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优美生活散文摘抄(12篇)
优美生活散文摘抄篇一
在吴江静思园,在庞山湖碧波倒映的镜像中,在曲水环廊的一侧,面对着一块突兀的灵壁石,我傻想着。
石高三丈,是我有限人生里所见到的最奇伟的妙石。孔遍布周身,凡一千六百余孔,得亿万年造化成就之灵窍,仅通体过桥孔就达168孔。“若峰底举燧,百孔生烟;顶端注水,千洞泄玉”,实在是大自然恩赐之灵物。外表有白玉之泽,黄金之质,在寂静如海的庭园突兀如帆,说尽岁月的风流。
我暗自惊讶,如此磅礴天地的伟石,竟然产自安徽原宋朝“花石纲”的旧窟。静思园主为得到此石,招当地农人用古人填土起石之法,日起数寸,经一年多的时间才完全从泥中取出。又修路十里,驾桥两座,经千辛万苦,才将其运回吴江。园主可谓是亘古第一之“石痴”。
更为奇妙的是,立石之日,园主一家洒扫庭除,沐浴焚香,躬身而拜之时,忽然风雨大作,万千甘霖从天而降,倏忽又雨过天晴,艳阳高照,此时观石,惟见其通体晶莹,灵光四射,似乎上苍将天地之精神全部贯注此石,赋予其蓬勃的生命,观者无不啧啧称奇。
我悄悄地绕石一周,目光所过之处,皆是奇思妙想。忽然想到西晋名士张翰,在洛阳秋风四起之时,忽起思乡之情,作歌曰: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看似两件风马牛不相干的事情,但被奇妙地交织在一起,观石之喜与思乡之怅密密揉合,真有悲喜交集之感。
我在石边坐下,任阳光泻我一脸灿烂,心游八极,神思天外,突然心有所感,想到了两个字:幸福。张翰是幸福的,一个具有思乡情怀的人,表面上看似一个充满悲情的人,但实际上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他的心中还有故乡,有一个可以从记忆深处调度出来进行细细回味的过去,当他被生活的杂音干扰得不胜沉重之时,他还可以从心里慢慢地踱回去,在莼菜和鲈鱼遥远的香味中向故乡献上的一声问候,在前行穿越的时空中久久地回响。
我身边的石头也是幸福的。数亿年过去了,命运之手终于拨开遮挡在它身上的厚重泥土,一个传奇终于让世人体会到了什么是震撼之后的久久激荡。在它的身边,三皇五帝曾经走过,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不管创造了如何伟大的功业,但都没有能够一睹它的尊容。北宋徽宗皇帝是玩石行家,但举倾国之力,他得到最大的灵壁石也仅仅两丈有余,且扰民毁城,留下千古骂名。而静思园中这块叫作“庆云峰”的石头,它自信是遇到知音了,所以才会来到钟灵毓秀的江南。从来佳石如名士,士为知己,石也如此。它一路走来,竟引得园主修桥铺路,惠及其余。它安身在江南第一私家园林,沉稳如山,又清秀雅致。它被四方游人瞻仰之时,肯定充满着虔诚和喜悦,它的每个毛孔流淌着的肯定是大大的欢喜。
我有理由相信,它会一直幸福下去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一方秀丽的山水,在这里,它的思想每天都是新鲜灵动的。因为它还有众多的奇石妙峰环列在它的周边,可以时时彼此映照,养性怡情。还因为有许多敬石拜石爱石的痴迷之人,有了他们,石头便有了神性的力量。它如一面帆,给别人,也给自己一帆风顺的祝福,让繁复的生活升腾起不熄的希望和热情。
优美生活散文摘抄篇二
/01/
周末,偶尔没有聚会,独自一人在家,几分清静,几分孤独。这份孤独,让我的世界变的安静,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存在,闲适地享受着生活的点滴。
闲来无事的午后,我计划着插一束花,沏一壶茶,捧一本书,闲情雅致一番。身心置于丹青笔墨之间,于字里行间,穿越时间和空间,与作者进行思想的交流,应是极美、极好的一种感受。
饭后,刚刚翻出一本喜欢的书,闺蜜的电话便响起,"xx,逛街去。"一个人的寂寞,常常最煎熬,很多人害怕独处,所以接到这样的电话,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正好,我一个人,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我也不例外,如是答。
我放下电话,拧起皮包,夺门而出,往热闹拥挤的步行街方向奔去。在玲琅满目的商品里,在人头攒动的人海里,那束花,那壶茶,那本书,那种雅兴早已被我抛到九霄云外。
