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演讲稿主题(12篇)
大学生演讲稿主题篇一
早上好!我很高兴能在这里和你分享我的大学生活。
两年前,我来到这个城市,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旅程。那次我只是个害羞的小女孩。所有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新面孔,大型图书馆和物理实验室等等。我贪婪地呼吸着大学的空气,我对每一件事都很好奇,老师们的课非常好,他们不仅从我们的课本上,而且从其他渠道给我们提供信息,我积极参与学生会和各种社团。但很快我意识到我没有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于是我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来帮助一个初中生上数学课,此外,我还参加了公益活动。我们在那里教那些负担不起学费的孩子,他们的求知欲深深打动了我,与贫困孩子的宝贵经历让我意识到我们——未来的老师——肩上的责任。丰富的经验教会了我谦虚、责任、宽容和毅力的重要性。
现在我在这里已经两年了。回想这两年,我想我必须谈谈一件事——学习。学会独立学习,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爱,学会…哦,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与高中相比,大学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没有那么多的人来观察你,指导你怎么做,也没有那么多的学生和你分享一个梦想。在大学里,你必须思考和学习自己,所以你必须学习和实践来控制自己。
大学里的另一种关系是友谊。我的室友和我一起住了两年。这些年来,他们原谅我的错误,陪我哭,陪我笑,陪我玩……他们总是和我站在一起,支持我,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我爱他们,珍惜与他们的友谊。
在未来的两年里,我会尽我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那是我的大学生活。我珍惜我在大学里所经历的一切。我爱你,我的大学!
仅此而已,谢谢!
大学生演讲稿主题篇二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大学生回归本位》
大学生,这个名词的光环几近消失。不管是在路上,在车上,在桌上,只要不说是大学生,基本上没人能看出这个人是大学生。为什么?因为这个人没了大学生应有的气质和举止。当一个人表明自己是大学生时,得到的不再是仰视和高看一等,而是一种戏谑的几近俯视的态度,为什么?因为大学生平凡的几近成为社会的负担。今天,我们讨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但是,我想谈一下,什么是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怎么样,如何回归自己大学生的本位。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大学生,就是当代大学生首要的社会责任。
什么是大学生?在大学里生活过,上过课,考过级,拿过证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大学生,当然年龄大的学生也不一定就是大学生,大学生不是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而是心理、道德,和善的成长。大学生应该就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生要走的路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按照这条路走下去才能成为受人尊重的大学生,也才能为自己创就美好的未来。接下来,我简要说一下,怎么样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明明德,就是克明峻德,能够彰显人性的美德,克
服自身的道德缺陷,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这个解释很晦涩,我们不太懂,也就不太好做。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们现在做的最多的应该还是上课学习,我们学习的时候不仅要学好显学问,更要做好隐学问。怎么做呢?很简单,如果自己身边有空做,主动给晚到的同学让个座;老师喊同学们好的时候,大声的回一声老师好,而不是小声嘟囔;同学回答问题不完善或是很差劲的时候,不去起哄嘲笑;老师提问题没人回答的时候,主动站起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不是炫耀,而是配合老师继续讲课;下课时,多给累了一节课的老师一会儿由衷的或是表面的掌声等等,这些都是隐学问,看似不起眼,实则很重要,简单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可以从简单的行动中使思想得到复杂的升华。做地多一点,心自然会高一点,人也自然会上进一点。 还有,上公交车的时候,别挤破头似的往前推,想早上车就多看看公交车,判断一下车停靠的位置,事先站在那里,自然可以早上车;在车上,想坐的话就坐在后面,如果坐在前面就多给弱势全体让让座;下车按顺序,不要抢着下,也不要拖拖拉拉。在宿舍里,少吩咐别人一点,自己多承担一点,有时候一点小事吩咐别人的时间自己也就做完了。
大学生处于什么阶段呢?用周易的卦象来表示就是乾卦的第一爻,初九,潜龙,,卦辞是“潜龙勿用”。意思是,人生的初步阶段,要多做,多准备,凡事做细一点,多做一点,就能够使自己成长,自然的升到第二爻,九二,见龙,卦辞“龙在田,利见大人”。就是说,做好了细微的有成效的准备,自然就会表现出大人风范。对我们来说,就是自然表现出大学生的风范。 既然提到周易,我说一点题外话,就是大学生可以立大志,但没必要逼着自己做太大的事,大学生只是潜龙,而做大事的是飞龙阶段,潜龙和飞龙差的不是一级,而是四级,九
五,飞龙,飞龙在天。可能你对飞龙没有感性的认识,但是九五之尊什么意思应该明白,飞龙就是这个阶段。我们追求的阶段,是九二,见龙,否则就空有大志,落败而归。
亲民,朱熹的注解是新民。苟日新,日日新的新民。就是说自己要时时进步,时时创新。朱子有经典的解释,但我认为现在还是做亲民解好。亲民,对自己身边的人亲,不是亲近,亲昵,亲热;而是亲和,尊重,善待。现在国家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我们要理解,对国家社会而言,我们是这里的人;但是对自己而言,我们不是这个人。把以为人为本贯彻到我们个人的生活中就是以别人为本。当然,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说这只是一种口号和理想,但是亲民我们是能做到的,亲民算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低一级别的要求吧,对国家负责,作为当代大学生,做到亲民就是负责。
