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6篇)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篇一
1、学唱歌曲,能用“啰嗨”的衬词表示歌曲的欢快有力。
2、乐意与老师、同伴合作演唱歌曲,体验对唱的乐趣。
图谱、音乐伴奏
1、练声部分
“小朋友们好,刘老师你好”
歌曲:两只小鸟
2、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
师: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新的歌曲,请你们的小耳朵听听看这首歌曲和“春天”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呢?
3、学习歌曲衬词——啰嗨
倾听音乐一遍(啰嗨的声音响)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啰嗨符号图片
教师清唱,幼儿倾听
教师唱歌曲的前一部分,幼儿唱“啰嗨”
边唱边出示图片
4、学唱歌词部分
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5、教师指挥,幼儿交换演唱
6、结束部分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篇二
《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川民歌,能够在两首音乐的对比中感受句式、情绪和乐器音色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利用欣赏和试唱体验等方式聆听乐曲,知道管弦乐的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圣管弦乐的初步认识并对其产生兴趣
两首乐曲的对比体验、分析
对此类音乐的学习产生兴趣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到陕西聆听了一首激情高昂的山丹丹,本节课教师带着你们到四川去玩一玩,你们可知道,四川方言中,他们的口头语说的最多的都是什么吗?”
“对了,就是噻”,不信,现在教师就用一首歌来告诉你们。
二、新课教授
1、出示《槐花几时开》的歌词。
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
手把栏杆噻,望郎来哟喂。
娘问女儿呀,你望啥子哟喂,
哎!我望槐花噻,几时开哟喂。
2、聆听《槐》,让学生划分乐句。
3、教师尝试教授学生演唱歌曲,对歌曲留下印象。
4、引出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对两首歌曲进行对比。
《槐》《太》
情绪储蓄、优美热情、强悍
乐句四个两个
音域宽窄
5、出示管弦乐演奏《槐》。告之乐器分组,并进行聆听,听到乐器组变化时举手示意。
(1)双簧管
(2)圆号
(3)长滴
(4)小中大低音提琴
(5)英国管
6、聆听《太》
(1)弦乐、圆号
(2)长、短笛,单双簧管
(3)大管、长号、大、低音提琴
(4)长笛
(5)长、短笛,单双簧管与乐队
三、教师小结,总结歌曲与管弦乐的区别与特色。
民歌:突出地方文化与特色
管弦乐:彰显大气,音色更为丰富。
教学反思: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接触四川民歌,基本都能完成欣赏任务。
在聆听管弦乐曲中,大多数同学对个别乐器的音色无法分辨,这说明平时对西洋管弦乐器了解和知道的较少。
缺乏多媒体展示,应由学生在一定音乐知识的积累下才能将欣赏课上的更好。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篇三
1、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流动与终止。
2、能准确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的乐谱和歌词。
3、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4、欣赏“火车向着韶山跑”
一、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1=c 2/4
5 3 4 2 1 2 3 4 5 3 4 2 1 —
ni no ni no ni no
2022年《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