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申报特色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创新工作报告(5篇)
申报特色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创新工作报告篇一
2017年7月,我有幸加入到了创新街道工会这个大家庭中,成为了一名职业化工会干部。在街道工会主席的领导下,我们街道工会工作亮点频频,特色明显。例如,组织开展读书朗读活动、创新街道工会网格化管理工作、“夏日送清凉”和基层工会活力建设等,其中我们街道组织开展的青年读书朗读交流会,更是点燃了广大机关职工的读书热情。
7月27日下午,创新街道工会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盘锦市《关于开展“书香盘锦〃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精神,推进机关职工素质的提升,营造“书香溢盘锦〃知识伴我行”主题读书活动的浓厚氛围,在街道综合文化站举办了青年读书朗读交流会。
读书朗读活动旨在通过朗读理解,分享文字的美感,印发广大职工学习和阅读的共鸣,提高读书兴趣,引导广大机关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活动的开展以职工自读为主要形式,然后选一本自己认为的好书推荐给大家,并挑选其中的精彩选段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比赛的形式,推进读书活动的开展。
在街道综合文化站,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旋律,网格中心主任向我们分享了他读《悟空传》的感受变化,19岁第一次读的时候仅仅是喜欢悟空横扫天地的英雄气概,而现在更多感受的是每个人物身上的精神特点及小说所引起的共鸣点;党群办大学生村官戴进朗读了自己的原创《追寻梦中的橄榄枝》,伴随着安静美好的背景音乐,为我们分享了现代作家三毛的故事,以及她对梦想的不懈追求;社会服务办齐铁岩为我们朗读了《诸葛武侯骂死王朗司徒》,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为我们再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雄辩才能……每一位朗读者都激情洋溢,用朗读传递情感,活动现场高潮迭起,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让我们机关广大职工都感受到了读书和朗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之后,我们每一位职工会根据朗读内容、朗读技巧、现场效果进行打分,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
另外,此次活动还在我们盘锦市兴隆台区网站上的兴隆广角一栏进行了发布宣传,提高了读书朗读活动的广度和影响力,以“书声”创城的形式,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了我们工会的一份力量。
这次的活动将读书和朗读相结合,让职工群众能自觉阅读书籍,又能展现自己在朗读方面的才能,以“书”交流,以“声”感人,激发了职工的读书兴趣,并引导职工以读书求新知,为进一步提高职工素质打下了良好基础。
创新街道代丽婷 2017年8月8日
申报特色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创新工作报告篇二
新民乡妇联创新载体突出特色工作汇报
今年来,乡妇联结合我乡实际,把“美在农家”这一家庭创建活动作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坚持主线贯穿、特色点缀,始终保持生动鲜明的创建个性,促进了多元化、系列化模式的形成,为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年来共涌现出“美在农家”示范户326户。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突出重点,高度重视,为创建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美在农家”创建工作,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全盘考虑,要求从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宣传引导、队伍建设“四个到位”予以保障。
1、思想认识到位。在全乡妇女组织中开展了以“新农村建设、美在农家”怎么干?为题的大讨论活动,通过广泛发动基层组织和农村妇女群众充分参与讨论,乡妇联思想认识提高、目标上定位准确、活动上设计精心。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地创建活动的方案和具体安排,使“美在农家”活动逐渐步入科学、规范、有序轨道。
2、组织领导到位。我乡成立了“美在农家”活动领导小组,由主管的副书记李波亲自抓,并将“美在农家”活动纳入新民乡新农村建设目标考核体系,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干部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对“美在农家”活动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乡、村二级形成了覆盖全乡、自上而下、纵横交错的组织领导网络。全乡上下形成了党政领导重视、乡妇联组织牵头、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3、宣传引导到位。乡妇联组织围绕创建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精心组织编写了《农家美化“七字谣”》和倡议书,发放到全乡17个村的每一个农户家中,制作了“美在农家”系列专题片,分发到各村定期组织观看。利用村广播“大喇叭”早晚循环播放。通过组织农户到“美在农家”示范户家中进行参观、自查自评等特色形式,使广大农户明确评比标准,查找不足,争创示范户。同时,乡妇联从动员家庭主妇的宣传工作入手,组织开展了“争做洁净主妇,光荣带给亲人”活动,将示范户家中妇女评选为洁净主妇,并在村头张贴公示,激发了广大妇女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全面谋划,精心布局,为创建活动增添新的活力
乡妇联注重在寻找结合点上下功夫,把创建工作放到党委政府的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把握和推进,使创建工作引起了党政的重视,从而彰显出实效、充满了活力。
1、与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相结合,净化环境。工作中坚持围绕党政工作大局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发挥已有载体的功能,不断拓展其内涵和外延。组织动员广大家庭开展了春秋两季“城乡环境卫生家庭整治行动”,积极为创建国家级文明乡镇献力。活动中,各基层妇女组织积极带领广大妇女打扫室内外卫生,清理庭院垃圾杂物,清理村屯柴草,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的专项突击,做到了不留死角死面,进一步改善了家庭内外“脏乱差”的问题。推动创卫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
