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开学典礼演讲稿200字(十篇)
秋季开学典礼演讲稿200字篇一
我们yp小学全体师生,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整,迎来了一个新的学年,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今天我们隆重集会,举行第一次升旗仪式并召开新学期开学典礼,这是一次迎新会,又是一次加油会、动员会!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刚进入yp小学学习的一年级小朋友以及其他年级的外转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在这里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辛勤哺育我们的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在刚刚过去的一学年里,全校师生齐心协力、负重奋进、辛勤工作、努力拼搏,在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队伍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教学秩序井然,管理机构运转正常,文明的校风,勤奋的学风进逐步形成。这些让我们赢得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家长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誉。
老师们,同学们,过去的成绩是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孕育新的希望与憧憬,面对yp小学20xx学年更为紧张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与工作,我们每一位教师、学生都应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认真审视自己,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与学习中去,为实现自身的目标而奋斗、拼搏!
借今天的机会,给我们的同学提几点要求和希望。首先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开展创建“平安玉小”活动。人的生命对于其它任何事情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务必要万分重视安全工作,上学的路上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玩耍、追逐。乘车的同学要文明乘车。在校时,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禁在教室里、走廊上、活动场所追逐打闹,严禁玩弄电器插座和开关、消防栓等有危险的设备,严禁把有危险的玩具带到学校玩耍,严禁玩危险的游戏。
其次,培养良好的习惯,提升自己的素养。要培养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的良好品格,把学校的水电、用品看作自己家里的一样爱护,看到有浪费学校水电或破坏公物的现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加以制止或批评。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继续保持学校整洁、美观的环境。严禁随地吐痰、随地乱扔纸屑等垃圾,让全校同学进校就内化“丢下一片垃圾可耻,弯腰拾起垃圾光荣”的环保素养,为争创“绿色玉溪”、“生态玉溪”而努力。严禁在墙面等建筑物上涂抹。要培养相互关心、助人为乐等好品质,让学校真正成为我们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
另外,要认真学习。只有从小努力,好好学习,才能为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你们用认真作桨,用坚持作帆,驾驶着知识的小舟在老师的引导下到达成功的彼岸。尤其是毕业班的老师和同学,更要认清形势,刻苦学习。我希望你们最关键的一年里,明确目标、增强信,科学安排时间,坚持不懈地努力拼搏。
新的学年,我们会务实地、创造性地抓好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提高我们学校全体师生的幸福指数,有理由相信心,只要努力与我们同行,希望就会与我们同在!也一定能够谱写yp小学新的篇章!
秋季开学典礼演讲稿200字篇二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20xx级研究生新同学从天南海北来到即将迎来双甲子校庆的百年学府——西南交通大学。这里有博学的大师和鲜活的思想,更有温暖的情怀和无声的大爱,这里将成为你们研学的驿站和永远的精神家园。作为学校的第65任校长,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成为新一代交大人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祝贺和热烈欢迎!
同学们为追梦而来。求学梦、交大梦、中国梦经过十余年的探求,今天得以在交大聚合和升腾。对于现已置身学术殿堂并有明确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而言,“怎样学”比“学什么”更重要。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探究普遍知识,研究高深学问。“研者,磨也;究者,穷尽也”。磨和穷尽,可谓“治学”。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古人读书有“三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宋代李淑在《邯郸书目》中亦有“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的说法,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和精神食粮。今天,也想和同学们谈谈在这个功利浮躁的时代,研究生治学应有的“三味”。
第一,“趣味”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它既源于人类先天对未知探索的本能,也源于个人后天经验的养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孟德斯鸠也讲:“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光变成喜悦的时刻”。当真正感受到治学的“趣味”,就会在读书和研究中全神贯注、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甚或能强烈感受骨体肤理的愉逸和灵魂飞升的姿态。
