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大班(11篇)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大班篇一
1.学习用不同刷子来回涂画的方法表现大鲸鱼的浴缸。
2.能够通过绘画、粘贴等方式,创造性地的添画大海场景。
3.体验多种方式表现大海的乐趣,感知大海风景的美丽。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1.大鲸鱼图片。
2.海报纸、蓝色颜料、刷子、牙刷。
3.噜啦啦的音乐。
1.出示鲸鱼图片,创设“大鲸鱼要洗澡”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请幼儿观察鲸鱼图片,请幼儿帮大鲸鱼洗澡,提问:你想带大鲸鱼到哪里洗澡?引导幼儿自由想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利用儿歌提示的方法指导幼儿学习用刷子涂画的方法。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猜想绘画的方法和工具,提问:怎样能画出大鲸鱼的浴缸?
(2)利用儿歌学习用刷子涂画的方法。“拿起小刷子,水里打个滚,边上靠一靠,来回刷一刷”。
3.请幼儿用刷子涂画大鲸鱼的浴缸,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绘画、粘贴等多种方式添画大海场景。
(1)作画要求:念着儿歌涂画大鲸鱼的浴缸,注意涂画均匀,保持画面干净、整洁。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绘画、粘贴等多种形式创造性的表现大海的场景。
4.幼儿作品展示,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欣赏。
将所有幼儿作品张贴在大海的背景板中,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你是怎样涂画大鲸鱼浴缸的?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的整洁度、完整性,指导涂画时要来回刷一刷。
创设“送大鲸鱼回家”的情境,师幼跟随音乐动一动,大家一起唱唱跳跳,想象鲸鱼在大海中的情景。
活动中孩子们的能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其中,在刷画和粘贴的艺术表现下,想象出了多种丰富的情境,有的说鲸宝宝在唱歌,有的说鲸宝宝在玩耍等等。同时孩子们在本次刷画过程中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快乐。但这节教学活动所设定的学习内容放在小班下学期有点简单了,只是用刷子来涂抹颜色,可以进一步提出刷的要求。重点可以放在学习刷出不同海浪的造型,如波浪线、水平直线、螺旋曲线等等,这样更加符合小班下学期幼儿的能力发展。这样把本节课的重点就放在了用刷子学习不同线条的画法上,引用合适的情境来教授海浪的不同的造型。另外准备的纸张可以把它们拼接在一起,裁成长长的一条,这样孩子们刷的方式也可以在材料的局限上,控制、巩固左右来回刷的动作。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大班篇二
1、学习用欢快的情感演唱歌曲,接好前奏,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
2、感受音的厚与薄,发展听音能力。
各种节奏乐器、磁带、手偶燕子。
1、幼儿听音乐《小声轻步》,用前脚掌练习轻步走,愉快地进入教室。
2、听音练习: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反应准确。
(1)教师在钢琴上弹单音、合弦让幼儿听,比较哪个音薄,哪个音厚,感知单音与合弦的不同,反复听练习。
(2)用动作表现单音:轻拍(弱),合弦音厚强。
3、歌曲:鲜花开
花园里的花开的可漂亮了,一朵朵,特别的可爱,像我们小朋友漂亮的脸蛋,咱们快来用最好听的歌声来唱鲜花开吧!
(1)为了帮助幼儿记住歌词,按内容画一幅《鲜花开》的图片。
(2)集体听前奏演唱歌曲,提示幼儿要接好前奏、间奏。分清蜜蜂采花蜜、蝴蝶采花粉。
(3)教师用清唱的方法辅导幼儿唱准音调和吐字。
4、复习歌曲《小燕子》
(1)歌曲中的前两句请一名幼儿领唱,后两句集体接唱,接唱要衔接紧凑,唱准,唱齐。一字两音要唱清歌词。
(2)幼儿利用手偶边唱边表演,还可以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5、节奏故事:小老鼠和大狮子
(1)老师编故事,幼儿用乐器打节奏,讲到狮子得意的时候停下,让幼儿继续编故事,打节奏。
辅导幼儿选择乐器要符合模拟的声音。
如:大鼓(雷声)xx─∣
或沙球xxxxxxxx∣
沙球(雨声)xxxxxxxx∣
木鱼(老鼠)xxxx∣
双响桶(马跑)xxxxxx∣xxxxxx∣
响板(鸭子)xxxx∣xxxx∣
木鱼(兔子)xoxo∣xox0∣
小动物们一起唱歌跳舞用铝板琴或木琴敲击,
∣:1356∣531:∣
(2)幼儿自由结伴分成3个组,每组选一名幼儿讲故事,其他幼儿用乐器伴奏模拟自然界的声音和节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6.结束部分:一人用乐器敲击,幼儿按自己的想法用动作表现出来,自然地离开教室。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大班篇三
1.感知物体振幅的大小与频率的关系。
2.尝试用强弱的变化来演唱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1.小鼓2.米粒3.图片一套
一、在实验中感知音的产生及振幅与频率的关系。
(一)感知音的产生。
1.出示鼓。这是什么?它会唱歌吗?歌声会是怎么样的?仔细听一听。教师用鼓槌敲击小鼓,请幼儿说一说:“小鼓发出什么声音?”(咚咚咚)集体说一说:“咚咚咚,咚咚咚,小鼓在歌唱”。
3.教师再次敲鼓,辨别声音的大小。“小鼓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一会儿响,一会儿轻)
4.讨论:鼓的声音哪里来的?(鼓的声音是鼓面振动起来才发出来的)我们怎样才能看到鼓在振动呢?