2、与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相结合,美化生活。为进一步弘扬时代新风,促进社会文明,提高广大群众的文明意识,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工作。乡妇联
举办了“弘扬文明新风、美德在我家”走进村文艺巡演,自编了很多内容突出、丰富多彩的节目,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作用。同时,在祭山树村和小石桥村成立妇女文艺小分队,在茶余饭后,开展灵活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有全民秧歌队,金钱棍演出队,空闲时间就集中在一起扭秧歌。还有二人转、黄梅戏、快板、独唱、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表现。
三、短期效应,长效机制,为创建活动注入不竭动力
在创建活动中,乡妇联组织紧紧抓住了整合资源、典型示范、建章立制三个重点,使创建活动长短结合、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一年来,新民乡妇联家庭创建活动在县妇联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效融入党政工作大局,得到了充分肯定。但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对照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完善新经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在扎实推进中实现新跨越。
新民乡妇联
2011年12月20日
申报特色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创新工作报告篇三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科技创新为抓手,提升学校办学内涵——闵行区莘松中学申报科技创新特色学校工作报告 科技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时代的迅猛发展,学校科技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科技教育,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多种科学思维方法,通过科技活动的参与,养成勤于动脑、善于动手、开扩视野、拓展思维、积极创新,形成人人爱科学,人人学科学的良好氛围,以科技教育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我校是全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从1990年开始就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
教学
的应用,迄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经过这十年的探索和不断的经验总结,可以说我校的信息科技教育的发展与成绩是硕果累累,我们参与了《初中信息科技》试验本教材编写,经过市教委批准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教材;学生扬睿公网页作品《漫步在校园》作为范例编入教材;《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验研究》被确立为国家级课题,同时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领域,围绕这大课题也开展了许多子课题的研究,写出了阶段性的报告,并作为成果在全区加以推广和应用,同时也孕育了一批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骨干力量和师资队伍,我们专门成立了信息教研组,以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04年我校被推选为闵行区两所数字化实验学校之一。几年来,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寻找教育教学的新生点在我校经历了不断创生和发展的过程,我们正在向深层次探索和发展,逐步体现其多元化、社会化的功能,发挥并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走服务社会、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之路。科技创新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我校连续在第十七、十
八、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科技创新辅导师资的配备上也组成了梯队的形式,逐步走向成熟。这些都使我校的科技教育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制高点。总结我校科技教育近三年的发展与成果,学校领导反复讨论,听取意见,达成共识,确立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科技创新为抓手,争创闵行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提升我校办学内涵。目前我校是一所在科技上正走向特色,在教学上注重改革,在管理上注重科学、体现人性化的拥有良好声誉的学校;是一所在创新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一定文化形态、在全区能起一定示范作用、不断进步正在跨越式发展的学校。
一、争创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实施与保障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学校规划,成立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在我校近年的办学规划中将科技教育列为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在年度计划及科技教育计划中有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计划,并定期研究、检查和总结。学校对科技教育课程的实施有定期的研究制度,在教研活动中把通过课程落实培养学生科技素养作为活动的主题内容。老师们注重在科技教育活动中养成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在体验中获得学习经历和过程,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形成科技教育特色的教学风格。为使学校的科技工作有显著成效,学校专门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教导处副教导具体负责,协同科技总指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一起带领科技教师开展各项科技活动,成立了科技竞赛小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管理网络。在此良好的基础上,学校在每周一节的活动课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设了更多的科技类课程(科技类的兴趣小组占全校兴趣小组的三分之一,保证全校50﹪以上的学生参加)让更多的同学都能参加科技类教学活动,进行有关科技类的课题研究。学校安排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担任有关科技类活动课的教学工作,并通过不断总结、实践、再总结,编写确定具有莘松特色的科技教育的校本教材。为我校科技教育更上一层楼打好扎实的基础。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拟定、安排、组织、督检学校的各类科技教育活动。
