满着勃勃生机。夕阳将要落山时分,余晖照映着水面,层层粼波之中,不断有鱼儿从水中争相跃起。“竞”字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体流动画面。

2.抒写奇美。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展现了多种“美”。一是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二是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四是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九、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见过月亮,也沐浴过它的清辉。在古代,月亮是人们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物象。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有关月亮的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才闻名于世,而他的成就。他在欧阳修去世后,成为宋朝文坛。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方面均有骄人的成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

三、文本链接

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由于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赏月排遣心中的苦闷,故作者借景抒情写了此文,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画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两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如遇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①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③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全班讨论,落实翻译。

(4)竞背课文。

(5)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文中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这十八字写景,有何妙处?

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使读者如见其景: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创造了一个明净幽闲的境界。作者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明月经常有,美景亦常在,但人物心情不同,欣赏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当时与张怀民俱贬官黄州,虽任团练副使,却无实权,实在是一个闲人。作者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心境肯定不会如意,但是作者却能从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

4.《答谢中书书》与本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现加以分析。

《答谢中书书》一文作者是个隐士,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对山水的喜爱欣赏之情与无人能同赏的些微怅惘。本文却是作者贬官之后作的,不免有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悲凉、失意、惆怅和愤懑之情,但同时也有善于自我排遣的豁达态度。

六、探究升华

山川、清流、明月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也是无数文学家们不遗余力地歌颂和吟赏的对象,不论是得意或失意之人,仿佛只要回归到了山水中,与清风明月为伴,那一腔的失意或怅然总能一扫而空,重获心灵的自由。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山水的清音与丝竹之音截然不同,它能让真心观赏它的人荡尽胸中块垒,得到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古往今来的人们从大自然的美景中不仅能寻求精神上的安宁,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练就了一双慧眼,他们用生花妙笔及时地描绘出了这些美景,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论是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无人同赏的些微怅惘,还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豁达,都能够引起千载之后人们的共鸣,让人仿佛进入当时的情境中。

七、文章脉络

《记承天寺夜游》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作者与张怀民在庭中散步。第二层写散步时所见的月色。第三层写作者内心的感慨。

八、写作特点

《记承天寺夜游》

1.衬托手法的运用。

这是一篇小品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描绘月光明亮之美的方法。他不是直接写天上的月亮如何璀璨、明净,而是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从下到上,突出月亮的皎洁,给人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2.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体,以抒情为辅助。小品文写出了作者承天寺夜游的感受,大体可归结为:前半部分叙事,中间部分写景,最后三句抒情。这样,使全文写景、抒情结构分明,叙事中流露出被贬的悲寂,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借景抒情,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感慨。

3.词语的巧妙运用。

文章中起笔扣“夜游”,径入题旨,接着用“至”“寻”“步”等词,把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交代得清楚明了。又如作者写“月”,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作者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空明。这样写,精致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九、板书设计(略)

八年级的寒假计划表篇九

[教学创意]

此课的教学创意是:一词经纬法。

一词经纬是一种写作、构思的方法,指的是用一个关键词去连缀写作内容,营造文章结构,突出文章主旨,抒发文章感情等等。把“一词经纬”借用到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设计上,指的是一种教学设计艺术。这种艺术就是巧妙抓住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去设计教学方案,力求用这“一词”(或这一短语)去纵横连贯全课的教学内容,带动对全篇课文的阅读品析。

“一词经纬法”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有如下优点:

1、“一词经纬法”切入的角度巧,一词既出,能给学生惊奇感、新鲜感,能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2、“一词经纬法”切入的角度新,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有创意的阅读能力。

3、“一词经纬法”以一词将零散的教学内容连为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阅读能力。

4、“一词经纬法”以一词贯穿教学全过程,思路明晰单纯,方便教者把握操作。

5、“一词经纬法”以一词串起全课的教学内容,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高效。

“一词经纬法”运用之妙在于:所捕捉的关键词要的确能串起主要的教学内容,避免挂一漏万;以一词“牵”出其他教学内容时要自然顺畅,避免牵强生硬。

[平台展示]

下面请看根据此创意而设计的《回忆我的母亲》的主要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激趣:今天,我们准备抓住文中反复使用的一个词语来学习全文,同学们猜猜是哪个词?

2、学生猜测议论片刻后教师公布答案。(“还”)

二、拎出关键词语

1、请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还”字的语句,找出一句抢答一句。

2、教师用幻灯出示分类整理好的带“还”字的句子。

第一类

①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②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床。

③因为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④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⑤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⑥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第二类

⑦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⑧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三类

⑨他们劳动惯了,离开了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

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三、品析母亲形象

此教学环节分为三个层次。

(一)品析文中怎样用“还”字句来直接刻画母亲形象

1、学生品析:上述①—⑥句中的“还”一词,各写出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2、学生明确:

①②句写出了母亲的勤劳,③④句写出了母亲的聪明能干,⑤句写出了母亲的宽厚仁慈,⑥句写出了母亲同情支持革命。

3、教师点拨:上述每一个句子都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是一个生动的画面,作者以此直接刻画了母亲形象。

(二)品析文中怎样用“还”字句写“我”来丰满母亲形象

1、学生体会:第⑦⑧句中的“还”的表达作用。

2、学生明确:这些“还”字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影响之大、教育之深。

3、迁移:文中还有些句子、段落写出了母亲对我影响之大、教育之深,请找出这些句段并激情朗读。

学生找出的句段可能有:

这个时期母亲教我许多生产知识。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我应该感谢母亲……使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4、教师点拨:文中写了母亲给我的教育和影响,用我的“行动”和感受侧面烘托,丰满了母亲形象。

(三)品析文中怎样用“还”字句写其他人来深化母亲形象。

1、抢答:⑨⑩句涉及了父亲和祖父,句中的“还”写出了他们什么共同特点?(勤劳)

2、提问:文中还有哪些人具有勤劳的品质?(大家庭中的其他人、许许多多的贫苦农民)

3、讨论:文中写许多和母亲一样具有勤劳品质的劳动人民,这样写有何好处?(由写母亲拓展到写千百万像母亲一样的劳动人民,深化了母亲形象。)

4、相机引导学生诵读文章倒数第二段。

5、学生背读文章倒数第二段。

四、体会深挚感情

1、学生体会:以上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句中的“还”字都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学生明确:上述句中的“还”表达了对母亲的尊重、爱戴、敬佩、感激之情。

3、迁移:文中还有许多朴实的词句蕴含着深情,请每人找出一个自己认为最有感情的句子。

4、进行有感情朗读比赛。

八年级的寒假计划表篇十

第一课时

年级:八年级 科目:语文 执笔:韩云生 审核:八年级备课组

课型:精读 课时:2课时 时间:20__年11月 日

班级: 姓名:

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字词,理请文章思路。

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的思路。

教学重点:理请文章思路

一.走进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脚步集》,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

二.知识积累

1. 给加点字注音。

相间( ) 池沼( ) 镂空( )

鉴赏( ) 阑干( ) 丘壑(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yong 俗( ) 嶙 xun ( ) z

最新八年级的寒假计划表(16篇)

八年级的寒假计划表篇一1.每天足量学习5小时,内容包括:寒假各科作业:语文阅读、数学练习、英语听力等2.每日早晨 英语听力或口语30分钟3...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