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信用社信贷员先进个人 信用社个人先进事迹(五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71

信用社信贷员先进个人 信用社个人先进事迹篇一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自参加工作以来,同志一贯高度重视学习,针对自己文化底子较薄,他坚持“以勤补拙”,用刻苦钻研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由于平常工作较忙,不仅要管理好贷户贷款档案资料,承担7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1680个农户信贷包片任务,同时还要负责辖内所有贷款调查、贷后检查和贷款催收责任,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重点学习信贷业务知识、国家金融方针政策以及金融法律法规,近年来他认真系统地学习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行政许可法》、《经济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了《甘肃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操作规程》、《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庆阳市农村信用社业务操作规范》、《县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坚持用自学到的金融知识规范自己的日常操作行为,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显著贡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遵章守纪创信用区

时常对刚入社的年轻人说,金融规章制度是我们信合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金融部门绝大部分经济事故和案件都是违规操作和不按规章制度办事造成的。他几十年如一日,模范遵守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坚持《县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制度,严把贷款投放关,执行贷款审贷分离制度,对不同农户的贷款额度分不同的占用形态进行详细记载,深入了解贷户的资金使用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并形成全面、真实的贷后检查报告,不仅为信用社今后的贷款管理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而且使新发放贷款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县联社推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首要工作就是要对辖内的所有农户进行评级授信,确定农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再是根据信用等级给农户授信不同的贷款额度。评级授信的真实和仔细程度,直接关系着今后发放的小额农贷的风险状况,老肖逐一到每一个村摸情况,通过与村干部座谈、与农户谈心及到农户家中现场了解等方式,历时30多天,出色完成了辖内7个村37个村民小组1680户农户的评级授信工作,于当年建立了扬坪沟信用村,极大的促进了何坪乡信用环境的好转。多年来帮助教育那些参与赌博不务正业的人勤劳致富、走正道,使他们不仅还清了债务,有很多还谋到了就业门路,娶妻成了家。在何坪乡,用自己实在正派的为人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信用圈,守信用务正业的农户对他总是近而敬之,不务正业的人对其是远而畏之。

顺应民心服务“三农”

不畏艰辛清非克难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十多年来,在他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默默无闻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服务于农村和农民,展示着信合人的风采,走过了春夏秋冬,走过了寒冬酷暑。其实一个不也正是我们信合系统广大骋驰在农村的农金员的一个缩影吗!

范文网】

信用社信贷员先进个人 信用社个人先进事迹篇二

一片冰心在信合信用社(银行)信贷员先进事迹材料

见到李红时,他才从二节地村风尘仆仆地赶回来,披着一身寒风,顶着一头雪花。“刚才尹大哥打电话让我过去取这最后几笔贷款”,他边说边把厚厚的一撂钱掏在桌子上,手冻得红红的“现在,二节地村的到期贷款全清了。”这一天是2005年12月5日。

1992年1月,26岁的李红成为辽宁省市 农村信用社一名信贷员,在信贷岗位上一干就是13个春秋。十三年来,他兢兢业业,以兴社富民为已任,忠实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迹。近五年来,他累计投放支农贷款5021笔,金额1800多万元,到期收回率达100%,年年超额完成社里分配的各项任务。5年,5021笔小额贷款,到期收回无一损失,做过信贷员的都知道,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那么,李红是如何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的呢?李红淡淡一笑:我只是把一颗心完全扑在信合事业上。

下决心,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最初接管二节地村是在八年前,那时,乡整体信用环境并不好。由于地理位置临海,一些农民靠养对虾致富。而养虾投资较多,技术要求很高,很多人都赔了,农村经济相对不发达。这样的环境下贫困户多,贷款的多,不守信用的也多,十有八九贷款逾期。如何改善这种信用环境呢,确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呢?李红费了不少脑筋。首先在放款上他严格把关,做到腿勤、嘴勤,不辞辛苦,每日每夜的奔走在农民家中,与农民唠家常,谈致富经,了解所包农户的家庭状况、信誉程度,了解百姓心态。这样工作量很大,他常常在一个村一住就是几天,十几天。妻子是同行,还能理解他,可女儿不干了。终于有一天,8岁的女儿在姑姑的陪同下找到二节地村,孩子却怎么也认不出人堆儿里哪个是爸爸。李红十多天没回家,人瘦了,脸黑了,胡子长了,头发也长了,衣服脏兮兮的,混在农民中间比农民还像农民。李红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他说:“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孩子,到农民家就像回自己家,嫌脏怕乱还像一家人么!”

掌握了农民的基本情况,贷款该放谁、不该放谁、放多放少心里就有了谱儿。放款后他依旧经常下乡做好跟踪检查,及时掌握贷户动向,制定还款计划。但即使这样,收贷的时候还是遇到诸多阻力,农民担心今年贷款还了,明年种地没指望。李红承诺,只要你按时还款,有个好信誉,什么时候用钱我什么时候把钱送到你家。农民将信将疑,新年一过便试探性地找他借钱,李红对守信用的农户二话不说马上做据。农民信服了,按时还贷款的也多了。信用的培养是双向的,李红说到做到,农民也以诚相待。贷户张某说:那天李红和收水费的一同进来,我宁可欠着水费也把贷款还了。一则咱自己少掏了利息,二来信用好了,信用社明年还给我贷款啊!

2001年,信用社在联社的部署下,开展信用村、信用户的评选工作。二节地村是全乡第一个信用村,全村480户农户成了信用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到信用户可以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等待遇,很多人也自觉遵守信用。李红又趁热打铁,以“给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的形式向农民发送宣传单,广泛宣传信用社的信贷政策,使农民明确主动还贷可享受次年贷款优先等好处,增强贷户按期还款的积极性。同时对大额贷款实行按季结息,培养贷户的信用观念,促进了农村信用环境的根本好转。

洒爱心,扶危济困

作为服务“三农”信贷员,李红把农民当成自己的亲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往往不请自到。在与贷户王君祥的交往中,李红得知,王君祥早年身体不好,求医买药花了不少钱。90年他养船搞海洋捕捞,指望赚点钱,谁知赔了个血本无回,还欠上1万多元高利贷。即使这样,欠信用社的1000元贷款还是按时结息。像王君祥这样重承诺、守信用的人,应该把他扶起来。于是李红千方百计地帮他找工作,最后通过朋友关系把他介绍到华龙冶炼厂。又连续五年累计贷款5500元,帮他家里承包土地、养猪、养鸡。王君祥一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倍加努力投入到生产和工作中。2003年,王君祥的女儿考入沈阳师范学院;2002年至2004年,王君祥连续三年被华龙冶炼厂评为先进工作者;2005年,王家还清了外债;同年11月,王君祥还清了信用社6500元本金和4600元利息,并把绣着 “扶危济困,心系百姓”的锦旗送到李红的手上。沉欠了十多年的贷款还清了,没有人比王君祥更能体会到这份激动和轻松。这面饱含深情的锦旗里,没人比李红更能体会到这份感情的凝重。

这么有爱心的李红也有无情的时候。上至政府领导,下至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因为不合规贷款吃过他的“闭门羹”。说到这,李红有点难

信用社信贷员先进个人 信用社个人先进事迹(五篇)

信用社信贷员先进个人 信用社个人先进事迹篇一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自参加工作以来,同志一贯高度重视学习,针对自己文化底子较薄,他坚持“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