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及家教经验(9篇)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及家教经验篇1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力是极大的,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也是孩子上的第一个“课堂”,在这个课堂里,是对孩子的最初的启蒙,这于孩子的成长有可能会造成终身的影响。我在家庭教育这方面有自己的心得。
家庭注重的就是一个氛围,这个氛围绝对不可以是差的,因为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好的氛围就会让孩子学到好的东西,不好的氛围就会造成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坏的。一个家庭里面的成员为了给孩子们带去好榜样,就必须自己就要有良好的休养,要知道孩子很小的时候,是以大人的行为为学习的榜样,你要是在家里经常说脏话,做些不雅的举动,他们也会跟着学习,要知道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那时的他们记忆力也是比较好的,或许他们不懂你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们会记住,会跟着你学,因为他们没有其他学习的方式,只能跟着离自己最近的家人学习,如果要教育好他们,首先就得从家长自己做起,在孩子的面前不要说脏话,也不要做一些有损个人形象的行为,这些都是会影响到孩子们的。
一个家庭有好的家风,对于孩子来说,它的成长环境就是很好的,因为家风会一直影响他们长大,并且日后也会成为他们在外生存的一种帮助。我们要知道人潜意识里就会喜欢有良好修养的人,不会去喜欢一个一天到晚嘴碎的人。向来家风都是几代的传承,一个家族的兴盛也是因为有着良好的家风才能维持,越是家庭和谐和团结,就能让家族一直繁荣昌盛,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也是不会差的。
上面说到方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的行为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因此在做事做人方面,方面就必须要有分寸,在孩子们面前,有威严的同时,也必须要平易近人。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不能纵容他们,该罚的就要罚,做对事情的时候也要有夸奖,做事不能只做一面。当然如果是父母做错了事情,父母也要道歉,因为父母如果在这方面都能这样做,那孩子以后在犯错的时候也是会主动认错并改正的,父母如果都做不到犯错道歉,那孩子们又怎么可能会有好的态度为自己的做错的事情抱歉呢,显然不能,因此父母做事情一定要有思量。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候,不能总是端着长辈的架子,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要与他们像朋友一样相处,这样他们不会养成愚孝。
所以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必须要重视起来,很多家庭就是因为自身不好才会教不好孩子,造成很多孩子长大之后走上不归之路。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及家教经验篇2
什么是陪伴,有人说是陪着孩子长大,是照顾她的一日三餐;有人说是履行父母的责任,监督她的学习;还有人说是默默无闻的守候。带着这些疑问,我回顾过往,由纸入心,与老师和其他家长分享我的故事。
目前社会发展节奏很快,我们看到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都是忙忙碌碌的,在这种大环境下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陪伴方式,我们看到的陪伴是什么样的?有些家长把握好了生活的节奏,和孩子平等沟通,理解孩子,无条件地爱孩子,并且让孩子选择与负责任,成为轻松快乐的家长和优秀的孩子。也有一些家长辞去工作,专心陪读,还有些家长和孩子不在一起,见到孩子就先问孩子的成绩,也有虽然天天可以见到孩子的家长,但回家后和孩子并不沟通,或者是不懂得如何沟通,在这些画面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陪伴下成长的青春期的孩子必然会出现叛逆、焦虑、离不开手机,成绩下降,家长会说孩子进入了叛逆期,给孩子扣一个“叛逆”的帽子,真的是孩子的问题吗,其实是家长出了问题,是陪伴的方式出了问题。
有一句话讲得好,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所以有效的陪伴就显得必不可少,这关系到孩子的一生,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良好的陪伴是怎么样的?一定是可以给孩子安全感,自我价值认同感,同时可以提升孩子的沟通交流能力、表达情感的能力、爱的能力的陪伴,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而我们的家庭正是可以通过陪伴让孩子具备勤劳、勇敢、正直、善、,感恩这些品质。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一个良好陪伴的状况呢,最重要的是要入心,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实现高效陪伴。
每位父母都是带着满满的爱去陪伴孩子,有些甚至不惜辞去工作,天天守着孩子,然而收效甚微,和孩子很有距离感。青春期的孩子情感千变万化,作为家长就要用一颗柔软的心,找准自己的定位,用欣赏、肯定、赞赏、平等的目光去看孩子,孩子就会在一个安稳、平静、被尊重的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具体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一次肯定,一个礼物,一次鼓励,一个欣赏的眼神等等,从而实现一次次爱的印证,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是可以求助,可以分享,可以互动的,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有安全而有自信。与之相反,家长带着审视、监督、控制、挑剔的信念和孩子在一起,大多数时候在孩子周围弥漫的就是无形的压力,就算家长不讲出来,孩子也感到很多压力。陪读的家长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因为家长心里装着的就是“你看我为了你学习,我专门陪着你,工作都不要了”这种信念,虽然不说,孩子都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如果遇到挫折,就会产生深深的愧疚感,陷入觉得自己不好的循环,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还有些家长和孩子不在一起,通过视频,摄像头等和孩子进行沟通,进行对话。虽然不是面对面,只要家长做对了,用心了,陪伴就可以不受形式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一颗陪伴孩子的心,我们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她是被关注的,这样孩子仍然可以有力量去成长。
家庭作为一个孩子成长的环境,同时也是一个陪伴的空间,一个学习的氛围。家长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她的个人空间,把自己定位为孩子的好朋友,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定不要简单的把自己当做一个家长,一个监督员,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干什么呢,通常就是家长在看着孩子,在做家务,看手机,还美其名曰在陪伴孩子,充其量就是“陪”,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伴”,发现孩子没有学习时还会喋喋不休,这样带给孩子的感受就是拒绝、叛逆,表现出来的就是反抗。孩子学习时,陪伴的家长和孩子都应该处于一个学习的氛围,一起学习,这样孩子心里会很舒服,这样的同理心带来的情感链接非常珍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只要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被肯定和欣赏,给孩子选择与负责任的机会,那么每一个孩子都会按照自己的轨迹健康成长,成为一个爱自己的、有爱的、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及家教经验篇3
大年初三吃好晚饭,我和孩子妈妈商量着明天带孩子去蓝山湾木艺小镇游玩的事情。当时觉得不过是完成一个任务,免得孩子觉得好像没有放假一般。不想,与孩子说后,兄弟俩一听都欢呼起来。
次日早晨约七点钟,我还没有起床,又听见两人兴奋的说话声,牙刷与杯子的磕碰声,让家里处处充满欢乐的空气。
到了目的地,远见一个木质的门头,挂一木牌匾,上写:蓝山湾木艺小镇。刚停下车,兄弟俩便如出笼的小鸟,瞬间消失在我们的视线内,我们加快脚步往们的方向赶去。
哥哥闪现到眼前:“爸爸,我看到了卡丁车,我和弟弟想开卡丁车,你看可以吗?”
