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2年广告项目策划书(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41

广告项目策划书篇一

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联合300家重点报刊社,按照报刊零售产品组织“三统一”要求,由报刊社对邮政分省直接供货,并提供最优发行费率及供货时限,通过邮政报刊零售渠道,共同做大发行规模。

通过整合报刊零售产品供货渠道,突出发展高码洋、高费率期刊,实现报刊零售新增收入1亿元。

(一)市场空间

目前,全国报刊发行市场总量中,报刊零售市场占65%,并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在高码洋期刊零售市场,邮政仅占20%的市场份额,而高码洋、高费率期刊主要在零售渠道发行,邮政发行市场空间潜力较大。

(二)企业效益

1、提高企业经济收益。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发展空间大的重点畅销报刊和高码洋、高费率期刊,有利于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码洋、高费率期刊占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满足终端销售需求。重点畅销报刊和高码洋期刊的读者认可度高,销量较大。整合重点畅销报刊零售渠道有利于满足终端销售需求,减少私自进货行为,降低企业管理难度。

3、提升市场影响力。发展重点畅销报刊和高码洋、高费率报刊有利于丰富邮政零售产品种类,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提升市场影响力。

4、有利于邮政向期刊产业链上游发展。做大一批期刊,把握市场主动权,有利于配合订阅向期刊产业链上游延伸,拓展新的盈利空间。

(三)读者需求

重点畅销报刊和高码洋、高费率报刊影响力大,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有着广泛的读者群体,通过邮政零售渠道销售,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文化消费服务。

(一)优势

1、品牌优势:邮政报刊发行具有60多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报刊订阅和零售经验。特别是近几年,邮政报刊发行的市场份额、掌控的媒体发行资源、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物流配送能力、以及终端覆盖面等都有较大提升,得到了报刊社和读者认可。

2、渠道优势:一是邮政报刊零售拥有网点共计5万余个,覆盖范围广,邮政报刊零售网点总数占全国报刊零售网点总量的39%,整体优势明显。二是邮政在地市级城市建设了完善的配送体系,能够迅速将产品配送至邮政自建终端或社会网点。

(二)劣势

1、产品进货渠道混乱。各级邮政企业各自为战,分散经营,不能形成合力。基层邮政企业从民营渠道进货,邮政收益低,反而做大了民营渠道,培育了竞争对手。

2、产品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邮政报刊零售的核心产品,且经营产品主要集中在文摘类等低码洋、低费率期刊上,缺乏高码洋、高费率期刊。

3、产品组织能力薄弱。产品组织工作长期以来是地市局组织,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邮政公司没有设置专门岗位和人员从事全省产品集中接办和运营工作,以省为单位的产品组织能力较薄弱。

(三)挑战

1、市场竞争激烈。国家积极鼓励多元化资本进入发行市场,导致民营渠道、外资企业、报业集团纷纷进入报刊零售市场,新建网点,争取产品代理,抢夺市场占有率。

2、数字媒体对纸媒的冲击。网络和阅读终端对传统纸质媒体冲击严重,时限快、价格低、互动性强易获年轻读者青睐。

(四)机会

1、政策层面,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为报刊发行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

2、企业层面,集团公司对报刊发行专业定位明确,通过报刊零售连锁经营体制改革推动业务发展,各级报刊零售经营管理部门发展积极性高涨,为业务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司从整合供货渠道着手,统谈分签300种重点畅销报刊作为连锁经营产品,报刊社向各省邮政直接供货,解决长期困扰各级邮政企业的货源组织问题,提高发行费率和时限,满足终端网点销售需求。邮政集中全网力量,重点做大15种高码洋、高费率期刊的规模,调整产品结构,利用有限资源突出抓好高效期刊发展。

1、自有终端:利用邮政报刊零售自有终端,下达销售计划,开展销售竞赛,制定增量奖励政策,强化终端人员培训,鼓励终端主动销售。

2、社会终端:制定社会终端发展政策,鼓励终端积极销售,根据不同终端,选择不同产品,发挥配送优势,提高服务质量。

3、批销渠道:在邮政批销中心、批销门市部陈列展示重点畅销报刊。召开报刊产品订货会,向民营批发商推荐重点产品。

4、特殊渠道:在车站、医院、校园、超市、加油站等特殊渠道摆放报刊展示销售架或开展流动销售。

(一)加强组织,尽快落实统谈分签工作。各省邮政公司要围绕集团公司下发的统谈分签目录及条款,集中精兵强将,尽快与各报刊社完成本省发行分签协议。

(二)明确职责,落实营销策划。各省邮政报刊发行负责人作为省内全国报刊零售连锁经营产品组织第一责任人已与集团公司签订责任书,各省邮政公司要尽快成立项目组,指定专人负责,围绕集团公司制定的营销方案,尽快制定本省落实措施及实施办法。

