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散步说课稿五分钟(5篇)
散步说课稿五分钟篇一
一、说教材
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五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教学这篇《散步》,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二、说学生
七年级的学生对文笔优美华丽的文章容易认同、喜欢,对文辞淡而意蕴深沉的文章却缺乏深入理解、反复品味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本文的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朴实文字下丰富的意蕴,能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悟。
大多数七年级学生在家里沐浴着长辈的关爱,他们知道这份爱却体会不深刻,更少有学生能自觉的回报这份爱,所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的亲情,感悟其中的“孝”字就更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为:
1、 学生能读写并解释重点词语。 2. 学生能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能积累语言和借鉴写法,并学习圈点勾画。 4. 学生能发现感受并珍惜周围的亲情,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存在困难的地方。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⑴教学重点:感受文章浓浓的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⑵教学难点:透过文章浅显质朴的语言,品读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
五、说教法学法
1、 朗读法:朗读是感受、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我选用朗读法,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反复吟诵,最终用朗读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对亲情的感悟。
2、 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在学习时,我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说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导入设计
(结合日常生活,引入学习。)
出示问题:你们一家人经常一起散步吗?散步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请两位同学讲述经历,与大家共享。
(三)分析课文
1、 朗读课文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勾画出重难点字词,老师对学生的朗读做简要的评价。
(“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过程我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文本、品味语言而不要流于形式。)
2、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事? 提示:一家四口外出散步的故事。
检查阅读效果:(屏幕显示)
3、散步的人有哪些?散步的季节?散步的地点?散步中发生了哪些事情?结果如何? 提示: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 季节:初春。 地点:田野。 事件: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结果:走小路。
(问题宜简单,学习起步阶段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梳理内容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4.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提示:母亲给我们生命,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事整个世界。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体会文章的人性美。对于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5.交流讨论
在文中找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⑴提示:“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包含着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如同子女幼小时对父母的依赖这样的人生哲理。体会了母子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 ⑵提示:“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他高大的父亲。”
母亲老了,儿子长大了,挑起了生活的担子,这样母亲母亲自然听从于儿子;而我的儿子还年幼,现在一切也要依靠父母,我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们应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拓展深入
联系生活,请同学们谈一下周围让你感动的事情。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已知与未知的中介,学习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学习课文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内外结合,以外促内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七、总结
课文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用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所以,请同学们多关心你们的父母、亲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用优美的语言总结本节课,让亲情在学生的心中升华。)
八、作业
题目“散文”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请同学们换一个角度为文本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训练学生根据主题拟题的能力,为写话题作文拟题做练习。)
九、板书设计
散步说课稿五分钟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散步》,相信大家对这篇也是比较熟悉的,这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下面结合我对新课标的理解给大家说一说我的课堂设计。
一 速读,整体感知
组织同学们用最短的时间读,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的主要内容,教师做好归纳与整合。本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四口人早春在田间散步的事情,展现了作者一家互敬互爱、和谐相处的生活画面。
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还是遵循了“轻松走进”课堂的原则,让同学们感觉到学习语文是很简单的事情,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事情。只不过是不同的人所说的内容不同而已,程度好一点的学生概括的全面一些。同时,这样既锻炼了同学们的整体感知能力,又锻炼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并且还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下面课堂的推进做了很好的铺垫。时间5分钟左右。
二 细读,感悟品味
同学们细读,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加以品析。要求每人至少找两处来品析,并且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赏析,提示学生可以从句子内容出发,抓住关键词语来赏析,比如“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句子中“熬”字既写出了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为母亲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还可以从语言特点方面来分析,如“有的浓,有的淡”“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句式对称,形式优美,读起来有一种节奏感;还可以从个人感受来谈。在这个过程中,要别关注待转化生,因为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状态。这时老师一句温馨的话,比如有困难吗?需要我帮忙吗?或者是一个友爱的眼神,就能帮助他们尽快投入到学习中。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让他们去圈点勾画,找自己喜欢的语言品析、玩味,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愉悦。
根据学生圈点批注的情况,组织同学们小组交流,互相借鉴、补充、添加、完善。
时间约8分钟。
三 自主汇报,成果分享
汇报的环节为先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在哪一段,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来,然后说出自己的
最新散步说课稿五分钟(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