止于至善。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至善是不存在的,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能够止于至善,是形而上学,就是唯心主义。止于至善,能够作为大学开篇的压轴之结句,当然有其重大意义,是不能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待的,止于至善是一种对自身极高的要求,希望自己可以做到最好,做到极致。作为我们,追求更好就是止于至善。或者说适合自己的,对社会他人有益的态度或事,我们一直持有和坚持做。善的,坚持,一直,这三个词就是止于至善的不二法门。
我一直说善,坚持做善事,不会亏自己吗?敬请放心,天道无亲,唯与善人。
大学生,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道路,就能把自己塑造成合格的大学生,就是对国家社会负责。
谢谢大家。
大学生演讲稿主题篇三
各位同学:
大家好!
大学生如何看待就业难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不陌生,而对于我们专科生来说形式也不是很乐观。虽然我们可以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也仅仅比别人多了一门技术而已,可能工作好找一些,但和本科生相比,我们能争取到的高薪职位并不多,除非你能考上几个专业技能证书,或者高级工程师证等等。所以就业难对于每位大学生来说都是很头疼的问题。
1.自身原因
一是选地域。就像这张图一样,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大城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导致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人问津,而大城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
二是挑单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选择一个地域条件好、待遇优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三是重薪酬。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观念在大学生中流行,带来了就业难。
2.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最主要是看重学生如何“调整就业心态”,而“提高职业素质”、“提高技能”反倒其次而大学生甚至学校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并不重要。用人单位认为“德才兼备”是用人的恒久标准,单位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自身的重视程度要高得多。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有很多,比如社会经济的转型,政治,自然灾害,金融风暴,还有我国教育学科设置不合理等等很多因素,这里我就不跟详细说明了,大家可以去网上搜集一些资料。
而对于这些问题,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
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都当过兼职或者暑假工,这对你们以后出身社会有很大的帮助,是很宝贵的工作经验。
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就像我以前老师跟我说的,想要有一个金饭碗,首先要有一个铁饭碗,只有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往上爬,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相信自己,就能成功。
其实现在社会上大学生一大把,大学生已经不在珍贵了,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要学会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去奋斗,不要老是想着一夜暴富,这是不现实的。大学生,我们一起去奋斗吧!
我们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大学生演讲稿主题篇四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孟信的人,家里很穷,无米下锅,只有一头病牛。一天他外出,他的侄子将牛牵到集市上卖了。孟信回来后非常生气,责备他的侄子不该把病牛卖给人家,并亲自找到买主将钱如数退还,牵回了自家的病牛。
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清楚地看到孟信手中紧紧牵住的绝不是一头生病的黄牛,而是一条健康与高尚的道德纤绳,它将一个人的人品、修养引入了纯洁的圣地。这就是诚信的力量。
有人说,在现代社会,商品经济风起云涌,道德沦丧如决堤之水,诚信缺失也就随之泛滥成灾。我们谁都无法否认市场经济中存在严重的诚信危机,但我们更无法否认诚信永远像一朵不凋零的鲜花,它的芬芳宜人,它高雅迷人,一直吸引着完美的灵魂向它靠拢。
20xx年5月份,《扬子晚报》刊登过这样一条新闻:安徽滁州一位50多岁的老农民来到南京,等他打算回家时才发现口袋里的钱买车票还差5元。他在南京举目无亲,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向xx区某民警借了5元钱。5元钱,也许谁也不会放在心上,更何况是一个被人们认为素质低下的农民借去的呢?但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农民就将5元钱给这位民警送来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没什么曲折离奇、扣人心弦的情节,但它透露出来的质朴,折射出来的诚信,却不能不震颤人的心灵,它在拷问每一个在诚信危机重压下的人们,难道我们真的就应该背信弃义、惟利是图,视诚信如粪土吗?难道我们就真的应该将诚信摧残得面目全非、
最新大学生演讲稿主题(1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