(三)整合资源,加快业务发展。一是利用集团公司统谈取得的报刊费率政策和促销政策,开展促销活动,实现销量增长;二是充分利用刊社提供的代销政策,提高300种统谈分签产品的终端覆盖率,15种高码洋、高费率期刊统一陈列在明显的展示位置,加强宣传推荐;三是通过强化邮政报刊零售配送能力,积极发展社会批销商和零售网点,方便读者购买;四是利用内部营销资源,联合市场部、大客户中心开展专项营销活动,拉动业务增长。

(四)精耕细作,提高服务水平。一是联合报刊社,依据报刊零售产品市场规律及特点,重新调整发运时限及内部处理时限,优化作业组织,提高服务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基层业务发展需要;二是加强主动配送力度,增加配送频次,做好主动配货、调货,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网点经营者的销售需求。

(五)加强管理,支撑发展。一是依托信息系统加强管理,认真分析全网性产品在各省及重点地市销售环境,细分市场,提供不同种类期刊发展的营销措施;二是加强报刊零售网点经营者的培训工作,增强主动营销的能力。

为促进项目落实,集团公司将各省邮政公司渠道整合项目的完成情况纳入年度专业绩效考核。同时,集团公司加强监测力度,定期通报各地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向全国宣传推广。

广告项目策划书篇二

在健康生活理念的推动下,茶饮料因其健康、天然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物质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康师傅茶饮料因其品牌形象塑造较成功,加之在情感宣传上注意与消费者的沟通,符合年轻人追求时尚健康生活的心理,所以必然的该品牌在整个茶饮料市场中占据了霸主地位,市场份额为46 .9%。

与此同时,该品牌也面临着挑战:一方面,来自各种不同品牌的茶饮料的竞争;另一方面,由于饮料行业不断推出新理念,而使得新品种层出不穷。这些都无形中给康师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关键词:茶饮料、市场、广告

(一)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

1、市场占有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于同类产品首位,显示出该品牌在市场中的领导地位。

2、消费者认识:在众多消费者心目中,该品牌具有较高的信誉。

3、企业自身的目标:在饮料方面,求新、求异,拓展市场。

(二)竞争对手分析:

统一、娃哈哈、康师傅,是茶饮料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另外,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健力宝也相继推出新型茶饮料。他们短期内虽不会对康师傅构成威胁,但是也为康师傅敲醒了警钟。

(三)竞争态势总结

现阶段康师傅茶饮料应该以统一、娃哈哈为主要的竞争对手,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健力宝等企业的介入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创新为本:

唯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的新鲜感。作为第一品牌,康师傅在口味、选材和品质上当然要求同类第一,而且需要不断更新。

(二)通路为王:

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康师傅深耕通路的渠道策略在业内颇为称道。康师傅内部有句名言:精耕100,菜头开花。目前,康师傅已在全国建立了非常完善的营销网络。

(三)零距离碰撞消费者:

虽然已经拥有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但市场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即使在已有的市场中,维护也很重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与消费者直接的沟通。

(一)追求时尚健康、创新的理念。体现中国传统茶文化,崇尚个性。

(二)强调产品质量,推出多元化产品。

(三)信奉“通路为赢”,实行“通路深耕”的渠道策略。

(四)确保茶饮料的霸主地位,引导该市场潮流。

(一)主要消费群体:

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消费者成为茶饮料市场的消费主体,消费量占整个茶饮料消费市场的69.5%。我们要通过宣传使康师傅茶饮料能够引起跟随、追崇、效仿,进而推动购买力较大规模的实现。

(二)需传播引导的消费群体:

随着复合型茶饮料的开发,茶饮料的消费对象将会突破15岁以下的年龄界限,学生很有可能会成为茶饮料市场新的消费主力。相对于领导消费群体,这一类潜在的消费群体是我们未来主要的目标顾客。

(一)产品现在所面对的目标市场:

康师傅茶饮料现在主要针对15—34岁年龄段的消费者进行营销,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上是不加区分的,包括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不同收入的消费者。从目前的市场占有率来看,它已达到50.5%,占据了本行业的霸主地位,但就今年的市场竞争情况来看,康师傅茶饮料若想保住其霸主地位,它的市场规模则显得很有限。

(二)现有市场观点的评价:

1、机会与挑战:茶饮料市场的发展潜力仍然很大,但与此同时,其他企业也瞄准了这个市场,纷纷推出新产品。

2、优势与劣势:产品自身拥有较高的品牌信誉度和较先进的生产技术,这是它的优势;而产品的口味单一,包装在众多品牌中也不突出,是它的不足。

3、主要问题点:本次广告活动在目标市场方面

2022年广告项目策划书(六篇)

广告项目策划书篇一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联合300家重点报刊社,按照报刊零售产品组织“三统一”要求,由报刊社对邮政分省直接供货,并提供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