如何激发趣味?好奇心和想象力至关重要。成年后的童真童趣、本心初心弥足珍贵。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习俗、环境、观念、教育、人文、学问、教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生活的重压以及一些思想、知识、道德、规则的桎梏,好奇心和想象力随之迟钝,甚至麻木。
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做到能天马行空、奇思妙想、无中生有、刨根问底,生命才有激情,做学问才有滋味。一旦失去可贵的好奇心,失去独立的想象力,就会失去做人独有的东西和潜力,整个生命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活力和创造力,就更不用遑论治学的趣味。
趣味的生发需要“去功利”。做学问有三重境界:一是学以致用,二是学以致知,三是为己之学。前两者都是功利性的,都有明确的世俗意义上的效用性和目的性。为己之学是去功利的或超功利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见于《论语·宪问》,旨在表明真正尊崇学问的人,做学问是为自身的修心养性,自我角色的建立提升,而不是取悦于人或追名逐利。
有了超拔和超越之心,去功利后的治学趣味当会妙趣横生。反之,若把读书、做学问当成是升学、出国、找工作、评职称的工具和途径,当成获得“颜如玉、千钟粟、黄金屋”等美女香车利禄的手段,当成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炫耀卖弄甚至与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奔着这些目的和功利而去的治学,其过程本身的趣味便荡然无存,治学难免成为身心俱疲、苦不堪言的劳役。
趣味还要多样。希望同学们能将治学的“趣味”延伸至专业以外,使其趣味更加广泛,“味蕾”更加丰富。你们既要根植、深研、精勤于专业,立志成为某一领域术有专攻的专家,还要避免因为趣味单一、知识面太窄而产生的“隧道效应”,即对专业以外的东西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
当今科技的发展呈现出两个鲜明向度:一方面,学科和专业越分越细;另一方面,各学科领域之间的综合集成越来越强,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大行其道。因此,在学好学透一门专业的同时,尽可能多了解其它学科尤其是相关学科的知识势在必行。更何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再者,做学问若没有一定的广度、跨度和宽度,很难有相当的厚度、高度和深度,很难成为学问大家。硕者,大也;博者,广也。同学们要在掌握系统坚实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成为本原意义上“大而广”的“硕士、博士”,而不仅仅是“窄而深”的“渊士”。
第二,“回味”时间是记忆的橡皮擦,它会冲淡经验主义的习得,义无反顾地带走大脑表层的收获。因此,《论语》开篇即说,“学而时习之”。在其《为政篇》中孔子又说,“学而不思则罔”。程子亦云: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也指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
这些名言都强调回味、反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味读书而不思考, 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所谓尽信书则不如不读书。爱因斯坦正是因为对传统物理学的“回味”,促成了他对传统学术观点的反思、检讨、追问,写出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狭义相对论由此产生。
治学的“回味”,恰如围棋对弈后的“复盘”。复盘是一种长棋力的极好方式,对治学亦然。治学最忌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最忌粗枝大叶、博杂不精,人云亦云、不甚了了。通过回味,由表及里,去伪存真;通过回味,温故知新,用宏取精;通过回味,见微知著,举一反三。
通过对知识的切问近思、再咀嚼、再提炼、再加工,玩索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对已知现象的正反演,由现象追溯其原因,由表象探究其本质,不仅把所学所知的外在化、碎片化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还能不断提高向内反省的智慧,体悟知识理性背后的正义性和善意性,发展各种知性美德。
“回味”重在批判性思维。或许,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是今天高等教育缺失已久的味道。在新韦氏词典里,批判性思维是指“以审慎分析判断为特点,并在最严格意义上隐含着客观判断的尝试而定褒贬优劣”。既有的知识系统和学术体系,不管创造它们的先贤圣哲、大师方家多么睿智,其中的片面、寡陋、扭曲、非理性、傲慢、甚至偏见都在所难免。批判性思维驱动下的深度学习,是治学的一剂良方。
同学们正处在学术创造力竞相迸发的黄金时期和学术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要敢于解构颠覆,革故鼎新;善于质疑故知,反思自知,创造新知;惯于换位思考和逆向思考。如今身处创新驱动的新时代,希望你们秉持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注重塑造自身的创新人格、创新气质和问题意识,在反思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
“回味”需要静气。学术研究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研学之路也绝非坦途,不可能一蹴而就,毕一功于一役。“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静制动,静致远,万物静观皆自得。缺少静气,就会心烦意乱,神不守舍,着急上火,哪有心思回味?更不用说回味质量的高低了。
面对外界的诸多诱惑和纷繁复杂的乱象,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抱德炀和,保持平和,设法让自己静下来。唯有静,才能谦卑、虔诚、敬畏;才能客观理性、淡定从容。唯有静,方能深谋远虑,厚积薄发,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方能保持清醒头脑,识别各色玄妙理论和新潮观点的真伪高下。浮躁心态下,很难有真知灼见。