“当然,今天就是来玩的!”我爽气地说。
我们买好票,哥哥坐上车,带好头盔,系上安全带,顺利开了出去,第一圈还有点顿挫,第二圈就流畅了。弟弟却熄火了两次,但也由断断续续到顺畅了,只是速度慢点。
寒风中,孩子冻得通红的手紧紧握住方向盘,根据地形状况左右转动,倒也有那么一点赛车手的风范。透过头盔的玻璃镜,可以看到孩子的眼睛专注而兴奋。我站在栅栏内,紧张地关注着他们的状况,提醒着不要太快。
时间很快到了,工作人员指引兄弟俩依次把车停好。二人慢慢地撑起头盔,解下安全带,走下车的瞬间,脸上便充满笑容,兴奋地交流着开车心得。我忽然想到大年初一他们接到压岁钱的情景,那个瞬间,我并没有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与企盼,一如现在。
我们继续往前走,哥哥说他要玩“玻璃栈道”,我却因为腿部不适,不能陪他。弟弟说他陪爸爸,妈妈陪哥哥去玩。那是一个建在山顶的设施,两头各一个龙门架,中间是一条约300米的金属焊接龙骨架,以两头龙门架为连接固定点悬于空中,龙骨架的四面是全透明的玻璃围档。看起来还是挺考验人的!
我和弟弟站在山腰远远的看着,只见哥哥走在栈道的中间,头几步的时间,低着头两手虚悬,没走几步,马上抬起头,快速地走着。而妈妈是双手扶着标杆,侧着身子一步步往前挪着。可能没有听见妈妈的声音或叫妈妈没有应答,跑出几十米的哥哥又折返而回,快速走到妈妈身边,他双手托住妈妈的一只手,牵着妈妈慢慢往前走。
看着空中的两个人影,我的眼中有些湿润,脑中却一阵恍惚:我们已经很久没有陪孩子这样玩了。那个每天跟在爸妈身后的孩子,却似一眨眼般长大了,他现在不会不管不顾地往前冲了,他已经知道了“回头”,懂得去照顾父母的情绪与不便了。
因为连接栈道的是一段通往山腰的隧道,我们便走到隧道口,等待他们出【www.baihuawen.cn】来。而后我们又去了“滑草”“碰碰车”等项目,有些我也能参与进来,便渐渐放下脑中思虑,僵硬的身体也舒展开来,跟着孩子玩得不亦乐乎。
天色渐暗,又下起了小雨,我们要回去了。车子不紧不慢地往回开着。车窗玻璃上升腾起雾气,车内很温暖。趴在窗边看着外面的哥哥轻声说:“谢谢爸爸妈妈!”我很讶异,哦了一声:“你说什么?”孩子又不说话了。
晚上洗漱完毕,弟弟说“今天我跟爸爸睡!”黑暗中,听着孩子匀称的呼吸声,我知道我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脑海中却浮现出纪伯伦的诗句:
你的孩子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
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而来
却并非因你而来
他们陪伴你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爱
却不能给予他们思想
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
却不能庇护他们的灵魂
你是弓
孩子却是那弓上待射的箭
总有一天,孩子要离开你的庇护,飞向高远广阔的世界。但曾经家的温暖,你和他生命血脉的牵连,甚至与父母相陪相伴的点滴记忆,会是孩子生命中最珍贵的滋养与力量的源泉。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及家教经验篇4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可以说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的增长、智能的培养,尤其是品德的陶冶、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的形成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获得熏陶与启迪的。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终身受益。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我们作为家长的责任,其实更是义务。我是宋杰同学的家长,在孩子教育这方面,其实一开始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没什么经验,都是慢慢积累的,下面我就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与各位老师和家长进行交流。
一、营造和谐欢乐的家庭气氛 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在家庭中成长,如同一棵小树在自然界中成长。良好的自然环境对树木的生长有利于它快速成材。同样,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将促进孩子的健康快乐地成长。父母温暖的笑容就像金灿灿的阳光普照着小树,而父母的爱就如同绵绵细雨滋润着小树,滋润着孩子的心田。这棵小树有了充沛的阳光雨露怎能不茁壮成长呢?因此,我非常重视家庭的文化氛围的建设,注重学习型家庭的打造,比如:孩子独立的书房、和孩子一起阅读、学习等等,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显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所以作为家长在各方面要成为孩子的学习榜样,这既是家长的责任,更是孩子的希望与未来!一是家长们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不文明的语言、翻闲话、或者经常发牢骚;二是要把快乐、轻松的情绪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宽容、大度、随和;三是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推着他、引导
最新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及家教经验(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