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教案(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41

七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教案篇1

1、重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的方法。

2、难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

3、关键: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七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教案篇2

(1)、像-3,-2,-2.7%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而3,2, 2.7%在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2.7%,它们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数(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 3, 2, 0.5, ,…就是3,2,0.5, ,…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2)、中国古代用算筹(表示数的工具)进行计算,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数

(4) 、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今天气温是0℃,是指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5)、 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记录账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6)、 请学生解释课本中图1、1-2,图1、1-3中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7)、 你能再举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吗?

(8)、例如,通常用正数表示汽车向东行驶的路程,用负数表示汽车向西行驶的路程;用正数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负数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买进东西的数量,用负数表示卖出东西的数量

七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教案篇3

课本第3页,练习1、2、3、4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教案篇4

一、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1、等式的概念,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在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分别叫做这个等式的左边、右边。等式可以是数字算式,可以是公式、方程,也可以是用式子表示的运算律、运算法则。

2、等式的类型楷体五号

(1)恒等式:无论用什么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总能成立。如:数字算式 。

(2)条件等式:只能用某些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才能成立。方程 需要 才成立。

(3)矛盾等式:无论用什么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都不能成立。如 , 。

注意:等式由代数式构成,但不是代数式。代数式没有等号。体五号

3、等式的性质五号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 ,则 ;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 ,则 , 。

注意:

(1)在对等式变形过程中,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即:同时加或同时减,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不能漏掉某一边。

(2)等式变形过程中,两边同加或同减,同乘或同除以的数或整式必须相同。

(3)在等式变形中,以下两个性质也经常用到:

①等式具有对称性,即:如果 ,那么 。

②等式具有传递性,即:如果 , ,那么 。黑体小四

二、方程的相关概念黑体小四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注意:定义中含有两层含义,即:方程必定是等式,即是用等号连接而成的式子;方程中必定有一个待确定的数即未知的字母。二者缺一不可。楷体五号

2、方程的次和元 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称为方程的次,方程中不同未知数的个数称为元。楷体五号

3、方程的已知数和未知数楷体五号

已知数:一般是具体的数值,如 中( 的系数是1,是已知数。但可以不说)。5和0是已知数,如果方程中的已知数需要用字母表示的话,习惯上有等表示。

未知数:是指要求的数,未知数通常用 、 、 等字母表示。如:关于 、 的方程 中, 、 、 是已知数, 、 是未知数。楷体五号

4、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楷体五号

5、解方程 求得方程的解的过程。

注意:解方程与方程的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求得的结果,前者是求出这个结果的过程。

6、方程解的检验楷体要验证某个数是不是一个方程的解,只需将这个数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如果左、右两边数值相等,那么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黑体小四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体小四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这里的“元”是指未知数,“次”是指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楷体五号

2、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楷体五号

标准形式: (其中 , , 是已知数)的形式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最简形式:方程 ( , , 为已知数)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

注意:(1)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所以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变形为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来验证。如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如果不变形,直接判断就出会现错误。

(2)方程 与方程 是不同的,方程 的解需要分类讨论完成。黑体小四

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五号

(1)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注意: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个整体,含有多项式时应加上括号。

(2)去括号: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

七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教案(7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教案篇11、重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的方法。2、难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3、关键:...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