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信息化现场会(3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41

教育信息化现场会篇1

同志们:

全市教育信息化暨装备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了。这次会议是市教育局继XX年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大型教育信息化及装备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xx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几年来教育信息化建设及装备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我们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对策,明确目标,全面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及装备工作。下面,我仅就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和如何强化装备工作讲几点意见。

当前,我市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飞跃式发展,仅今年,全市信息化建设投入就达四千多万元,这为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和物质条件。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统合性工作,要软硬件结合和配套,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硬件建设的到位,满足于开设信息技术课的要求,而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重新审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因此,以应用为抓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应当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全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自己的认识和行动适应知识时代的挑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要采取灵活措施,克服各种困难,加快步伐,在全市中小学校尽快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程,尽快普及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尽快实现信息网络"校校通"。

近年来,我市中小学广大干部、教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为加快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技术应用发展到"学科教学整合"阶段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还必须看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尚未普及,利用率较低;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水平亟待提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科教学整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问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的信息资源及共享技术优势,在教学中实践"学科教学整合",加快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从现在起,到XX年,我们要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实现以下目标和任务:

--基本形成具有吉林市特色,学科特点的"学科教学整合"概念体系、操作策略、教学原则。进一步完善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积极发展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使用信息资源为主,在开放式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模式;形成师生互动、协作自主的多样化整合模式。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进一步提高广大中小学干部、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鼓励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各学科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之中,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培育一批"学科教学整合"的示范性学科、示范性学校,大力开展应用性研究,总结先进经验,示范并带动中小学各学科加快"学科教学整合"。

--完善"学科教学整合"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科教学整合"效果的评估,加强对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

教育信息化现场会篇2

尊敬的博科娃女士,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很高兴与各位相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我国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半年前,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著名水乡古镇——乌镇举办,发布了《乌镇宣言》,倡导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使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本次大会以“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为主题,把握了时代脉搏,顺应了发展潮流,很有意义。纵观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重大突破。互联网作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成为催生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动力。从1969年诞生至今,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生产生活方式,让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朋友“零距离”沟通。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都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教育信息化突破了“时空限制”,是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以较低成本,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大大缩小了教育差距和数字鸿沟,可以使全球1.2亿失学辍学儿童的“读书梦”不再遥不可及。

——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是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条件下,师生可以平等获取信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了教育的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质量提升。

——教育信息化打造了“没有围墙的学校”,是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必然选择。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教育供给能力大大增强,使学习主体从在校学生向社会公众扩展,教育阶段从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延伸,真正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教育信息化汇聚了“海量知识资源”,是人类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今天的孩子,只要轻点鼠标,就有机会接触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还能在多样文明交流互鉴中,培养开放包容的精神,汲取创新的智慧和力量。

20年前,中国人开始接触互联网。20年来,中国积极融入世界互联网发展大潮,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同步发展。如今,中国拥有网民6.49亿,基本覆盖4.84亿10至39岁的青年人,移动宽带用户5.3亿,手机用户近13亿。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中国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1万所、在校

教育信息化现场会(3篇)

教育信息化现场会篇1同志们:全市教育信息化暨装备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了。这次会议是市教育局继XX年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