/02/
在吵闹喧哗中,很少有人会想起曾经追逐过的一个梦想,很少有人会忆起被束之高阁的一个计划,很少有人会记得曾经偏执的一项爱好,甚至很多人被吵闹的生活淹没,不知该要如何热爱生活,拥抱生活。
正如我的一些朋友说的,在一个人的时候,感觉时间总是停顿的,缓慢的,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闹哄哄的,感觉时间总是连奔带跑的,一抬头,一眨眼便是一天。虚度光阴总是轻而易举,学习进步需要忍受孤独,总是举步维艰。
孤独让整个人安静下来,思维在四维空间里不断放飞,超脱现实,激发梦想。平日里,人们认为难以想象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此次的脑海里不断盘旋,此刻,脱离尘世的牵绊,拍拖普罗大众的眼光,一切都变的有可能。 现实中,想要实现心中的梦想,在某方面达到某个高度,必然要忍得了寂寞,耐得住孤独。
/03/
有人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孤独时,也是最接近内心的时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为着这个的梦想,生出一种力量,一个信念,一方坚持。孤独时,梦想这个万分之一的概率事件可能就发生了,伟大成就也往往是这样产生的。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他的伟大成就,大都是在他一个人,与孤独为伍的时候实现的。他常常一个人伸着腿,躺在草地上,聚精会神地钻研一个数学问题;他常常一个人抬头望天,静坐在苹果树下,全神贯注地研究一个万有引力问题;他常常一个人手握灯光,端坐在实验室里,目不转睛地观测一个光的反射原理。
还有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在孤独中成就了伟大。他童年时,屈于父亲的凶暴,忍受着孤独的,黑暗的,魔鬼式的训练。他成年后,失聪,掉入死寂的无声世界,音乐家失去听力,相当于画家失去视力,演说家失去语言能力。与别人交流,一度地陷入困难境地,完全沉浸于自己的遐想与思考中。正是这份孤独,成就他,让他作出无数享誉海内外的交响乐。
孤独里成就伟大的,还有德国哲学家康德,丹麦儿童故事作家安徒生,荷兰的画家梵高,以及我崇拜的德国伟大哲学家叔本华,他们的一生是孤独的,但又是充实的,伟大的。叔本华说的,"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他毅然选择前者,因为他说过——"然而,伟大人物命中注定要成为孤独者,尽管他有时也会为此命运而深感痛惜,却又总是选择它,因为庸俗者比孤独者更为不幸。"
/04/
有人说,我们只是平凡的劳动者,没有科学家的崇高理想,我们逃避孤独,只是为了朋友间互相取暖,安抚受伤的心灵。在人海之中,朋友的宽慰话语,真的能平抚烦乱的心情吗?叔本华说的:"一个人不可能跟除他本人以外的任何人保持完美的和谐,甚至包括他的朋友和他最亲密的伴侣。"
事实上,每次与朋友逛街时,跻身在人海中,免不了又发生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有时闺蜜述说的不幸,让我久久不能释怀;有时卖家的奸猾刁蛮,让人血脉贲张,气愤难平;有时人群中的某个咸猪手,令我作呕,火冒三丈;甚至有时陌生人的无礼藐视,也会让人大动肝火。
逛街时,虽然我不孤独,但并不是快乐的,甚至是生气的,沮丧的。 不知道我的陪伴,是否让闺蜜的心情变开心,是否让她的不幸变少。但回来后,我的孤单却依然如故。一个人独处时,它依旧无处不在。
或许她也依然如故,因为她的失恋,她的讨厌上司,她的子女教育难题,一切让她不开心的事情,依然存在。
/05/
我有个朋友小西,她每次伤心难过的时候,呼朋唤友,聚集一大帮朋友,喝醉,唱k,逛街,直到夜深,才散去。分别后,各自回家,常常我前脚刚踏进家门,她的电话接踵而来。早上她倾诉的伤心事,晚上又照原样嗦一遍。一帮朋友都安慰不了他,我安慰她直到词穷,不知该如何说什么才能让她抛开烦恼,只得半哄半骗地说,"你安静的睡一觉,明天一切都会好的。"
第二天早上,我又接到她的电话,她语气轻松愉快,完全不同于与的愁容满面、唉声叹气。她没有提一句昨天的事情,我忍不住好奇地问她。
"你心情好些了吗?"
