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小学历史教案 小学历史教案 故事(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71

小学历史教案 小学历史教案 故事篇一

课程名称:历史授课对象:小学授课时间:二课时 1-3年级(90分钟)

第一课时

课题: 历史入门

教学目标和要求:

1、对历史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2、了解中华文化,感受中华历史纵横几千年的博大精深;

3、激发和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各朝代的更替有初步的认识,记住各朝代名称。

教学方法: 交流法、启发法、板书图表法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时常自称是炎黄子孙,有谁知道炎、黄指的是谁吗?

2、谁能说说炎帝和黄帝的故事?

二、补充讲述炎帝和黄帝的故事

黄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部落首领,就是华夏部落,还称为有熊氏。然后有了炎帝,成为姜姓部落的首领,也被称为神农氏。

相传在上古时代,中国的黄河流域住着许多分散的人群。他们按照亲属关系组成了氏族,很多氏族又联合起来组成了部落。黄帝和炎帝就是其中两个大部落的首领。

后来,他们联合在一起组成了炎黄部落联盟,黄帝成了这个联盟的领袖。黄帝的妻子亲自教给炎帝部落的人养蚕缫丝,黄帝让人把造车、造船的技术教给他们。炎帝也把木犁和草药送给了黄帝。他们相处得很好。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此就开始了。所以中国人就把黄帝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并自称是“炎黄子孙”。

三、

介绍从秦到清的朝代

熟记口令:

1、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四、互动交流

1、大家还记得哪些朝代吗?

2、我们来比比哪位同学能说出最多的朝代名称。 板书设计: 按时间顺序写出朝代名称

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两晋(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南:宋、齐、梁、陈,北: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吴、吴越、南汉、楚、前蜀、闽、南平、后蜀、南唐、北汉)、两宋(北宋,南宋、辽、夏、金)、元、明、清

第二课时 课题: 历史人物与故事

教学目标和要求:

1、对相关历史人物与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从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中反思并提升自我;

3、以生动形象的历史小故事丰富课堂,激发和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各故事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及教育意义。

教学方法: 交流法、启发法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大家还记得上节课炎帝和黄帝的故事吗?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了解更多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吧。

二、讲述历史故事及其教育意义

1、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这个故事后来也就演变为一个成语:卧薪尝胆。越王勾践让我们明白一时的吃苦不算什么,只要刻苦自励、奋发图强,就一定能干成一番大事业。

2、公元前356年,秦国新上任的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贴出告示:“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十金’。”告示下聚满了人,大伙都直嘀咕:“这是什么难事,赏这么多金?”结果谁也不去扛。商鞅见没人响应,把上进提高到“五十金”。人们更加疑惑了,不知这位新官葫芦里卖什么药。这时候,一个壮汉前来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走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看热闹的人纷纷讨论:“这位新官说话真算数。”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讲诚信的人才能有威信,从而更好地做事。

3、古时的大将军廉颇,因看不惯蔺相如一再立功,便扬言要给蔺相如一个下马威,于是蔺相如就处处躲着他。蔺相如的仆人看不惯了,蔺相如就对他说,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要是国家起内讧,其他国家就会来攻打自己国家,那就对国家不利了。廉颇知道了这番话,感到十分羞愧,就背上荆条向蔺相如道歉,二人也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这个负荆请罪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主动道歉。

4、唐太宗得到一只漂亮的鸟,在玩鸟。魏征刚好来,唐太宗把鸟藏在衣服。魏征知道此事,故意胡扯半天,等魏征走了鸟也闷死了。魏征死后,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要多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我。

三、互动交流

同学们对哪个故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四、讲解历史剧本《晏子使楚》

人物:晏子 楚王 城门卫兵 武士

画外音: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正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晏子来到楚国城下,只见城门关着,在城门旁开了一个小洞——。

晏子: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卫兵:我国大王说了,你人矮,只配从这小洞里钻进去。晏子: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你去问问你们大王,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画外音:卫兵向楚王报告了晏子的话,楚玉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士兵:大开城门,有请大夫!

(晏子大步走进大厅,与楚王并排而坐)楚王:(冷笑地)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能够连成一片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既然你们齐国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这么一个人来呢?

晏子:(为难地)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卫兵:押犯人上!(两犯人被武士押上)

楚王:那个犯人犯了什么罪?他是哪里人? 武士: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众大臣及武士等哈哈大笑)

晏子: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大王,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楚王:因为水土不同吧?