二、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科技创新为龙头,形成学校科技活动的鲜明特色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落实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多次研究与组织落实科技创新的各项活动,从制定计划、宣传发动、组织保障、场地保障、后勤物资[资金]保障、人员[教师、学生]保障,到教师和学生的市级、区级、校级培训及项目的考察、咨询与确定、项目的组织实施与成果的形成、项目的申报等环环组织落实,充分发挥了目标导向作用,使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落到了实处。2.抓好队伍建设,发挥优势特长学校的科技在科技创新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校请了有着扎实基础、丰富计算机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陆振洋老师和黄惠晴老师担任了学校的科技创新小组辅导老师,作为指导教师的他们明知自己身上担子的分量,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他们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大量收集国内外一些先进的信息材料,利用空余时间刻苦研究和处理一些技术较专业的问题,如计算机单片机技术处理,机器人的知识,假期中,积极参加各类市级、区级培训,如市少科站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培训和机器人知识的培训。在他们的办公桌上堆放着他大量收集的有关这些方面知识的书籍和材料,为丰富自身的内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尝试本学科与科技教学整合之路,在培养我校青少年科技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赢得了一定的社会声誉,陆振洋老师荣获上海市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培养辅导伯乐奖并被评为2003年度闵行区优秀科技辅导员,区园丁。黄惠晴老师被评为区骨干教师。学校领导以他们为典型和榜样,在全校师生中加以宣传,同时作为契机,贴出“招生广告”,发动更多的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小组,也挖掘在这方面有兴趣的老师跟陆老师结成对子,现在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一支队伍,他们采取分工合作,在各自负责的项目上发挥特长,逐步走向成熟。学校在经费的投入上也采取了倾斜的政策。领导的支持给科技创新小组带来了巨大的动力,由此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形成了特色。3.开发科技创新的校本教材,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之路我们曾参与《初中信息科技》试验本教材编写,并在全区推广,应该说在教材的编写上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学校领导要求科技创新小组在实践上获得丰富经验的同时,及时要进行理论的提升工作:编写我校科技特色的校本教材。2003年有陆振洋老师、黄惠晴老师带头负责这项工作,教材编好以后,他们在自己任教的年级进行试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教研所领导和少科站老师的一致好评。4.立足普及与提高,培养创新人才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既要有正确的认识,更要有良好氛围的支撑。为了更好的创设良好的氛围,我校近两年开展了丰富多彩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教育周周有、专题教育月月有,科技节年年有,每年开展“人人都有创造力”的小发明、小创造竞赛,使科技创新活动实现了经常化、群众化。2003年我们以“让智慧充满校园”为主题开展了小发明、小设计方案的比赛,2004年开展了主题为“体验科学,健康成长”金点子创意活动,要求学生无论是“环保”,“交通”问题,无论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不合理的现象或不方便的问题,提出他们的大胆设想,设计出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从中预到初三全体同学积极参与,我们共收到参赛作品105份研究报告,科技创新小组组成评委,从中挑选出一等奖二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八个。其中初二(3)沈石安同学的作品《电脑专用节能插座》和中预(5)班张湛同学的作品《公交可视报站器》获得了一等奖,同时选送参加第二十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顺利通过初赛,进入了市级复赛。本学期学校计划第七周在科技创新带队教师的指导下组织了一次以“科技创新与机器人展示”活动周。本次活动从宣传,发动到步入实施,我们把工作重点将放在面向全校师生而非少数科技指导教师、尖子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加大普及、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和学校科技教师的辅导,要求学生以各种学习形式参与了此次活动。科学实践活动也是科技创新的项目之一,我们积极发挥校园整体资源优势,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给不同学生创造机会和舞台,让他们体验科学,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经历,让所有的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并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003年我们开展了以“网络平台搭建五彩网页世界”为主题的信息科技探索实践活动,本活动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一个展示“真我风采”的网站,以树立理想,畅想未来为目的,通过“人才观”的讨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按照要求,每个小组建立并完成各自的网站,学校以一定的主题
2023年申报特色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创新工作报告(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