(二)感知振幅的大小与米粒跳动的关系。
1.出示米粒。谁来了?怎样让米粒跳起来?他是怎么跳的?(蹦蹦跳跳)集体学说:“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
2.如果小鼓敲的响,米粒就跳的怎么样?如果小鼓敲的轻,米粒就跳的低?(教师演示)集体学说:“小鼓敲的响米粒跳的高,小鼓敲的轻米粒跳的低。”
3.鼓上的小米粒在干什么?集体学说:“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
二、学习歌曲
1.结合图谱学习歌词。
2.告诉幼儿歌名,欣赏歌曲。
3.分句练习,跟随琴声学习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4.幼儿随琴声演唱。
5.尝试用强弱的变化来演唱。
(1)讨论:小鼓敲的响,米粒跳的高,应该怎样来演唱?(重一点)小鼓敲的轻,米粒跳的低?应该怎样来演唱?(轻一点)
(2)幼儿尝试练习。
(3)集体演唱。
三、学习用肢体动作表演歌词内容。
1.集体边唱边表演。
2.自由结对表演。
四、活动小结:
今天不但学会了歌曲,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大小与用力有关,用力大,声音响,用力小,声音轻。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大班篇四
⒈了解庆六一大家的祝福、才艺展示、合影留念等活动的内容及意义。
⒉能自信大方地表演诗歌、歌曲、舞蹈和音乐游戏,遵守演出规则。
⒊体验与同伴、家人一起庆祝六一的欢乐和喜悦。
⒈物质准备:装饰舞台、乐器、头饰等道具,表演服装,音乐,椅子等。
⒉经验准备:幼儿事先准备好才艺。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快乐的六一》,调动节日气氛,在音乐声中,请邀请者入场。幼儿和家长随音乐手拉手走进活动室。
二、幼儿根据节目单顺序表演节目,大胆自信地展示自己准备地才艺,引导观看者给予演出者掌声。
⒈教师开场水鼓舞,为幼儿节日增加气氛,送上节日的祝福。
⒉幼儿按照设计和的节目顺序自主主持并表演,教师适当参与指导。
⒊鼓励幼儿动作舒张、有表情地进行表演。
三、开展亲子表演和游戏,增进亲子感情。
⒈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合作表演节目,如魔术、亲子故事讲述或表演等,鼓励幼儿自信、大方地表示自己。
⒉开展“抢椅子”、“踩气球”等亲子游戏,关注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
⒊对幼儿遵守秩序、规则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幼儿认真倾听做文明小观众。
四、引导幼儿互赠送贺卡、合影留念,表示祝福。
⒈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贺卡送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表达节日的祝福,引导幼儿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⒉与老师、小朋友、及爸爸、妈妈拍照留念。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大班篇五
:
1、了解章鱼的结构特点,学会用分泥、团圆、压坑的泥工技能制作章鱼。
2、在创作活动中,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
1、泡泡泥、小棒人手一份
2、ppt课件
: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位新朋友,大家快来猜猜它是谁啊?
接下来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段有趣的视频吧。
二、播放视频,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观看完毕后教师提问:
这位新朋友是谁?(章鱼)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海里、水里)它长什么样子?(章鱼有圆圆的脑袋,脑袋上面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脑袋下面还有许多触手)
三、示范讲解:可爱的章鱼
1、魔术:圆形变变变
出示泡泡泥小球,师: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就要用圆来变小章鱼。
出示范例泥工《小章鱼》,看,老师用一个大大的圆变了章鱼的什么?下面这些小圆变成了章鱼的什么呀?(触手)
2、教师示范
——分泥——先分成两块大小相同的泥,再将其中的一块分成珍珠奶茶大小的`小泥
——搓圆——大泥搓圆变成章鱼圆圆的脑袋,小泥搓成小圆在大圆下面围一圈变成章鱼的触手。
3、压坑——用将小圆套在小指上变帽子的方法压坑变出章鱼的嘴巴粘在脑袋上。
4、用小小圆来做张宇的眼睛。
5、装扮章鱼——用压坑的方法制作帽子或蝴蝶结打扮章鱼。
四、幼儿操作。
幼儿按步骤图制作自己喜欢的章鱼。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提醒幼儿分泥。
五、作品展示,教师评价。
请完成绘画的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师并做相应评价。
幼儿庆祝,表演《可爱的章鱼》:章鱼在遇到坏人时会喷出墨汁保护自己,变形保护自己。
对于刚入园2个多月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在泥工方面会些什么技能呢?从上次的《彩红》活动中我发现,虽然他们对泥工制作很感兴趣,但是要想很熟练的掌握揉、团技能对于这些幼小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相当一部分幼儿并没有完全掌握这方面的技
2023年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大班(11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