"一晚上,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想通了,不值一提。谢谢你的陪伴。"
"你不需要谢谢我,是你的孤独帮助了你。"
"确实,当朋友陪伴时,忙于伤心,吐苦水,没有时间去思考;当一人时,一切都安静下来,我不断与内心对话,待到整个人都安静下来,一切也就过去了。"
/06/
当一个人感到孤独,心里压抑,心情不宁静,难过情绪涌上心头,千万不要试图去找其他人来解脱。有人陪伴,你感觉不孤单,但这只是暂时的错觉。孤独本是这样:人来它走,人走它来。你一旦离开人群,孤独便会回来,压抑、难过随影而至,并没有真正地摆脱孤独。
他人的存在往往会扰乱你的心神,破坏你精神的宁静。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烦恼与忧愁,往往是因为自身心灵的不宁静。孤独让我们沉淀下来,安静下去,给予你来自灵魂的安宁和平静。正如叔本华说的,"那些完全、真正的来自灵魂的安宁和平静,是这大自然所能给予我们的仅次于健康的莫大的恩赐,然而它只有当你独自一人的时候才能拥有。"
在工作中,生活里,追逐梦想时,遇到困扰时,我们大可像叔本华先生一样——不必害怕孤独,大大方方地去拥抱孤独。
优美生活散文摘抄篇三
入夏来,不风不雨,湿热有加,空气里弥漫着浮躁的气息。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升高,医学技术水平提高,长寿的老人逐年增加,相应的我国也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于是,公园里,商场里,集市上,公交车上也有了更多老人的背影。
对于工薪阶层的我,公交车是最好的代步工具,那么公交车上的风景便一览无余。
“后边还有座位,我到后边去。”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太,似是自言自语,又似对某个人絮语,语气生硬还参杂着霸道。这时我才发现,刚上来两位老人,花白头发的老头在前已觅到座位,此时,他回头张望老太,满脸的歉疚,还有些怯懦。他看着老太坐到车的后边,没有吱声。
紧跟着,又上来一对老人,也是花甲之年。老头扶了老太上车,然后觅到座位,只可惜只剩一个了,老头让老太坐,老太说:“你坐吧,我想站一会儿。”便扶老头坐下,自己站在过道。(后来邻座的小年轻把座位让给老太。)老太自始至终都是平和的。平和的眼神,平和的笑容,平和的语气。
几站后,四位老人同时下车。
先前的一对,老太匆忙下了车,站在站台边等待,一脸的怒气和不平衡,老头慢腾腾的下车后,似乎听到老太在责备。后来的一对,是老头先下车,站在车门前,等待老太,然后扶了老太下车,两手相牵,相视一笑,从容地向前走去。
其实,每个人都有私心,都想付出少之又少,收获多之又多。其实没有错。
其实,每个人都在努力,都希望在努力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愿望。其实也没有错。
其实,无论工作,生活,学习,甚至家庭,你想要什么要的结果,取决于你的态度!