第三,“无味”无味即本味。治学的“无味”,不是真的寡然无味,而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味道。如《老子》所说:“淡乎其无味”,无味无所不味,有味有所难味,淡是最浓的滋味。治学的无味,是指回归问题的本真、本色和本原,还原学术的本来面目,追求“大巧若拙”,“大雪无痕”,变晦涩、繁复的深奥,为简单、直白、朴素的深刻。无味是治学“大道至简”的崇高境界。
进言之,治学的“无味”,是通过透彻研究知识及其演化流变、陈述阐发、分析范式和价值表达,化繁为简、以简驭繁,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把握科学问题的本质规律和内在机理;通过直觉、悟性、洞察力、潜意识乃至第六感,见心明性,领略学问的本然魅力,使之臻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出神化境,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无味还意味着对“坏味”的抵制和消弭,对匠气、俗气、躁气、骄气、迂腐气和戾气,以及对功利味、名利味、铜臭味、腐朽味的拒绝和排斥。哈佛大学荣誉校长洛丁根,曾将大学描述为“有着价值追求与精神内涵的心的家园”。大学既是学术共同体又是社会灯塔,希望你们不欺名不争巧,不犬儒不消沉,不势利不市侩。格物致知,坚守价值理性,坚持治学追求,遵循学术规范,固守学术底线,捍卫学术尊严,立志成为“智、仁、勇”三达德之完人。
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位研究生治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校博士论文国际答辩第一人王娟,她是西南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xx届博士生。今年毕业时她和交大做了一个临别约定:20xx年后,要让世界上做研究血管植入医疗器械的机构,提到交大就像提到哈佛医学院一样响亮。王娟身上充分体现了治学“三味”。
5年前,她找到了自己无比热爱的研究方向,研究中她兴趣盎然并自信地许下承诺,毕业时要让全世界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人,都知道在中国有一个年轻的团队,正在为此做着卓有成效的努力。刚开始,她迫切地想直接找到一种自己所在研究领域中完美的材料,但失败了。此后,她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方法,反思失败的过程,平和辩证地看待各种材料的优缺点,并转移了研究重点。
通过实验、比对,再实验、再比对这样周而复始的研究,她最终掌握了全面的材料特性数据,其研究获得国际学界的高度肯定,部分研究成果成为两项新材料国际测试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博士在读期间,她还受邀赴7个国家做了14次境外国际会议报告。
毕业时,她决绝地放弃了几家提供高薪和其它优厚待遇的工作机会,矢志不渝地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选择接受了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两位院士的博士后offer。
亲爱的研究生新同学们:
治学是习惯到情感的生命体验,治学“三味”其实也是人生“三味”。作为未来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我希望大家在学术生涯里细细品尝这“三味”,也期盼着你们积极探寻,尽情享受有滋有味的“研途”收获,坚实有力地走向远方,去遇见更美的世界和更好的自己。
谢谢大家!
秋季开学典礼演讲稿200字篇三
大家上午好!
硕果香飘传百里,榆钱喜舞迎新朋。朗朗金秋,又一帮新朋老友相聚在美丽的。置身这所积淀深厚、环境优美、活力无限的百年老校,我深切地感受到校园环境在变,而优良传统没变。是我的母校,我永远记得20xx年前母校在简陋的校门前拉着欢迎我们新生的横幅上写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曾经的学子,作为永远的xx人,首先,请允许我由衷地说声感谢。
感谢我深爱的母校,我在您怀抱里幸福成长仅有三年,可您爱的烙印将伴随我直到永远;感谢我的同事们,是你们对事业的无比热爱,才书写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感谢每一位学子,是你们的信任和努力,才让有了不断前进的动力!
作为xx中学的老师,在工作中我们永远会牢记并践行这样两个词。
第一个词是:爱。我们懂得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我们的天职。我们会努力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把爱的甘露播洒向他们的心田。一代先圣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教诲我们:仁者爱人。泰戈尔也曾叹道: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因为有爱,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精彩!
第二个词是:责任。我们深知现代教育最核心和最终极的价值理念就是幸福,“有灵魂的教育”不仅有责任将孩子们训练成有用之人,更重要的是,将他们培育成幸福之人。正因如此,我们教育者在工作中始终秉承“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各得其所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践行“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这是我们的特色,更是我们的责任。
“责任”是爱的化身,而“爱”是责任的体现。老师们,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勇于负责,未来一定是美好的,同学们的成长一定是幸福的!
同学们,作为教师的代表,我想同你们说说我们老师的心里话。
我们愿意当你们的老师,因为我们喜欢你们;我们能当你们的老师,因为我们热爱这份工作;我们希望你们也喜欢我们,因为我们是你们的朋友。
高一的同学们,来吧!把你的手交给我们,从此就是你的家。在这里,你不仅会感受家庭的温暖,你还会享受成长的快乐。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你们从这里起步;明天,你们一定能走上幸
2023年秋季开学典礼演讲稿200字(十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