晏子:是啊,齐国的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唉,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晏子:(拱手)哪里?其实,敝国想与贵国结成盟国,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楚王:(笑)好,那我们两国就此结成盟国吧,从此一同对付敌人吧。(剧终)

五、布置作业

课后排练课本历史剧《晏子使楚》

小学历史教案 小学历史教案 故事篇二

小学历史教案怎么写【篇1:小学历史教案】

教案模板4-1

【篇2: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第六课教案

第五课 中古时代的欧洲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

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基督教的产生、传播、分裂;拜占廷帝国及其文化;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和扩张。2.能力培养:

(1)通过分析查理大帝在历史上的作用,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

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拜占廷帝国保存了大量古代希腊、罗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世界文

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继阿拉伯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它是

经过长期的对外扩张形成的。它的统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3.思想品德教育:(1)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封建社

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2)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因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奴比奴隶的处境

有所改善,在生产中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

(3)通过对基督教会在西欧中世纪所起作用的讨论、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唯物

主义观点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罗马天主教廷。

难点: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奴隶社会在西欧的崩溃,之后,欧洲出现了一

些早期封建国家,孕育了欧洲国家的雏形。今天的英、法、德、意等国就是由此

演变而来。欧洲的封建社会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把西欧的封建时代称为

“黑暗时代”?

【出示课时目标】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讲授新课】

一、西欧的封建等级制:

1、法兰克王国:查理 .马特 采邑改革(土地分封制度改革)2、封建等级制:

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

(1)分级基础:采邑分封,权利对应义务。整个封建主集团以土地分封为纽

带,组成了自上而下的封建等级体系。封主通过授予封地,取得对下属封臣的统

辖权;封臣由于得到采邑,则有接受封主号令的义务。

(2)从属关系: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各级封建主将其所占的部分土地

作为采邑分封给下层,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各级之间依次互为主从的等级制度。

这种从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贵族等级之间,不能越级从属。(“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二、罗马天主教廷:

1、建立的有利条件:地方分权,教会扩张。 2、建立的基础:756年丕平献土,教廷立国。3.天主教会的权势:(p36三有)

有权:在西欧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仲裁者的角色,任意干涉各国内政。

有财:占有大量土地。

有势:控制西欧的思想文化。“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 4、东西方教会大分裂:

1054年,分为东正教和罗马公教

三、西欧城市的复兴:

1、复兴的原因:11世纪前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复兴的表现:

(1)政治上:市民争取城市自治(代表:法国琅城起义)

(2)经济和文化上:出现地区性的集市或贸易中心,诞生最早的大学。

四、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1、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2、东罗马帝国的灭亡: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3、灭亡的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小结全课】

通过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的特点和天主教会的“三有”及西欧城市复兴的表现

和东罗马帝国灭亡的启示小结全课,强调重难点。

【板书设计】

第五课中古时代的欧洲

一、西欧的封建等级制:

1、法兰克王国:查理 .马特 采邑改革 2、封建等级制:

二、罗马天主教廷: 1、建立的有利条件: 2、建立的基础:

3、天主教会的权势: 4、东西方教会大分裂:

三、西欧城市的复兴: 1、复兴的原因: 2、复兴的表现:

四、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布置作业】

【堂堂清习题】

1、西欧奴隶制度崩溃的标志是()

a.罗马帝国的分裂 b.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c.查理曼帝国的分裂d.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2.导致西欧封建社会严格等级制度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3.“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说的是哪个地区什么时期的情况 ()

a.西罗马帝国灭亡时b.西欧封建社会初期 4.15世纪中期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 5.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

a.国王或皇帝 b.大封建主 c.教皇和教会d.农民 6.阅读下列材料:

这是西欧小封建主在从大封建主接受封地,履行“敕封式”时的宣誓:“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

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西欧的什么制度?(2)当时的主要财富是什么?(3)

这种制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第六课战争与民族交往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2.能力培养:

(1))通过“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

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辅助学史的能力;

(2))通过比较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异同,培养学生

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

待战争影响的能力。

【本课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教学难点:

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今日的马拉松比赛进入新课学习。

【出示课时目标】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讲授新课】

一、希波战争:

1、起因:波斯西扩,侵略希腊。

2、时间:公元前490年,大流士一世

3、著名战例:马拉松平原战役(以少胜多)英雄:菲力必德 4、结果:希腊胜利

5、影响:一、形成了有利于希腊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发展的局面

二、对雅典来说(表现①经济:雅典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②

军事:雅典成为海上霸主,成为最强大的城邦③政治: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

二、亚历山大东征:

1、开始时间:公元前334年

2.开始的标志:国王亚历山大率马其顿-希腊联军进攻波斯。

3、路线: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建立地跨欧亚非

三大洲的帝国)

4、影响:促进东西方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三、罗马征服地中海:

1、开始时间:公元前3世纪

2、路线:意大利半岛→迦太基→马其顿→西班牙→希腊→西亚 3、结果:2世纪,地中海霸主,横跨三大洲。

4、影响:①、社会经济:海外贸易扩大,罗马城成为商品集散中心。

②、市政建设:“条条大路通罗马”、西班牙罗马式的水道桥、土耳

其西岸的古罗马图书馆

③、文化及生活方式:“拉丁语”、“拉丁字母” 【全课小结】 通过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三次战争使学生认识到:战争和

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

2023年小学历史教案 小学历史教案 故事(六篇)

小学历史教案 小学历史教案 故事篇一课程名称:历史授课对象:小学授课时间:二课时 1-3年级(90分钟)第一课时课题: 历史入门教学目标...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