优美生活散文摘抄篇四
秋天的雨倒也下得畅快,让沉闷的空气一下子清爽起来。
爱极了这浅秋,凉爽的风儿吹来让人顿感惬意。
一直来都很感恩自已的父母,他们在我们小时候从来没有刻意要求我们学什么,长大后必须要做什么事情,我们能自由选择自已想做的一切。 他们极度信任我们,对我们所做的也总是加以鼓励。奇怪,这种“放养”方式,倒让我们都出奇的“乖”。我和弟从来没有做过让他们生气的事情,而且对学习也从未感到厌恶,到现在出了校园,入了社会,也一样的好学。由此我总结了一点,人其实都有一种天生的向上的心态的,有时根本不需要你多余的担心和提醒。
这让我想起一北方父母和上海父母的对话,上海父母说,你们北方的孩子真可怜,许多吃穿都跟不上。北方的父母却说,我们北方的孩子才不可怜,满山遍野的跑,上海的孩子却总是被繁重的学业困住,哪里都去不了。
众所周知,当我们一天天长大,日渐成熟,快乐越来越变得唾手难得,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依然还是根据一个人的职业,收入的高低,汽车,豪房去评价一个人。大多数父母都“望子成龙” ,似乎只有“出人头地”他们的脸上才有光。这便是大多数烦恼的根源。为什么我们不能选择让自已能开心的事情去做?即便钱挣得少些?我多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这样说,我的孩子不管他做什么工作,只要他是真心喜欢,即便是毫不起眼的,我都一样爱他。或者说,有再多的明誉,挣再多的钱不也是为了能让自已生活的好,过得开心吗?反之,又有什么用?
一直以为,人只要爱自已,任何事情都不以击倒她。
她不会在意外人的眼光,不会为名利委屈自已做任何事情。只是专心经营着自已内心的小小世界。
她骄傲,她可以目空一切。
她乐于付出,为一场爱情总是专心投入。面对失恋也能很快的抽离。绝不会为一个已不爱自已的'人暗然神伤,喝酒买醉。她可以冷血到一切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依然细心照料自已。
她们大多不恋旧物,在她们的眼里只有当下和未来。她们甚至很享受扔弃旧物的感觉,因为那代表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在经历了一切,已让她变得足够释然,可以用更好的心态面对未来,而过去的不管是好的,坏的,都已成过去。这就和一些经常活在过去回忆里的人形成鲜明对比。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她们大多不记仇,而且总天真的以为在这个世上永远还是好人多。不管是坐公车遇到主动给老人让座的人,还是其它总是不经意间帮助她的人。
她们大多知足,一本小书,一小曲,一美食,一赞美,都足以让她们为之一乐。
她们大多心智成熟,懂得珍惜眼前人,不会敏感多事,庸人自扰,更不会无病呻吟。
曾经遇到一个叛逆男孩,母亲总是过于唠叨,父亲总是过于严厉。似乎每一天都在听他们在数落男孩的不是,母亲更是严重到能把男孩多年前犯的错经常拿出来诉说。男孩很是烦燥,以至于在男孩想“学好”时遇到这种“功击”,即而就会产生想“继续”学坏的念头。其实在我的概念里一直有“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之说,孩子一出生时就是一张白纸,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形成影响。在我的心中,他们无非是失败的父母,和孩子都形成不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我很同情男孩,也可以说以前他的过于叛逆也是因为父母的过于严格和唠叨造成的。但是,他现在已经成人了,以前的不懂事或许值得原谅。成人了就要对自已的行为负责。你不能因为父母对你的“错误”看法,而允许自已也去做“错误”的事情。而事实上,你必须学会爱惜自已。爱惜自已就是不能在意别人对你的任何负面的看法和眼光,这个“别人”即便是“父母”。过得好不好是自已的事情,你好好生活,受益的人当然首先是自已。而事实上,要想改变别人首先要改变自已。以后你也会遇上自已所爱的人,成一个家,有自已的孩子,到那时你才更有能力去爱他们。
时已隔多年,那个少年其实年记跟我也是相防的,相信他已娶妻生子,并且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忠心的祝福他。
时常回忆一路
2023年优美生活散文摘抄(1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